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陆丹率团访问合肥学院 交流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和人才培养经验
5月21日,党委书记、校长陆丹,校领导沈建勇率我校考察团访问合肥学院,与该校党委书记蔡敬民、院长张文兵进行座谈,双方介绍了办学定位、特色和成果,并交流了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和人才培养的经验。
交流现场
在座谈会上,蔡敬民首先介绍了合肥学院的办学历史、办学定位和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及成果。该院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并通过专业调整、模块化教学体系建设等一些列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该校在本科生录取、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这两个人才培养的端口上都取得了明显的提升。该校办学模式在全国产生了良好影响,2014年4月16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以《一所地方高校的转型突围》对其作了全面报道。
陆丹介绍我校办学特色和办学经验
陆丹首先代表我校感谢合肥学院对此行的热情邀请和细致安排。他说,合肥学院作为教育部推荐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试点单位,办学模式特色鲜明,为全国地方高校创造了丰富经验。这和学校办学定位准、工作方法实、国际化特色明等因素密不可分。
陆丹讲到,三亚学院是一所年轻的大学,在办学初期,学校围绕“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基本理念进行规模发展,目前已建有60个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覆盖9个学科门类,科学的专业设置和良好的人才培养吸引了政府、社会、学生和家长的不断关注。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到学校进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调研时称“学校的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值得好好总结”。
陆丹介绍到,2011年开始,学校开启“十年卓越进程”,以质量建构式内涵发展为核心,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有效的办法,集中更多样的资源,走多样化、高水平、跨越式发展之路。经过3年发展,学校在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和莫斯科大学、迈阿密大学等国外一流大学开启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合作项目。陆丹强调,“三亚学院将在“坚持地方性、瞄准实用型、办学国际化”的道路上坚持信心、不断进取”。
座谈会上,两校各院系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做法进行了交流。
代表团考察合肥学院嵌入式实验室
合影留念
会后,陆丹一行还考察了该校图书馆、嵌入式实验室、合肥学院(深大)设计中心等特色机构。
背景介绍:合肥学院,是一所以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文学、理学、教育学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1980年建校(合肥联合大学)之初,就在全国率先实行适当收费、不包分配、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后勤社会化的办学模式,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探索作用。合肥学院在职教职工937人,其中专任教师 781人,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291人(其中正高68人),78%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常年在校的外籍教师近20人。学院全日制在校生一万六千多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5名,本科生占98%以上),在校外国留学生70多人。学院现有19个教学系部,设有51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学院是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中德合作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高校、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副主任单位、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常任主席单位。2012年,合肥学院文、理科招生录取分数线分别高出全省二本录取分数线28分、45分。面向未来,合肥学院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办好有特色、高水平、人民满意的应用型本科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