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专版刊载三亚学院学者热议海南自贸港建设文章
2020/6/5 9:35:10
编者按:
近日,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出台,让向海而生、因海而兴的海南变得格外璀璨。海南从经济特区到自由贸易试验区,再到自由贸易港,其发展之变,见证了中国之变,更彰显出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自由贸易港作为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心态,海南自贸港其实施范围、实施路径、实施体系、实施效应都成为万众触目。作为一所地方高校,三亚学院的学者也通过智力献策,积极参与贡献海南自贸港建设。日前,《中国社会科学报》专版刊载了三亚学院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4名教师的专题文章,详细论述了融媒体时代海南自贸港相关媒体产品研究,从“产学研”应用培育、海南文化形象建构、文化传播力等方面发表真知灼见。
高校传媒影视教育在海南自贸区的“产学研”应用培育
孟翊
随着国家自贸区政策导向进一步明确细化,海南自贸区(港)的建设也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政府层面相关部门的资源整合,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等关系社会多领域,特别是与文化艺术、影视传媒相关的多部门在这一轮整合中,统一了发展目标、简化了审核约束条框,为自贸区下一阶段在传媒产业的发展确定了基调与制度保障。作为传媒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海南的相关高校,特别是开设艺术设计、新闻传播、影视传媒学科的相关专业,在这一轮的发展中不约而同地将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目光集中在根植于自贸区的建设诉求、产学研模式创新领域。可以说这是海南高校教育者关注地区环境响应的集体自我觉醒,更加可以确定这是海南高等教育升级的一次必由之路。
在探索高校人才培养更加深入、更加高效与地区发展诉求相融合的过程中,基于传媒影视人才艺术素养的独特培养方式、产业渗透的广泛领域、传播手段升级的行业趋势,研究传媒影视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应用创新凸显出重要的价值与示范意义。我们以传媒影视人才艺术素养的创新教育为例,探讨如何在自贸区获得更多培育土壤、如何正视行业诉求的碎片化、如何平衡教育体系的保障与企业利益的维护等,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教育创新思路以及适用于自贸区(港)长期发展在此领域需要的合作路径。
1.全面观测自贸区(港)的产业升级带来的素材创新土壤,是高校传媒影视教育的首要选择。自全国高校大规模开设传媒影视类专业伊始,人才培养模式的近似、人才规格的同化,就长期伴随并制约着大多数高校传媒影视专业的特色化发展。近些年来,各个高校深入挖掘本土资源、紧随行业细化的契机,纷纷逐步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这也使得不同类型的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但大学生群体的年龄结构、文化基础、社交群体高度趋向一致,也使学生在选择学习资源、创作角度、表达方式上呈现出高度近似的现象。
比照自贸区(港)的建立与未来发展方向,我们不难发现,大量能够反映我国当前社会环境变化、国家理念、经济形态的典型性事件,正在我们的身边不断发生。这些我们不应忽视的带有时代标签的重要事件,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生活工作层面的变化,更应是我们深入剖析并加以创新、创作的独特案例。纵观中国当代传媒影视行业创作的经典作品,无不是根植于时代、社会和地区变化繁衍出的文化土壤。抓取当下变革中的时代案例,不但可以使高校的艺术素养教育跳出传统艺术创作的窠臼,更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变迁的习惯,主动形成契合主流导向的正确价值观,也是真正将价值观引导与专业探索相统一、符合学生思维习惯的合理选择。
2.系统分析企业诉求的解构与延展是高校传媒影视教育切入的体系建构基础。无论采用何种“产学研”的合作模式,对于企业资源的调动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但在分析当前的传媒行业特别是海南自贸区(港)传媒影视行业的发展后发现,海南高校在拓展“产学研”合作路径上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自贸区(港)由于历史沉淀相对薄弱,尚未形成规模化的传媒行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遭遇到传统传媒产业变革、新媒体全面兴起、区域人才储备升级尚处于过渡阶段等种种现实困难。随之而来的是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媒体产品诉求碎片化,企业人才引进、培养职业发展路径单一或相对局限,企业提供的行业技术培训滞后、效益回报相对偏低。以上种种现象都是海南高校在合作中遇到的现实障碍。
主动设计规划“产学研”合作模式,是高校必须掌握的权利。在合作过程中平衡企业权益,驱动地区产业发展也是高校必须承担的责任。合理解构企业发展诉求,寻找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共同诉求有利于高校的资源集中;对企业发展趋势做出判定,能够预设企业未来阶段的产业诉求,能够拓宽高校介入的专业跨度;明晰合作体系责权关系、经济关系能够保障“产学研”合作的持续性,建立共有的资源认证制度,能够消解不同组织理念带来的时空障碍、制度障碍。
3.职业素养的配适是高校传媒影视人才培养的动态响应要求。在以往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中,我们往往发现,其初始阶段的合作都有很高效的合作成果。随着合作的时间持续、规模扩大、领域增加,合作双方不约而同地都在感叹,合作资源的投入增加带来的合作效益并没有同比度增长。这种想象固然有多种因素作用,但对于“产学研”合作主体的学生群体,其职业素养培养的轻视、职业路径规划的单一与滞后,却是其中最容易使人忽略却最能影响合作的重要因素。
高校的职业素养教育以专业素养教育为核心,侧重于通适性。企业的职业素养教育,集中于阶段性,强调于理念外化于制度解读。这种类型的职业素养教育有其目标集中、效率显著的优点,但对于学生群体的性格变化、行为思维方式变化的简单归类,都呈现出不同的水土不服。主导“产学研”合作的校、企双方都不能忽视这种将长期存在的现象,建立与时俱进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是双方都不能逃避的持续性动态课题。企业的职业素养培育前置、高校的职业素养教育跟踪,是保障双方良性互动的必要预设。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海南高校人才培养理念改革的重要支撑点,放诸海南自贸区(港)的建设需求层面,更是依托区域优势挖掘自身潜力的必由之路。上述几点在“产学研”合作中需要正视的现象,也是身为教育者需要长期关注的区域环境演变的重要观测点。海南自贸区(港)“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案例,也必将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信心与期望。
从新闻叙事学角度讲好黎族文化故事
海南自国际旅游岛建设以来,备受国内外媒体和民众的关注。自由贸易港的建立、59国来岛旅游入境免签等众多利好因素,让这个自带优美环境属性的岛屿在全球经济文化舞台上迅速占领一席之地。如何将海南岛的文化传播出去,如何讲好黎族故事,如何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展现黎族文化,成为海南新闻媒体的重要命题。在网络媒体盛行的背景下,受众对于新闻产品的叙事方式不断产生新的诉求,我们的媒介产品制造者进行新闻叙事时就要充分考虑受众结构的变化。综上,为了更好地把握媒体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非常有必要就新闻叙事的策略进行合适的调整。
地域文化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发展脉络。历史悠久的黎族在海南岛和其他民族聚居、交流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黎族文化。例如,古老传说、宗教信仰、饮食习惯、服饰、民间故事和歌谣、传统音乐、独一无二的黎锦和船型屋以及被专家喻为“海南岛的敦煌壁画”的活化石——最后一代绣面文身阿婆等。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民族文化传承开始出现断层现象。因此,作为生产媒体产品的媒介,新闻叙事的发声者要肩负起文化传播的历史责任,运用新闻叙事话语讲述黎族文化故事,从叙事策略方面把握媒体环境,从受众心理层面解读他们想要获知的民族文化。
新闻叙事人是黎族文化的发声者
过去黎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他们通过民间故事和歌谣等“口口相传”的方式,借助服饰、音乐、舞蹈、器物等媒介载体描绘风土,表达爱憎情感,歌颂英雄,记录生活日常。上文提及的黎族文化中黎锦的图案多源自他们的农耕劳作场景、日月星辰、田野丛林、河流山川,是黎族人民对美的感知和对生活的经验创造。抽象的图腾充分体现了黎族人民的传统审美习惯及其较强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十几年前,作为十一届全国人大少数民族代表之一的符桂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身上的黎锦服饰做出介绍,呼吁大家重视和保护黎族传统文化。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表达海南150万黎族同胞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和感激,7月1日陵水黎族自治县椰田古寨景区举行了新时代黎锦长卷的开织仪式,98名黎锦非遗传承人亲手织绣。
这样的关于黎族文化和黎族人的故事其实很多。自古以来普罗大众爱听故事,评书、弹词最初只是盲人讨生活的手段,后来逐渐演变,登堂入室成为深受大众喜爱的传统民间艺术。人们在接收资讯的同时感受故事的魅力。故事化在受众感知社会、体察人情百态中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角色。
新闻叙事人只有抓住这一点才能更深刻地反映他们所要报道的内容。新闻也是受众了解社会百态、时事要闻、民俗文化的桥梁。传递信息、引导舆论、传播文化的这一过程本质而言就是一个讲述的过程。这个过程与神话故事、历史传说、文学创作等迥然不同,新闻讲述真实发生的事件,不可加以夸张、修辞等手法,而是以事实为基石讲出生动好听的、让人信服的社会故事。
新闻叙事人作为黎族文化的传播者,应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历史渊源,从历史的深度和广度中寻找报道角度,展现黎族人民的生活和历史原貌。为了防止失真和保持报道的客观性,新闻叙事人可以运用内视角和多元视角等多种方式来刻画新闻人物和事件,以达到真实性、观赏性的统一。例如,新闻叙事人可以通过体验式采访深入当事人的生活,贴近报道现场,理解采访对象,把握更为深刻和准确,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而且,从信息传播的角度而言,体验式采访还能减少他人转述这一环节带来的信息损耗,从而保证信息的“保真度”。
新闻叙事策略的改变是时代的要求
黎族有一群被称为“海南岛的敦煌壁画”的活化石,他们是黎族最后一代绣面文身阿婆。绣面文身是黎族古老而独特的成人礼,已有三千年历史。黎族女子一到12岁必须接受绣面文身,否则无法出嫁,死后也不能与祖先相认,也就意味着不能葬在祖坟的墓群。文身的范围包括面部、颈部、胸部、四肢等,不同部位的图案各不相同,不同部落、氏族的图案也有差异。受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影响,自20世纪60年代起,黎族女子绣面文身的古老习俗逐渐消失。如今,仅剩下最后一批拥有象征民族特征图案的阿婆。
纵观过去,许多关于民俗文化的新闻大多只从民族特点、文化渊源等方面着手,语言风格固定,效果一般。想要这些故事为更多受众知晓,新闻工作者必须实现新闻叙事策略的创新。
在融媒体时代,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使得新闻发布手段更加丰富,新闻内容从发布到受众给予评论转发等反馈的过程远比单一的传统媒体信息传播要快速得多,传播效果较之以前更为显著。受众结构也有了新的形式和规律,信息接收的碎片化、交互性特征对新闻细节和故事挖掘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叙事策略方面,新闻工作者可以将新闻内容从大段落改变成小段落,一段一个主题。每个主题下都有新闻故事作为支撑,使得主题传播更为动人,并充分借助多媒体的互动和评论功能实现有效到达。
综上所述,在新的媒体环境中,新闻叙事在此基础上也应该不断变革,在尊崇新闻真实性原则下运用合理的新闻叙事策略讲好黎族文化故事,将黎族文化中淳朴、纯净、勤劳、传承等精神传递出去。
融媒体传播与海南区域文化形象建构
李鼐
海南建立经济自贸区(港)以来,初步形成了以区域文化为形象内核、以融媒体为对外宣传手段的传播模式。其传播手段与内容,呈现一种互为因果的共生关系。结合融媒体广泛性、互动性和社交性的特点,打造海南文化形象,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产生文化共鸣势在必行。
建立共生与共识重新打造区域文化形象
在媒介全面融合、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海南也迎来了建设自由贸易区的新契机。以提升区域文化形象作为增强区域吸引力和竞争力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推进海南区域文化形象构建,深化海南文化影响力,是提升对外形象的必由之路。树立优质的海岛文化形象,对正在崛起和发展的海南尤为重要。以融媒体为传播手段的海岛形象亦会影响海南各个领域的发展轨迹,进而影响大众的认知和行为。故此,融媒体与海南区域文化形象互为因果的共生关系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媒介即信息,选择融媒体是大众对资讯渴望程度的正向反应。“融”是当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顺势而为,才能使海南区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融媒体”是利用媒介载体,将传统媒体,即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性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的媒体形态。区域文化则是按照不同的文化传统提升对本地区文化产生的文化效应。融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渠道、生产生活的新空间、文化繁荣的新载体。随着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都面临着受众认知体系的不断更迭。通过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劣势淘汰,从而实现全面共赢,才是媒介形态发展的正道。融媒体能够打破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的壁垒,实现优势互补,带来新内容、新产品、新服务和新营销,最终达成共赢。将其应用于海南区域文化形象的构建,无疑会大幅度提升海南岛的知名度,并且深化其内部自我认知。
海南文化产业起步晚,基础薄弱,文化产业增加值对GDP贡献率不高,应以发展具有高技术含量、低能耗的文化创意产业为目标,催生以文化为内驱力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和新形态。应在海南形成以优质内容输出为根基、公共媒体与自媒体共生的媒体融合生态圈。这个生态系统以内容为核心,将电视、网络、报纸等公共媒体以及微信、微博等自媒体聚合,使优质内容得以最为广泛传播,提升内容价值和影响力。通过融媒体对海南文化优质内容的有效传播,深化海南区域文化形象的构建,能够更有力地推动海南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建立文化共识,引起文化共鸣,吸引更多的外来人才、海外投资合作、游客等。如让推介海南区域文化的电视栏目与微博、微信、APP等官方互动平台相结合,进行二次传播,提高海南区域文化的影响力;借助内容话题热度,开展线上线下延伸活动,加强与受众之间的认识共鸣。从以往依靠打造知名度,转变为从内容和体验的角度打造共鸣,即在融媒体之下,从传播信息转向传播信任,实现从“知名度”到“共鸣度”的打造。海南不缺乏传统意义上的知名度,近些年大有负面知名度不断提升的趋势。鉴于此,从信任和共鸣的角度,重新打造区域文化形象、再造“人设”,亦是当前对外宣传的路径。
面对机遇与挑战
融媒体的运用在海南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并不鲜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电视栏目、网络直播、手机APP平台等都进行了多种融合尝试。但是收效甚微,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1.媒体从业人员之惑。海南旅游名片的背后是鲜明的淡旺季差异。无论是传统还是融媒体从业人员都面临诸多挑战,比如自然环境、宏观政策、常住人口、运营策略及成本等。一些传统媒体尚且自身难保,新兴媒体更可能难以为继。在媒体环境中,人是第一生产力。缺乏有效长线的人才供给,产业链存在断裂风险。
由于媒体特征不同,导致采编人员从业标准的改变。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应及时更新认知,掌握融媒体传播特征和制作模式。同时,新兴媒体从业人员要提高专业素质及媒介素养。融媒体应实现人员整合定位、明确岗位职责、互相配合与共融,致力于媒体公信力的提高。
2.媒介融合模式之惑。媒介融合是两种甚至多种媒介优势互补、共生共赢的新型传播模式。目前,海南的媒介融合大多数停留在把互联网简单地当作工具和手段,依靠传统媒体输出内容来融合互联网媒体。无论是“融媒体直播”“数字报纸”还是“全媒体”,都是简单地将互联网工具化,所谓“媒介融合”收效甚微。媒介融合转型,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需要体制、观念、管理、经营、模式等多方面协调、配合方可实现。简单地理解“网络化”“碎片化”,大量炒作“全媒体”“互联网+”和“融媒体”等概念,往往无法深化媒介改革和发展。
3.内容生产制作之惑。任何内容生产都需要“母题”,融媒体传播背景下的海南区域文化形象的“母题”需要从全方位发展中寻找和探寻。以国家发展的主旋律为依据,以地区发展核心内容为指导,依靠相关领域先进的科技手段为依托,不断前行和探索。优质内容输出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简单的项目激励法和任务制,都是缺乏受众土壤的做法。深入探讨并实施打造海南精品内容、明确地域文化内涵,推出有点击量、高评分、有热点的内容,是实现海南区域文化形象构建的必备要素。
自贸区背景下地方英语新闻平台跨文化传播能力提升策略
范佳宁
随着在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的不断推进,海南的国际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地方新闻传播业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在传统的汉语新闻传播基础上,英语新闻平台矩阵的建设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提升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内容生产与创新、媒体平台矩阵建设和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仍有待提升。
英语新闻的跨文化传播需要以英语语言工具为基础、以媒介平台为载体,跨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边界,将新闻信息以及它背后所传递的社会文化背景表达出来。一个良好的跨文化新闻传播媒体语境有助于增强本地民众对于城市发展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为塑造城市国际形象和扩大对外交往提供清晰的观点表达途径。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是中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窗口。为构建高水平英语新闻媒体平台,提升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对外传播能力,海南本地媒体正在做出积极有意义的尝试。2019年1月,海南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南海网成为第一家拥有英文报道团队的单位,开设“This is Hainan”英文版块,从过去的区域新闻网站升级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传播平台。同年,海南首档互联网音频英语新闻节目“The Voice of Hainan”(《海南之声》)开播,通过音频,用英文报道海南重要新闻资讯。2019年7月,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三沙卫视开办了海南省第一档英语新闻栏目“SSTV NEWS”并在微信公众号开启重大事件英语推送。众多举措表明了地方新闻媒体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责任与担当。在此基础上,从内容生产、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对英语新闻平台建设加以探讨,以期获得更多的创新思路,助力地方新闻媒体由省内宣传向国际传播拓展,更好地传递海南声音。
1.内容报道更加注重特色性和服务性。传统的地方新闻平台在内容上更加偏重对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等的报道,但是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新闻事实背后传递出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人文故事文化往往更加吸引国际受众。英文新闻内容选择应探求不同国家的文化共识,贴近英语受众对区域信息的需求,推出更多符合国际受众口味的精致的英语新闻内容。作为拥有悠久海洋文化和独特地理风光的热带岛屿,海南可以在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大新闻传播力度,同时向生活在海南的外籍人士提供资讯与服务,在硬新闻和软新闻报道与写作两个维度实现个性化传播。
2.创新性运用微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地方英语新闻呈现方式主要以传统广播电视和网站新闻为主,而目前“去中心化”的微媒体平台凭借交互性的传播模式和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成为受众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资讯的重要平台。在新闻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通过多样化的媒体产品形态打破新闻信息生产传播的闭环已成为趋势。2016年末由上海报业集团旗下运作的全数字英文媒体“Six Tone”上线后,通过文字、音频、视频、360度全景等多种方式报道新闻,在国际上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海南也可以通过打造用国际语态讲述海南故事的优质英语新闻产品,利用互联网作为传播载体,让海外用户以海南为窗口了解中国。
3.打破跨文化刻板印象,提高英语新闻的可读性。英语新闻是在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和语体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殊传播媒介。而英语新闻在编译过程中由于受到地域语言文化和受众认知偏差的影响,在词汇选择和写作风格上呈现出特殊性和差异性。为了提高英语新闻的可读性,在编译的过程中应该因时因事制宜,力求通过增、补、删、译等方式在准确客观传递新闻事实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英语词句使词汇使用精确化、表达方式多样化;通过精细化和差异化的报道,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新闻受众的文化需求。
4.完善跨文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我国跨文化新闻传播类人才都相对紧缺。地方英语新闻平台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既拥有英语语言能力又熟练掌握新闻专业技能的人才,包括英语新闻制片、出镜记者、编译人员等。因此,加大力度培养人才并提供相关的优惠政策引进人才是关键。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引进与联合培养、建立海外合作机制等途径,为英语新闻的制作和传播创造条件。目前,南海网与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通过“媒体+院校”合作模式共建海南国际传播中心,为跨文化新闻传播培养和储备人才。
5. 推动技术创新,拓展英语新闻产品的市场渠道。随着中国媒体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受众对于文化消费产品的需求愈发旺盛,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发展又极大地拓展了媒体产品内容的增值空间。地方新闻媒体平台应该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和市场资源,通过并购专业网站、开设英文新频道、开发英文新平台等方式搭建和完善优质英语媒体平台矩阵,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性跨文化新闻媒体产品的发展模式。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
(编辑:徐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