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 |
|
校长: |
梁瑞娟 |
建校时间: |
1907年 |
一、 学校沿革
南海中学创办于清光绪33年(1907年),以西湖书院(现广州西湖路360号)为馆舍,名为“南海中学堂”,首任校长为朱世畴先生。1910年,迁往芦荻巷报资寺旧址(现广州西华路460号广州十一中校址)。1912年正式改名为南海中学校。
1922年,南海县当局拟停办南海中学而改办师范。经过多方争持后,南海县确定保留南海中学,师范改建在佛山,但官方每年不再为南海中学拨款。以旅港南海商会首脑李右泉、冯香泉为首的南海殷商,成立南海中学校董会,在其后的三十余年中,负责筹集全部办学经费。
30年代,学校屡获省教育厅嘉奖, 1937年,南海中学成为全国九所最优中学之一。(河北省3所,江苏省4所,湖南省1所,广东省1所)。
抗日战争开始后,南海中学先后迁避于南海泌冲、麻奢、北村、中山前山、澳门等地。
1953年,因南海中学校址在广州市,几经变迁,已属广州市管辖,与广州万善中学合并,易名为广州市第十一中学。
1962年,在旅海外侨胞和港澳贤达的大力支持和襄助下,作为南海中学的延续——南海华侨中学在西樵山凤地落成,1968年因“文化大革命”关系而易名为南海红卫中学,1974年又易名为南海西樵中学。
虽然当时办学条件非常简陋,但全体师生精诚团结,努力拼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83年,实现了“赶超重点中学”的目标,1984年,获得了南海县政府的特别嘉奖。 1983年,在旅港澳乡亲冯景禧、何贤、马万祺、石景宜先生及旅港南海商会领袖同仁的慷慨资助下,南海中学得以复名并于85年落成于西樵山东麓黄旗峰下。复名后的第一、二届学生及教师从西樵中学高中部迁到南海中学现址。
1988年,我校升格为县级重点中学。
1989年,我校老校友、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先生任名誉校长。
2001年,学校在沙头城区创办了南海中学分校。
二、学校概况
复名重建以来,学校在政府、港澳同胞及社会各届的关怀和支持下,不断加大投入,扩建校园,完善设备。现在学校占地333亩,有高中教学班57个,学生3000多人。教学设备设施按国家级示范高中标准配齐。校园环境优雅,生活设施完善。
南海中学自复名重建以来,我校以“任重致远”为校训,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优质教育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制度规范和情感感染相结合的治校方略,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教师留恋,同行称道,领导放心”的和谐校园。努力培养德智双全、文理兼通、学创俱能、身心两健、适应时代生活的高素质的高中生。教师队伍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团结奋发;学生朴实守纪,勤研善纳,治学严谨。现有编制教职工278人,其中教师267人(本部186名,分校81名),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59人,硕士研究生28人;国家级、省级名师培养对象9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市、区学科骨干19人。
现在,南海中学是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一级学校,国家级绿色学校,广东省心理教育示范学校。近年来,我校还还获得了下列荣誉称号:2004年佛山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中小学继续教育先进单位”;2005年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佛山市“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连续8年“无偿献血先进单位”、南海区“环境教育先进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2006年南海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优质课堂教学》结题特等奖;2007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佛山市“先进单位”。
近三年,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论文达127篇,学生在参加各学科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22人次,二等72人次,三等奖33人次。
南海中学的高考成绩一直居佛山大市前列。2010年是广东省实行高考新方案的第一年,2010届也是我校近几年来生源起点比较低的一届。尽管有这些不利的因素,在高三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10届考出了骄人的成绩,续写了南海中学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