汉语言文学专业简介
南昌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于1958年设立并招收第一届本科生,1979年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1996年应用语言学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是南昌大学四个“211工程”重点项目之一)。于2003年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后,2006年又被列为南昌大学八大强势学科之一。在2015年江西省本科专业评估中荣获第一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49人,其中教授19人,博士39人,特聘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才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人,省骨干教师9人,省校级教学名师1 人。另外,外聘3人,其中教授1人,博士 3 人;名校兼职讲学教授30余人。 从教学平台和教学成果上看,本专业也具有相当的实力。其中教学平台方面: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4个;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4个;校级质量工程项目2个;教学实习基地6 个。教学成果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参与),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出版教材4部,获江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已完成省级教研项目18项,在研省级教研项目5项。 本专业现有的学科平台除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外,还有“十二五”中国语言文学省级重点学科、“十二五”中国语言文学省级示范性硕士点、江西省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学研究院(全国第二个)、语言类型学研究所(全国第一所)、现当代文学研究所、作家工作室。 根据《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2015)》(艾瑞深中国大学研究团队组编,科学出版社出版)发布:在全国开设相同专业的469所高校中,南昌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在全国前四十强之列。 此外,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即旨在培养品学兼优、创新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每年获得保送资格的学生多数都能被重点大学录取;直接参加工作的学生大部分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取得出色的成绩。我们的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教授、博导、各级政府领导、媒体掌门人、法院院长、银行行长、公司老总等。
汉语国际教育简介 南昌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于2006年开始设置,并于当年开始招生。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树立国际化、现代化、多样化的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对外汉语高级人才。 自专业建立以来,本专业共建设3个国家级平台项目(“现代汉语”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现代汉语与社会生活”精品视频公开课、“中国语言文学本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并有多项省级教学平台立项,这些平台大幅度地促进了本专业教学与科研的建设水平。 本专业注重汉英双语教学,并依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发展的需求,开设了法语和西班牙语课程,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的中英文基础、一定的第二外语修养,对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能在国内外各级部门从事包括对外汉语教学在内的涉外工作,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复合型双语人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授——副教授——讲师的梯队建设呈现出金字塔,呈现出极具发展后劲的面貌。现有教师49人,其中教授19人,博士39人,特聘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才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人,省骨干教师9人,省校级教学名师1 人。 本专业依托人文学院在语言、文化和教学上的科研和教学人才,在江西省内具有明显的专业优势,并积极利用南昌大学作为全省唯一的综合性211重点大学的优势,在西班牙、法国、印尼以及南昌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和附属中学建立了汉语国际教育实践基地,体现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相结和的专业优势,培养的学生呈现出鲜明的专业特色,此外本专业学生的综合水平较高,近年来共获得42项国家级、9项省级奖,在学界已经形成了较高口碑。而且自专业设置以来,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生进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985”院校攻读硕士学位,受到接受院校的好评。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0%以上,位于校内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