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高考中学版

渭源县第一中学
所在地: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

学校概况

校训:
咨尔多士,为民先锋
校长:
金雁东
建校时间:
1943年

1、艰难创建(1943——1949)

渭源初级中学创建于抗日战争时期。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根据社会各界的愿望和当时大批小学生无力去外地求学的困难状况,热心地方教育事业的张亨(字嘉民,当时在北关张氏小学任教)倡导创办渭源中学。1943年1月,成立了“筹备委员会”。筹委会由戴爵伯(商会会长)、禹仲珊(城区小学校长)、冯子厚、冯子万、周友笙、张哲溪、张亨七人组成。公推张亨任主任,禹仲珊任副主任,并承报县政府备案。同时,筹委会向社会筹集募捐法币11万元;县政府以开辟“首阳门”(西门)拍卖城外公地筹措了26万元;渭源县五竹乡教育工作者杨华亭捐法币1万元;另外,临洮县商人王志英先生慷慨解囊捐献银元500元作为助学金。是年,修补粉刷了文庙东西廊房10间(可容2个教学班),购置了桌凳及少量的教学设备,秋季招收男女学生80名,分甲、乙两个班。次年,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建成土木结构二层教学楼2栋(20间,可容4个教学班),讲演亭一座,教师宿舍4栋。初具规模后,经筹委会推荐,由县政府呈报省教育厅核准,正式建立“渭源县初级中学”,委任张亨为首任校长。
 

教学工作走上正轨

建校初期,学校教师缺乏,校长张亨聘任漆映琳(渭源县锹峪乡人,北京辅仁大学毕业,当时在临洮中学任教导主任)为教导主任,聘请本地闲居的大学生郭世雄、张允中、郭世恩、郭世绪等,以及公务员中的高中毕业生原书龄、张季伦、谢劲夫、张问仁、徐树梧、李俊杰、王宾、罗宜轩、王鉴、韩缙、魏璇等作为义务教师。省教育厅承认、批准为正式学校并拨经费后,才开始聘请专职教员,教学工作走上正轨。   学校刚成立,由于教学人员少,当时一人兼数职,张嘉民任校长,并兼任甲班班主任;漆映琳任教导主任,并兼任乙班班主任。   建校初期,学校条件非常简陋,学生上晚自习点着菜油灯,住校学生睡的是草铺。教师的待遇也很低,月薪每人发给9升粮食(135市斤)。   学校建立后,教学班级和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教学班由两个增加到四个,学生增加到160多人,教职工由13人增加到14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秋季,学校已发展到6个教学班,学生人数增加到240多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秋,学校开始设立高中部,首次招收1个高中班,大约40多人。此时,班额增加到7个。

开设的课程

建校初期,开设的课程有:公民、国语、英语、算术、代数、几何、化学、历史、地理、生理卫生、动物、植物、体育、音乐、美术、劳作等。   渭源初级中学的建立,结束了渭源县没有初中的历史。到1949年8月解放时,已有四届初中生毕业,为地方培养初中毕业生300多人。

2、求索发展(1949--1965)

1948年8月,渭源县解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诞生,使渭源一中教育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渭源一中同全国一样,教育事业在求索中发展,在发展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尽管当时受到“左”的思潮和政治运动的冲击和干扰,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但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渭源一中教育事业取得的成绩是非常显著的。十七年来,共为国家和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各类人才。   从1949年到1965年的十七年,从教育的发展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不断探索,稳定发展(1949--1956)

1949年新中国一成立,学校全面改革了旧的教育体制,建立了新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首先,取消了解放前的一长制和训导制,实行了校长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制;在办学方向上由面向有钱人转向面向广大工农子弟,并向他们发放人民助学金;在教学理论上,学习苏联的学校教育模式,组织教师学习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的《教育学》;改革了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课程设置上,取消了《公民》,开设了政治课;在教材的使用上,学校先后使用了陕甘宁边区编的教材,西北教育部编的教材,甘肃教育厅所编的教材。同时,在学生中认真开展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在教师中学习了周恩来同志的《关于知识分子的问题》,认真进行了思想改造,逐步树立了为社会主义新中国服务的思想。经过以上一系列的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建立了新的教学秩序,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地发展,到1956年,教学班增加到11个,学生人数增加到706人,教职工增加到34人。1952年,学校首届高中毕业生考入高等院校的有14人;1956年,初中毕业生考入甘肃省五年制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有13人。

(2)道路曲折,负重前进(1957--1961)

1957年至1961年的五年,学校经历了反右派运动、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这些运动和自然灾害使渭源一中的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的影响。但当时所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对后来的发展仍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1957年,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确定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任务,它使学校的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1958年,学校响应党的号召,开展了教育革命,在“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指引下,学校组织师生在校办工厂(当时学校办了沼气池、木器厂、养蜂厂等)和校办农场参加生产实践,还组织高中生和部分初中生去铁沟参加为期四个月的“大炼钢铁”(当时临时成立了“铁沟中学”,由教师孙继南负责)。这次教育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学校“三脱离”(即脱离政治、脱离实际、脱离生产)的状况,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以上这些,实际上是教育方面的一次有益探索。   1959年至1961年,国家经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当时渭源一中几乎一半以上的学生流失,学校无法上课。教师分赴各公社,动员学生返校学习,但返校的学生仍屈指可数。尽管如此,但由于师生们克服困难、积极努力,1960年的高考仍取得了好的成绩。1960届共有64名高中毕业生,有56名考上了高等院校,这是60年代考上大学学生人数最多的一年。

(3)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2—1965)

1961年,学校贯彻了中央《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条例》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学校加强了教学管理,稳定了教学秩序。1963年,学校有高中教学班5个,初中教学班10个,共有学生444人。由于重视了“双基”教学,教学质量逐步提高。1963年,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全校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校园中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师生中形成了助人为乐的好风尚。高考升学人数也有所增加,1963年,考入大专院校的学生是6人;1964年是5人;1965年是18人。
3、“文革”时期(1966—1976)

1966年至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渭源一中的教育事业遭到严重创伤。学校领导体制由原来的校长负责制变为“革命委员会”制,由于贯彻“学制要缩短”的精神,学制由原来的“三.三”分段制改为“二.二”分段制,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好多时间参加政治运动,经常停课参加生产队的秋收、农田基本建设等。教材删繁就简,削弱了“双基”教学,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学校根据上级的指示,首先成立了“文化革命筹备委员会”(简称筹委会),筹委会领导学校的文化大革命,原学校的党支部、校委会、工会、团委、学生会全部瘫痪。5月中旬,全校停课搞文化大革命,开展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绝大部分教师都受到了冲击,当时被批斗的学校领导和教师有侯宗周、赵惠文、陶立品、张亨、周中荣、杨志道、魏从一、鲍观棠、王振乾、马振中等十人。同年6月,县委派五人工作组进驻一中,领导学校的“文化大革命”,组织师生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7月20日,根据县委的安排,全校教职工在校集中,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集训,集中批判了“三家村”“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和“牛鬼蛇神”。秋后,开始“大串连”,一中部分师生组成“长征队”,步行到革命圣地北京、延安、井冈山等,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红卫兵”的造反精神。1968年4月,成立了有军方代表、领导干部代表、师生代表参加的“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革委会”下设政工组、教改组和行政管理组。“革命委员会”对学校党、政、财、文实行一元化领导,组织师生进行“斗批改”,开展“复课闹革命”。当时学校开设五门课,即毛泽东思想教育、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革命文艺和军体课。当时的教材缺乏双基知识。1970年,渭源一中校址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归一中,属于“城关中学”,西归“五七红专学校”。当时,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走“五七道路”。学校建成了“五七工厂”、“五七农场”,开办了农机、农技、“红艺班”等短期训练班,请工农兵和专业技术人员上课。虽则当时培养了一批社会急需的人才,但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改变了普通中学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学制及课程。由于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的文化素质滑坡,教学质量下降。文革后期,又经历了“反回潮”、“学朝农”、批判“师道尊严”、“批林批孔”“评《水浒》”等,学生中“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无政府主义思想泛滥,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4、稳步发展(1977--2003)

1976年,历时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了;1977年,全国高等学校实行统一招生考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根据党中央的部署,进行拨乱反正。首先,推倒了“两个估计”(即17年教育战线基本上是黑线专政,教师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接着,平反了历次政治运动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重新评价了“文革”前十七年的渭源一中的教育教学工作,认真落实了党对知识分子的各项政策。1983年,完成了由“二.二”分段制向“三.三”分段制的过渡;1985年,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学校逐步健全了各种组织机构;1987年,学校开始对教师评定专业技术职称,到目前,先后共评定高级教师42人(包括退休教师),在职一级教师64人;1990年,对教师的工作开始实行量化考核办法。1981年至2000年7月,学校一直设“两处一室”,即教导处、总务处和办公室,2000年8月,学校机构增设为“三处一室”,即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和办公室。学校制定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恢复和建立了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教学工作秩序,逐步树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健康发展。

高考信息检索

院校信息

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