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南》纪录片专题报道二】 喜欢摄像,自然乐于受这份拍摄的劳累
阳光学子深入热带雨林协助拍摄天堂岛的热带风情
2012年12月,我校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王斌、崔腾飞、张奔、刘鹰、苏伟民、曾泽超6位阳光学子跟随中央电视台摄制组深入海南各地拍摄纪录片《海之南》。整整一年后,该片已于本月16日在CCTV《探索·发现》栏目首播。当电视上一个个熟悉的画面浮现眼前,阳光学子的跟组拍摄记忆也被唤醒。
央视主创团队分为4大摄制组,每组负责其中一集或两集的制作。担任摄像师、导演助理和摄像助理的我校学生也被随机分入不同的摄制组。根据不同的拍摄主题,有同学深入热带雨林协助拍摄天堂岛的热带风情;有同学置身海南市井街头录制海南文化;有同学潜入深海探寻海南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每一份经历都充满着惊喜与挑战。
近日,本网记者就“你最难忘的拍摄经历”为主题,采访了6位同学,与广大师生分享他们宝贵的学习经历。
一生难忘的三沙拍摄之旅
难忘三沙之旅
“在三沙采访的一天一夜,我印象最为深刻”,我校动画专业的同学张奔说道。他与央视导演、摄像、制片一行4人前往三沙,采访一位老渔民,从三亚出发,经过12个小时的轮船航行后抵达三沙市。“一方面是抵达中国最南城市的兴奋感,另一方面是需要克服因淡水不足带来的生活不便。”
目前,三沙市的所有饮用淡水都是靠大陆运输,淡水资源十分珍贵,岛上生活着20多户渔民,与他们的接触中,张奔感受到了渔民的质朴善良,一如三沙市清澈的海水和碧蓝纯净的天空。拍摄期间,尤其令张奔感到兴奋的是三沙海水的清澈程度,他说就连水面10米以下2公分大的鱼都清晰可见。
三沙市海水清澈,鱼类清晰可见
人如香 经磨难才能化腐朽为神奇
河北籍学生刘鹰坦言,起初来三亚读书,自己心存抵触情绪,总认为海南是流放之地,文化沙漠,这次跟随央视纪录片创作团队拍摄《海之南》让他大为改观,原来海南文化源远流长。
寻找“沉香”
曾经对“沉香文化”一无所知的刘鹰如今也爱上了海南的“沉香”:白木香树经过动物撕咬、外力创伤、人为砍伤和蛇虫蚂蚁侵蚀后产生创伤,经过一系列自然化学反应,创伤口形成膏状结块,伤口慢慢愈合,新的木覆盖上去就会成为树脂的木,慢慢的,在自然条件下和长时间的沉淀下形成沉香。这个过程极为不易,但一旦成香价值巨大。
在刘鹰看来这一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就像人的成长,必须经得住磨难,才能成才成人。学习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刘鹰已经在UCTV校园电视台实践学习了两年,原本他只是抱着进一步提升摄像技术的心态参与本次拍摄,最终却收获了人生成长的大智慧。
百分百投入把事情做到极致
专注协助拍摄
近半年的跟组拍摄,6位同学都深受央视纪录片创作团队精益求精的职业化精神感染,中央级媒体从业人员的言传身教对他们终身受益。
“每天紧张的拍摄工作完成后,摄制组导演和摄像都会聚在一起整理当天的拍摄素材,讨论总结拍摄的得失,一个镜头,怎样才能拍得更好,他们讨论、争论的时候,恰恰是我们学习的最佳时期。”崔腾飞告诉记者。
与《滋味》摄制组成员相处的近半年时间里,广告学专业同学曾泽超毫不掩饰自己的许多失误,尤其令他倍感惭愧的是有一次跟组前往海南抱罗镇一符姓人家拍摄抱罗粉制作过程。摄制组从文昌出发,凌晨一点到达了这家祖孙三代经营抱罗粉的老店,记录他们磨粉、制面、准备作料、经营等完整过程,拍摄一直持续到了当天中午,长达十个多小时的工作,曾泽超倍感疲惫,就在其他工作人员都在忙碌的时候,手中还拿着挑杆话筒的他却睡着了,一晃动,摄像师马上发现他的变化,立刻拍醒了曾泽超。
调试机器,只为一个满意的画面
“当时真的控制不了,但看到同样持续熬夜工作的央视导演和摄像老师,还是自愧不如,”曾泽超谈到。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曾泽超向来是做事极为认真的好学生,为什么他会在别人工作的时候睡着了,他说直到现在他自己也很难解释,也许就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吧。但尤其不能因为自己的失误,影响了整个团队的运作。今后如何引以为戒,如何承认与面对是最大财富。
记者还了解到,拍摄归来的曾泽超在技术上更加成熟、心态上更加认真,今年10月3日,前国家领导人李岚清来访我校时,他也被选中作为学生摄影记者参与全程拍摄,留下了很多珍贵的照片资料。
听同学们讲拍摄经历,记者留意到诸多相似之处,比如为了拍摄需要,很多时候他们早出晚归,甚至熬夜拍摄,为等待一个最佳拍摄时机,需克服诸多困难因素。《海之南》纪录片创作的工作压力与强度远远超出了同学们在学校的专业学习和UCTV校园电视台的实践强度,但他们无一例外地认为艰苦也值得,正如协助拍摄《沉香》的刘鹰所说,没办法,好这口,自然乐于受这份拍摄的劳累。
注:《海之南》纪录片视频链接:http://jishi.cntv.cn/special/djsb/haizhinan/index.shtml
(编辑:袁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