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公示栏

坚守使命 精致办学 增强竞争力 特评我校就业工作入围2015年度全国高校50强

坚守使命 精致办学 增强竞争力 特评我校就业工作入围2015年度全国高校50强 2015-07-01 

 

  近日,教育部发布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名单,我校综合就业成绩被教育部评为年度全国高校50强;在全国一千一百多所普通本科高校(含独立学院)中位于前33强。此项评选是由教育部启动开展,经过申报推荐、专家初选、社会调查和实地调研等环节推选产生。

  记者从招生就业处获悉,今年三亚学院毕业生学位授予率达到94.63%,毕业率达到97.27%,就业签约率达到97%。近三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7%以上,有近四成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三亚、海南就业,毕业生质量基本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要求。
 
  我校就业工作的典型经验历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好评。2014年12月14日,《海南日报》头版以《人才培养与国际旅游岛建设无缝对接》为题报道介绍我校就业工作经验。文章称:“投身海南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是三亚学院每年毕业生流向的“主旋律”。2005年秋季,三亚学院招收首届本科新生。2009年至2014年,三亚学院毕业六届本科学生,累计超2.2万人。最近3年,学校每年5000名左右毕业生,约有四分之一最后留在海南工作,其中相当部分进入旅游以及相关行业。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学校培养了一批批阳光学子”。


 
《海南日报》头版报道我校就业工作开展情况
 

   学校高就业率靠什么?靠的是对“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办学使命的坚守,靠的是对“办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好大学的不懈追求,靠的是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教学模式,靠的是狠抓党风、研风、学风、校风,靠的是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广阔学习交流机会。在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卖方市场,三亚学院不断深化内涵建设,精致办学,增强竞争力,成为民办大学的翘楚。
 
精致办学 优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学校确立并不断探索和努力培育应用型人才模式创新特色,以适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海洋开发的国家战略为导向,以为海南、三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为契机,同时借助举办方(吉利集团)的行业优势,积极培育旅游、海洋通信、车辆工程等学科专业特色,逐步形成以培养旅游、海洋通信、车辆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突出特征的人才培养特点。
 
  坚定不移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三亚学院人才培养定位,多年来学校不断丰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拥有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重点扶持、培育学科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
 
  学校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对2013届、2014届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研和评估,提出了《三亚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调研和评估结果,显示了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性、就业岗位适应性较强。
 
  除此之外,学校建立校企合作协同体,探索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理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与吉利集团合作,探索“卓越工程师”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模式;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汽车变速器方向)成功获批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国际酒店管理学院万豪人才班成员在三亚万丽酒店实习
 

  国际酒店管理学院与国际顶级酒店集团合作,探索“订单式”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与喜达屋国际酒店集团合作共建海南喜达屋人才班,该班学生实习面向海南省的十三家喜达屋集团五星级酒店,就业即输送到该集团海内外五星级酒店群的中层岗位;与万豪集团合作创办了两届管理创新人才班,参与“万礼豪程”基金项目,为学生出国学习、实习、就业开辟了渠道;与希尔顿酒店集团中国区合建希尔顿人才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行业惯例,具有先进酒店管理知识与扎实实用技能的酒店管理应用型人才。
 
  管理学院针对用人单位对综合性跨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开设了“杭州湾特色旅游地产班”和“博元建设人才班”等复合型人才班。这些结合专业特色开设的人才班,为学生更好对接岗位需求,更好就业提供了理论结合实践的协同培养。
 
  学生专业能力要过硬,过硬的教学质量是关键。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注重基础理论素养培养,更重视实习实践平台搭建。目前,三亚学院与吉利集团、中粮集团、海南航空公司、永利酒店(澳门)、八佰伴百货公司(澳门)、意大利歌诗达邮轮、越南丽星邮轮、迪拜AURIS酒店、韩国全赢文化有限公司等国内外几百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已达254家。其中,“三亚学院-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被列为国家级“本科教育质量工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
 
就业好 创业好 为地方发展注入新活力
 
  严把入口关,重视过程培养,为学生创业、就业提供扎实基础,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则是学校对社会、学生的又一重要承诺:学生不仅要好就业,更要好创业,为社会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学校自建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目前,在北校区商业街和南校区创业楼形成总面积约为3585㎡,布局合理、环境优雅、功能完备、管理科学、服务高效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可容纳创业企业近百家。

 
创业项目与专业结合 形成一条龙创业模式
 

  在此平台上,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与专业相结合,免费提供创业场地,专业老师与创业指导老师全程跟踪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初步形成了产品设计—手工制作—产品销售一条龙创业模式。传媒学院大学生创业团队,根据自身专业特色,专门设计制作与海南地方特色相关的明信片、贺卡等纪念用品和办公文具;艺术学院大学生创意团队鹭溪雅集,专门展示及出售学生自己设计创作的陶器、艺术品等。
 
  管理学院创业导师指导的项目《智能景点定位讲解器的设计与市场拓展》在2014年海南省创业大赛中荣获校园科技项目单项奖,该项目同时引起三亚旅游协会关注,目前已进入实物研发及推广阶段。

 
学校为学生搭建创业培训平台
 

  截止到目前,三亚学院已有1400余名毕业生自主创业,千余名在校生进行相关的创业实践,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和社会效应。11届园林专业毕业生王忠强,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建立了赣州最大的蔬菜基地,开垦560余亩荒地,提供70多个工作岗位,并为当地修建6座跨河路桥,同时资助修路、打井等爱心工程;12届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康轩浩在山西阳曲创办了弘峰养老院,用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回报社会,2014年7月11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12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孙建军和同学共同创办的佳鑫传播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海南规模最大,业务量最多的会展公司。
 
导入新理念 推进新目标 凸显学校竞争力


党委书记、校长陆丹在我校第一届四次教代会上做工作报告
 

  2015年6月26日,我校第一届第四次教代会上,党委书记、校长陆丹受学校校务委员会委托做题为《围绕应用型办学定位 着力提升教学质量和学校竞争力》的工作报告。报告中回顾2014年工作,学校围绕应用型办学定位,紧扣教学中心工作,着力提升办学质量,教学成果初步显现,人才培养质量有所提高,其中就业工作方面不仅取得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成绩,更重要的是“更新就业指导观念,导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理念,推进‘就业出口与培养过程联动的创业创新教育’新目标”。报告对下一年度就业工作给出具体工作目标: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8%。保持省内民办本科第一,保持报到率、就业率位居全国民办本科高校前五名。
 
  办学新的十年已经开启,下一个十年将是学校不断追求卓越的十年,就业工作方面学校将更加关注广大阳光学子的内在需求,继续深化内涵建设,精致办学,让万千学子从这里出发,更好地走向社会。

(校党委宣传部)

 http://www.sanyau.edu.cn/a/index/xinwensudi/2015/0701/2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