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 |
奋发勤学,团结为公 |
校长: |
李淑芬 |
建校时间: |
1954年 |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始建于1954年,是一所公办的全日制北京市优质示范中学,是北京市重点对外开放学校,被评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学生乐学、教师和谐、家长满意、社会信赖、教学质量高的北京市优质示范中学”,把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个性鲜明,志向远大的优秀中学生”作为学校不懈追求的学生培养目标。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是北京市教育资源优质校之一,是北京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北京市健康促进校。学校有一支勤奋工作、拼搏向上、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有一支管理经验丰富、水平高、能力强,工作勤勤恳恳的干部队伍。学校始终坚持“崇尚和谐,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把教学质量视为办学的生命线。学校拥有一批市、区级骨干教师,师资力量雄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教学质量在市区示范校中保持优势,在校学生及家长满意度很高,在西城区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学科建设先进,物理组被评为“全国青年先锋号”;语文组被评为“北京市模范集体”,外语组被评为“北京市先进教研组”,历史组和地理组均被评为“北京市青年文明号”,生物组被评为区级青年文明号。数学组、体育组被评为区级先进教研组。
学校教学设施一流、设备齐全、教学手段先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多年来,初、高中毕业生及格率、优秀率、升学率和巩固率均稳中有升。绝大多数初、高中毕业生都能升入自己理想的学校,实现了“怀着成才的梦想走进66中学,带着成功的自信走向社会”的美好愿望。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课程资源丰富,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又开设了多门活动课供学生选择,内容涉及科技、艺术、体育、文化教育等。学校着力在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德育教育,课程特色鲜明,深受学生喜欢。学生在全国、市、区组织的学科竞赛、科技竞赛、艺术竞赛和体育竞赛中不断取得好成绩,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
学校于1996年组建了“66文学社”,堪称是一朵校园奇葩,著名作家刘绍棠曾是“文学社”首任名誉社长。在语文组全组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文学社的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很多学生的作品发表在《读者》、《校园文学》等国内多种有权威的杂志上。“66文学报”被评为“全国99佳文学社刊”,首届北京市文学节在我校开幕。66文学社已经成为了孕育学生文学梦的沃土,成为小荷初露的池塘,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校上世纪90年代初成立了校乒乓球代表队,在市、区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历经20年的艰苦努力,乒乓球项目开展已蔚然成风,并得到快速发展。1995年被市体育局正式批准为北京市唯一一所乒乓球项目传统校, 2000年由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首批百所少年体育俱乐部,于2003年被北京市教委批准为乒乓球试点校,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同年成立了“北京市乒乓球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005年被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2008年,学校受教育部中学生体育协会委托,代表中国参加了在俄罗斯萨哈共和国举行的第四届亚洲青少年运动会乒乓球项目的比赛,并获得两金一银两铜的优异成绩。2008年获得北京市中小学金帆、银帆奖若干项。
长期以来学校把艺术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开足开齐艺术课程的同时,注重学生社团建设,重视艺术特长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创设发展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特长。1998年学校被命名为“北京市艺术教育传统校”,同年成立了66学生管乐团。学校聘请黄飞立、卞祖善等多位资深教授担任艺术教育顾问,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66管乐团取得长足进步。66中管乐团多次组织专场演出,成为“北京市中学生金帆管乐团”一员,同时,评为北京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学校是北京市重点对外开放学校,自1978年对外开放以来,已有数百名师生访问过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丹麦、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等国家,通过参加对外交流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了异域文化,加强了学生国际理解教育,增强了国际视野,扩大了对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