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 |
立德 践行 兴学 利民 |
校长: |
张明超 |
建校时间: |
1958年 |
白云山舞动千鹤的翅膀,濑溪河奔涌神奇的力量,深情的大地就是我们创造的土壤!巍巍白云山下,悠悠濑溪河畔,一颗璀璨的教育明星正冉冉升起——“巴蜀名校”泸县九中以超常规的发展模式快速崛起于巴蜀大地。学校位于隆纳高速公路牛滩出入口约500米处,距泸州市区、泸县县城及隆昌仅十余分钟路程,与全县均有高等级水泥路连接。校园三面环水,形似半岛,风光旖旎,园内宽敞洁净,绿树成荫,翠草欲滴,花香四溢,大型石刻与气派大厦分布其中,亭台楼阁与碧水垂柳点缀其间。菁菁校园,雅韵流芳,是莘莘学子高质量地学习和惬意生活的理想圣地。
回眸九中50年,岁月峥嵘,风雨沧桑,九中人走过了一段顽强坚守、执着耕耘的历史,艰难曲折、百折不回。风雨坎坷、矢志不渝,这就是九中人代代传承的创业精神。学校始建于1958年,原址在泸县牛滩金山寺。1959年迁到现址。1965年,发展为拥有7个教学班,占地20余亩,学生300余名,教职工15人的小型学校。到2002年,泸县九中发展成为占地50余亩,教学班23个,学生1000余名,教职工100余名的中型学校。
在四十多年间,学校几经波折,几易其名,经历了建校初期的创伤,恢复期的奋斗,起步期的艰辛和过渡期的平稳。历史不会忘记,代代九中人最艰难、最朴素、最无私的奉献!这就是九中今日发展之源,这就是九中今日一泻千里之本! 2002年,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敏锐的抓住四川省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充分求证,宏观决策,布局谋篇,倡议全校教职工深刻体会“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含义,“不等、不靠、不要”,自力更生,自谋发展。全校教职工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万众一心、锐意进取,充分发扬了开拓创新、勇于改革、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以前瞻的眼光,着眼于学校的未来,于2003年开始实施跨越式发展:一是制定了学校发展五年规划;二是通过“聚人气、增才气”、 盘活固定资产、招商引资、经济动态平衡、借助外力等手段融资五千余万元,开始大规模的校园建设;三是以创新的思维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构建学校管理网路,强化学校管理机制;四是通过多种措施,着力打造干部、教职工队伍,全面提高其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近几年来,我们以深刻的改革和前瞻的办学理念实施跨越发展计划,使学校实现了六大跨越:一是办学理念不断提升,二是管理机制全面健全,三是师资结构不断优化,四是教育科研上档升级,五是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六是硬软件设施日趋改善。学校品牌不断提升,先后取得“泸州市文明单位”、“泸州市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 “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等称号,泸县九中— 一所焕发了生机的优质高中在川南赢得了广泛的认同和赞誉,2008年喜获“四川省100佳‘巴蜀名校’”称号。为学校创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的泸县九中,占地面积从50余亩增加到215亩;学生人数从1000余人增加到6000余人,教职工从100余人增加到300余人;校舍建筑面积从1万余平方米增加到7万余平方米;教育教学设施日趋完善,配置达到泸州市一流、省内先进水平。
九中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五十年风雨兼程,见证坚守与执着;五十年坎坷崎岖,托举骄傲与自豪。发展中的泸县九中将直面机遇与挑战,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确定好今后的发展思路,确立了“实现泸县九中两大转变,多元办学,推动学校质量效益全面发展和加快校园建设,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两个主题,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打造“川南名校”的办学目标,2009年将全面完成校园建设,实施校园的“文化工程”、“千树工程”和教师“安居工程”;与时俱进的实现两大转变:一是从单一的普高办学模式向多元办学模式的转变,全面完成国家级课题“构建农村中学生多元成才办学模式”研究,普高在确保泸洲市前十强的基础上稳中求进,职业教育做大做精,艺体教育办出特色;二是从注重规模发展向注重内涵发展的转变,打造一流的团队,提供一流的服务,实现一流的管理,争创一流的教学质量,构建一流的和谐校园。
白云山舞动千鹤的翅膀,濑溪河欢响教育的歌唱,未来的天空就是我们开创的方向,用声声鼓点激荡心房,让信念的力量引领我们的航向。跨越的荣光,发展的豪壮,九中人,用澎湃的激情在速度里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