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 |
|
校长: |
|
建校时间: |
1902年 |
千年学府 三湘名校
溪东书院 初为范文正公读书堂。宋范仲淹尝读书于澧,南宋宝庆二年(1226),湖右常平使者兼澧守料院董侯建院(院址位于今澧县一中)奉祀,是为文正书院。明正德年间(1506~1521),州同欧阳席重修,户部尚书李如圭为记,改名溪东书院,明末废。清澧阳书院在此遗址兴建。
院内有一方水池,因范氏工书耽诵,常洗笔砚于池,则池中水石草虫皆为墨赤之色,后人名之为洗墨池,以寄托对这位前辈学者的尊崇。至今洗墨池仍有一股泉水汩汩溢出,湮若墨汁,永不枯竭。院内有三棵古楸,今苍劲挺拔,枝遒叶茂,据考,是书院建立之初栽种的。她们像历尽沧桑的长者,见证着这块学府圣地的变迁。
澧阳书院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守道臧荣青、学正王室龙、训导龙柳溪倡议,州牧方维祺组织绅士捐资,在州城西隅溪东书院遗址兴建澧阳书院。乾隆五十六年建成,有堂舍51间。是年,办文生课和童生课2个班。书院共有水田401.45亩,年收租谷879石,用于整修扩建校舍和支付教师薪俸、学生补课、寒士津贴。
臧荣青,字理谷,浙江长兴进士,时任岳常澧道。俭素自奉,俨如寒儒。尤崇重学校,倡士民捐建澧阳书院。后人设位龛祀之。
清中叶,湖湘经世学派创始人陶澍(字子霖,号云汀,谥文毅,湖南安化人,官至两江总督)、著名诗人张九钺、“湖南四杰”之一左宗植等学者名流曾先后主讲澧阳书院。特别是嘉庆重臣、大学者陶澍,主讲澧阳书院达三年(1805~1808)之久,他提倡车胤(字武子,澧州人,官至吏部尚书,因囊萤夜读而闻名)精神和“希文之风”(范仲淹字希文),主张“苦读兴国”,重视学以致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影响了澧县一中的百年学风。当时师从陶澍的生员,在几届乡试中成绩优秀,澧阳书院因此声名鹊起。
澧州官立中学堂、澧州中学堂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根据清朝政府"府及直隶州书院改为中学堂"的诏令,澧阳书院改为新式中学澧州官立中学堂(含附设澧州官立高等小学堂)。当时全省公立中学极少,至1911年不过11所。澧县一中的历史由此开篇。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蒋翊武烈士系附设高小第一班学生,武昌首义人物龚霞初亦就读于此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