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缘水而生、因水而存、籍水而兴,伴随着新中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而发展壮大。学校1951年创建于北京,前身为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水利学校。先后搬迁至河北省岳城水库、邯郸市办学,1978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1990年迁至河南省郑州市办学,2000年由水利部主管划转河南省管理,2009年实施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2013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校是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是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具有海外留学生招生资格高校、“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方成员牵头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学校始终坚守治水兴国初心使命,以服务国家水利水电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秉持“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筚路蓝缕,矢志不移,建成为水利特色鲜明,工科为主干,理、工、管、农、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现有68个全日制本科专业,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授权领域、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22个省一级重点学科,3个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1个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工程学科、环境/生态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学校建有花园、龙子湖和江淮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835亩;设有水利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等24个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3.6万余人;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82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8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人才及河南省优秀专家等高层次人才130余人。
人才培养“滋兰树蕙,禹脉相承”。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培养特色。建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5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17个,国家级、省级卓越计划建设专业(基地)10个;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135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建校73年以来,为国家培养了50余万名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包括陈雷、鄂竟平、李国英连续三任水利部部长,全国道德模范获得者吴新芬,“雨果奖”“全球华语科幻文学最高成就奖”获得者刘慈欣等海内外各领域杰出校友,赢得了“哪里有水,哪里就有华水人;哪里有华水人,哪里就有骄人的业绩”的美誉。学校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是首批河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首批河南省高校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
科学研究“矢志创新,破浪前行”。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有组织科研,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塑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设有黄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59个,黄河研究院、新时代治水社会科学研究院等专门研究机构185个,河南省水圈与流域水安全等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河南省水资源高效利用与防灾减灾等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2个。入选河南省黄河实验室研究基地,是黄河实验室主要成员之一。承担“堤防大溃口快速封堵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荣获全球水文科学界最高学术成就奖——国际水文科学奖Volker奖章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十三五”以来,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00余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79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在Nature、Science等顶刊发表及SCI、SSCI、EI收录的高质量学术论文36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00余部,荣获“全国水利科技先进集体”。
社会服务“执耒安邦,融志山河”。学校聚焦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依托水利特色优势,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校校地结对帮扶兰考县、定点帮扶鹿邑县工作,荣获河南省“脱贫攻坚奖创新奖”“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依托水利部水务研究培训中心、河南河长学院等,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训专业技术管理人才30余万人;深度参与黄河治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及运营管理,河南省“四水同治”“五水综改”等工作,围绕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等7大领域开展关键问题研究和新型智库建设;发射全国首颗内陆水遥感卫星“华水一号”,为我国智慧水利建设安上“天眼”;指导完成的汶川灾后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成为江油市重建样板工程之一;承担的“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水利枢纽施工期监控管理智能化项目”成为水利部“智慧水利”示范项目。
国际合作“海纳百川,水润世界”。学校1958年起开始接收留学生,对口援建越南水利水电学院,不断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拓展开放办学空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与130余所国(境)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联合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英国提赛德大学等世界高水平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与马来西亚砂拉越科技大学联办孔子学院并设立首个境外办学机构——华禹学院,现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482人。设立有金砖国家网络大学-金砖国家大学联盟水工程与能源研究中心、中俄高铁研究中心等国际科研平台。学校入选世界水理事会会员单位、亚洲水理事会会员单位、亚太经合组织能源合作伙伴网络成员单位、欧盟人才培养合作伙伴。
文化传承与创新“以文育人,源远流长”。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五育”并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成绩斐然。学校是首批唯一一所高校场馆类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和全国水利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培养基地,建有水文化研究中心、黄河流域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等5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学校拥有全国高校唯一的沉浸体验式“水文化馆”,网络文化育人平台“华水苇渡”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学校连续6次被评为河南省本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一类院校”,连续3届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
江河作歌,水电筑梦。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以江河安澜、水润民生为担当,恪守“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校训,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开放活校”发展战略,奋力迈入跨越式转型发展新阶段,朝着“双一流”大学创建目标砥砺前行,努力为教育强国建设、新时代水利事业和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华水力量!
欢迎广大考生报考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学校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北环路36号(花园校区),邮编:450045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36(龙子湖校区),邮编:450046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龙池大道236号(江淮校区),邮编:464200。
录取期间咨询电话:0371-65790702
招生网址:https://www2.ncwu.edu.cn/zhaoshengwang/
学校简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历史悠久特色突出。学校创建于1951年,前身为北京水利水电学院,隶属国家水电部管理,2000年实行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13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校缘水而生、因水而存、籍水而兴,伴随着新中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而发展壮大,形成了“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和“从严治校,从严执教”的管理思想。学校占地面积2335亩,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有教职工近2000人,其中专职教师近1600人,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2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近600人。 学科专业布局合理。经过65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以水利电力为特色、工科为主干,理、工、管、农、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现有64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包括9个国家、省级卓越计划建设专业,11个国家、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7个国家、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13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专业学位类别。 人才培养成绩斐然。学校办学层次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面向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研究生共25424人。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逾15万名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包括共和国的部长、将军和省级领导近20名,全国道德模范获得者吴新芬,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优秀大学生孟瑞鹏,《三体》作者、“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中国蓝天救援队”队长安少华等各领域杰出校友,彰显了学校“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培养特色。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十二五”期间,学校主持、参与各类研究项目1500多项,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50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累计到款科研经费超过2.5亿元,发表核心学术论文5000多篇,其中被SCI、SSCI、CSSCI、EI等索引收录近1000篇;承担省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项,近2届获河南省教学成果奖励14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 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学校在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国内同行业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校属企业河南华北水利水电监理有限公司承担的东江-深圳供水工程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优质工程奖;勘察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的膜结构海南三亚会展中心、郑州市杂技馆,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生产力促进中心承担100余项科研开发项目,其中“地坑院”项目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学校选派10名专家教师,到救灾一线指导中小型病险水库的排险、加固,高质量完成了任务,成为江油市重建样板工程之一,受到社会的高度赞誉。 国际合作前景广阔。学校对外合作历史悠久,1958年起先后接收越南、尼泊尔、印度尼西亚、喀麦隆等国留学生,对口援建越南水利水电大学。近年来,学校更加注重对外合作交流,坚持以开放办学活校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国际化办学水平,相继与美国托伊州立大学、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法国尼斯大学、英国提赛德大学、韩国启明大学、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等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质合作项目。积极融入“金砖国家大学联盟”和“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体系,成立了“金砖国家大学联盟”和“金砖国家网络大学”水工程和能源研究中心,大力拓展国际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研究。 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先后荣获“最具就业竞争力的10张河南教育名片”和“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在麦可思发布的2013年度《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报告中,我校位居河南省本科院校就业竞争力第一名。2014年,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在进入调查的71所本科院校中排名第一。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获得“河南省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学校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北环路36号 邮政编码:450011 咨询电话:0371-65577818、65577819、65790908、65790722、65790733 招生网址:www.ncwu.edu.cn 电子信箱:hbsyzs@ncwu.edu.cn
周边环境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是一所有57年历史的公办普通高等全日制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前身为北京水利水电学院。
学校实行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体制。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农、经、管、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是河南省重点支持的骨干高校。办学层次以本科生为主,兼招研究生、专科生。办学形式以全日制在校生为主。
学校现有花园校区和龙子湖校区,占地2200余亩,建筑面积46万余平方米。馆藏图书150.69万册,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9亿元。
学校现有水利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机械学院、电力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等18个教学单位和一个二级学院;学校拥有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8个本科专业。现有研究生、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16409人。学校教职工1270人,其中专任教师868人,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533人,硕士学位者近680人。我校有国家级优秀教师6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2人,河南省优秀教师6人。
学校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先后获得了硕士研究生单考权资格;免试推荐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接受免试硕士研究生资格;开展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资格和工程硕士招生培养资格。
学校始终秉承“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执教”的治学方针,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在科学研究方面积累了较强的实力,在水利相关领域具备国内先进的学术水平,已经成为水利部和河南省重要的科研基地。学校先后被评为“河南省高校科研管理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学校”、“河南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河南省艺术教育一类院校”,连续11年获得“河南省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2008年本专科招生计划总数5648人,其中本科招生计划4600人,创历史新高。
学校严格按照招生章程对社会的承诺,规范招生和办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新生第一志愿录取率在河南为100%,在全国保持在95%以上,新生报到率超过97%。
我校培养的学生“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2000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保持在95%左右。2008年我校再次荣获“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办学成就赢得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赞誉。
学校建立了一整套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学生资助制度,开辟了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并形成长效机制,确保不使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目前有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汪胡桢”奖学金、“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优秀新生奖学金”等;学校设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有学生勤工助学专项基金,设置了相对稳定的勤工助学岗位,还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专项补助。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真诚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投身祖国水利电力事业,就业前途光明,事业大有可为!
学校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北环路36号
邮政编码:450011
咨询电话:0371-65577818、65577819、65790908、65790722、65790733
招生网址:www.ncwu.edu.cn
电子信箱:hbsyzs@nc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