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院校简介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24-06-15 21:11

学校领导

许钒(党委副书记、校长),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党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法治工作办公室、校友会办公室)、基金会、发展改革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双一流”建设办公室)、教务处(招生办公室)、外事办、港澳台办、信息化管理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心(教学督导办公室)、继续教育学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负责发展规划、学科建设、高等教育研究、本科教学、外事、港澳台事务、法治、继续教育、招生、网络信息建设、资产经营管理等工作。分管联系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戴敏(副校长),负责研究生教育、财务、资产管理、离退休、关心下一代、体育、图书资料等工作,分管研究生院、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招标办)、离退休工作处(关工委办公室)、工会、图书馆(档案馆)。联系中医学院(新安书院)、药学院、体育健康学院。

魏骅(党委常委、副校长),主持省中医药科学院日常工作。负责师资队伍建设、科技、国家安全、人民武装、安全稳定、后勤保障等工作。分管人事处(教师工作部)、科技处、总务处(校医院)、保卫处(武装部)、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办公室。联系医药经济管理学院、护理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

石金明(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省监委驻学校监察专员),主持学校纪委、省监委驻学校监察专员办公室全面工作。负责纪律检查、监察调查、审计等工作。分管纪委办公室、审计处。

高怀荃(督导员),协管专项工作。

罗绍明(党委常委、巡察办主任、机关党委书记),负责巡察工作、机关党委工作、宣传教育、意识形态、文明创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学生就业、扶贫资助、群团等工作。分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学生处(学工部、创新创业学院、学生资助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团委。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

聂久胜(党委常委、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上海曙光医院安徽医院党委书记),负责医院医疗等工作。分管医院事务管理处(第四临床医学院)。联系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上海曙光医院安徽医院。

田磊(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负责党建、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校、统一战线等工作。联系针灸推拿学院(康复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学校简介

安徽中医药大学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安徽省中医进修班。1959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安徽中医学院。2011年,在安徽中医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医学院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2014年,获批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2023年,列入安徽省“双一流”创建重点高校。学校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博士授权单位、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单位。

学校现有少荃湖、梅山路、史河路、六安路四个校区,13个二级学院,32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学生近2万人,其中博士生190人,硕士生3269人)。教职工40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近千人。

学校拥有国医大师、国家杰青、岐黄学者、全国名中医、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3个省级教学团队等一批高水平师资力量。现有博士生导师168人,硕士生导师1093人。

学校现有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拥有3个一级学科及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26个二级学科及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6个、重点学科17个,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和前1%学科各1个,安徽省Ⅱ类、Ⅲ类高峰学科各1个,安徽省重点学科13个,安徽省高峰培育学科4个。建有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1个,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0个。

60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优秀毕业生6万余人,近5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4%。学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地方中医药院校高素质应用型药学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院校-师承-地域医学教育相结合,培养新安医学特色的中医学人才研究与实践”分别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作为主要单位参与“以标准引领全球中医药教育—中医药教育标准的创建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获国家级A类赛事一等奖8项,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全国“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单位、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学校大力推进科技强校战略,近5年来,共承担各级科研项目近200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近200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8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建有50余个产学研合作基地。获“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中医药科技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特别贡献奖”等称号和荣誉。

学校注重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建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国医堂门诊部。第一附属医院是全省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是全国首家也是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针灸专科医院;2023年,获建安徽省首个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个医疗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希腊设立安徽中医药大学雅典中医药中心。先后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员来校攻读博士、硕士、学士学位以及参加中短期培训。

目前,学校以“双一流”建设为抓手,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统筹推进中医药学与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类学科的协同发展,构建完善交叉融合、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努力建成国内有实力、省内高水平、行业有影响的中医药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大学,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服务人民大众健康和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周边环境

通讯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龙子湖路350号(少荃湖校区),邮编:230012 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103号(梅山路校区),邮编:230038 安徽省合肥市史河路 45号(史河路校区),邮编: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寿春路300号(六安路校区),邮编:23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