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 |
立志弘毅,修德成器,求学精深,和谐规范,卓越发展 |
校长: |
王学哲 |
建校时间: |
1958年 |
五十年风雨沧桑,弦歌不辍;五十年桃李芬芳,薪火相传。
利辛一中自1958年创办,几代人栉风沐雨,躬耕树薰,取得显著办学成绩,为国家培养输送大批优秀人才。尤其近年来,学校坚持“和谐规范,卓越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立志弘毅,修德成器,求学精深,和谐规范,卓越发展”的校训精神,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改善办学条件,连年创造高考新纪录,实现建成新校区、跻身省示范高中两大飞跃。
老校区坐落在县城中心区阜蒙河畔,人民路与向阳路交汇处。学校在1958年创办之初,没有自己的教室,只能租房上课,直到1960年初才建成简陋的校舍。至此,学校有教职工12人,简陋草房20间,学生100多名。1965年利辛建县,1966年学校改名为利辛中学,收归县教育局直接管辖。在县领导的支持下,教职工共同努力,学校面貌很快发生变化。从师资配备到校舍建设和招生人数看,成为当时县内规模最大的一所中学。
在初具规模的利辛中学正要振翅起飞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1966年县委派文革工作小组进驻学校,掌握学校一切大权,校长“靠边站”,党、政、工、团组织陷入瘫痪,部分教师被打成“黑帮”。学生大串联,停课闹革命,“文革”后期,张铁生的一封信搞得老师不敢教,学生不愿学。学“朝农”,开门办学,厂校挂钩,这些非正常的教学现象一直延续到1976年。
十年动乱结束以后,学校工作逐步走上正轨。1980年学校改名利辛一中,同时被定为阜阳地区重点中学。从此学校进入奠基发展的大好时期。
九十年代初,学校提出“三苦”(领导苦领,教师苦学,学生苦干)精神,强化质量意识,规范教学管理,改革招生办法。1993年至1999年,高考达线率连续七年居阜阳地区重点中学首位,实现了“七连冠”。1993年至1996年,连续四年被评为阜阳地区教育先进单位。1996年我校本科达线人数123人,突破百人大关,市委市政府授予我校高考贡献奖,颁发奖金15000元,1997年3月24日至26日,阜阳市普通高中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我校举行。会上,市教育局号召全市学习利辛一中办学经验。
从1998年起,学校就开始酝酿新校区建设工作。2003年秋季新校区破土动工,2005年秋季第一期工程竣工,新校区迎来了2600名高一新生。新校区地处县淝河路与新建路交汇处,占地163亩。在新校区建设的同时,学校又开展争创省级示范高中工作。由于全县“两基”工作未能通过国家验收,争创省示范高中工作被迫延迟。经过不懈努力,2007年10月通过市专家评估验收,12月底又顺利通过省专家评审小组验收。2008年4月,省教育厅正式下文,我校跻身省示范高中行列。在此期间,学校各项工作稳步向前,高考本科达线人数逐年攀升,六次夺取亳州市高考文理科状元。
50年来,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德育为首,不断提高学生素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探索办学管理新模式新途径;努力打造一支高层次、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增加核心竞争力;逐步完善教学设施,创设优美育人环境;多渠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从艰苦创业,十年劫难,到苦干奠基,几代人荜路蓝缕,风雨兼程,焚膏继晷,杏坛振铎,辛勤奉献,书写了一页页的功绩,换来了一中今日的辉煌。如今的利辛一中老校区占地面积42500㎡,建筑面积21253㎡,新校区占地163亩,总建筑面积达107080㎡,教育教学设施齐全,实验电教器材完善,藏书10万余册,电子图书30万册,报刊资料260余种,现有教职工407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92人,一级教师175人,有7人获教育硕士学位,有8人正攻读教育硕士学位,有5人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有21人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有31人获省、市教坛新星称号。现有高中教学班119个,在校学生7500人。学校先后两次获得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省先进集体、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电化教育一类达标学校、全国知名中学科研联合体常务理事学校、安徽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亳州市文明单位等殊荣。
回首过去,令人振奋;展望未来,信心满怀。利辛一中仍将坚持以教育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以育人为根本,以管理促效益,以科研求突破,以特色创名校,努力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管理内涵发展,教师高端发展,打造皖北地区高中教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