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人工智能(本科(普通教育)类)
专业介绍:

学科门类:工学( 08

专业大类:计算机类( 0809

   业:人工智能( 080910T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围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军民融合等战略实施,加快构建高校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能力,推动人工智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和应用示范全方位发展,为我国构筑人工智能发展先发优势和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智能社会提供战略支撑。

二、培养目标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系统在各行业、各领域快速拓展。这些系统采集、处理、积累的数据越来越多,数据量增速越来越快,数据已经成为比石油、黄金等更宝贵的财富。因此社会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能够从事智能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前景广阔。本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爱国进取、创新思辨,厚基础、宽口径、精术业、强实践,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良好的外语水平和优良的综合素质,掌握计算机、统计和控制等多学科交叉知识,能够在生命科学、医疗保健、政府治理、教学教育和业务管理等技术领域从事与人工智能专业相关的技术骨干,为培养具有以数据为中心的思考能力的人工智能科学家做准备。

三、培养规格及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按教育部的规定达到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的要求;体育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在业务方面,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设计中综合考虑对环境、社会、文化的影响;

2)在计算机、统计和控制等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的相关专业领域成功就业或进入硕士生、博士生阶段学习;

3)能够在跨职能、多学科的工程实践团队中工作和交流,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能力,能够将基本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应用到实践中;

4)了解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能够跟踪该领域的前沿技术,具有工程创新能力并将其应用到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和集成中;

5)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能通过继续教育、在线学习、培训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增加知识和提升能力;

6)有丰富的专业技术工作经验,能够解决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技术问题,主持开发一个中等以上规模的软硬件产品,进而成长为架构设计师、产品经理、项目经理等。

 四、专业特色

对接地方支柱产业,按照市场需求设置特色专业,融合跨学科专业,发展成为当地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教育风格。其次是教学模式上的特色: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机制,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教育方法学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辅以立体化的教育资源和平台,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特色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机制

(二)与国际接轨的教育方法学

(三)对接市场需求的专业设置

(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高等教育一体化管理体系

五、修业年限、毕业要求、学位授予

(一)修业年限:本专业标准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36(含6年)年内完成学业,各门课程考核合格,达到毕业条件方可毕业。

(二)毕业条件

1.思想品德合格,在学校规定的学制内修满学分,并且学分结构符合专业要求。

2.专业技能达标:毕业前取得至少一个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证, 包含并不限于信息处理技术员资格证书、软件设计师资格证书、网络工程师资格证书等。

3.普通话水平达到75分及以上。

4.英语达到学校规定的标准。

5.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合格。

(三)学位授予:根据《昆明城市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例》相关规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大赛名称

(一)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三)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四)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五)中国人工智能大赛

(六)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七)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八)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

(九)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十)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

七、奖励学分

(一)通过阿里云人工智能助理工程师认证(ACA)的考试,获得资格证,奖励对应资格相关专业选修课学分4分(如软件类、网络类、媒体类课程)

(二)通过华为组织的HCIA-AI的考试,获得资格证,奖励对应资格相关专业选修课学分6分。

(三)通过本方案所列专业大赛(包括按学校规定确定的大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省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励对应比赛相关课程专业选修课学分,奖励学分分别为654321分。

(四)以上奖励学分不超过6学分,用于冲抵专业选修课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