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
现 任 领 导 |
名誉校长 白春礼 党委书记 舒歌群 校 长 包信和 常务副校长 潘建伟 党委常务副书记、党委组织部部长 蒋 一 党委常委、副校长 王晓平 副校长 杨金龙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监察专员 刘浏 党委常委、副校长 傅 尧 党委常委、副校长 吴 枫 党委常委、副校长 周丛照 党委副书记、党委宣传部部长 邓建松 校长助理 薛 天 |
学校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理工科大学。学校现有32个学院,含8个科教融合学院;设有苏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学校于1958年9月在北京创建,郭沫若任首任校长。这是我党老一辈革命家和科学家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创办的红色大学,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1978年以来,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2017年9月和2022年2月,学校两度入选全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有11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建校以来,学校坚持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校党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科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融入办学治校各环节,团结带领全校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两大根本任务,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办出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
(数据截至2024年1月)
1958年-建校于北京,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
1959年-成为全国16所重点高校之一。
1970年-迁校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第二次创业。
1978年-创办中国首个研究生院,首办全国第一个少年班。
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2年-邓小平同志批示:“据我了解,科技大学办得较好,年轻人才较多,应予扶持。”
1983年-建立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1995年-首批实施国家“211工程”。
1999年-首批实施国家“985工程”。
2009年-与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联合开办科技英才班,不断拓展“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实质内涵。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用了一天时间考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赞扬学校“作为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大学,这些年抓科技创新动作快、力度大、成效明显,值得肯定”,并对学校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希望学校“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力争一流,在人才培养和创新领域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7-入选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全面参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2018年-红专并进一甲子,科教报国六十年。建校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学校“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入选全国首批十所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2019年-入选“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2020年-成立本科生书院,创建“冲之书院”“守敬书院”“时珍书院”“光启-仲英书院”四个特色书院。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强基计划”招生。
2021年-建设未来技术学院,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发展的顶尖人才。
2022年-成立碳中和研究院;成立深空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科技商学院;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2023年-启动建设“合肥先进光源”。
周边环境
中国科大坐落在全国首批三大园林城市之一的安徽省合肥市。
【人杰地灵】
安徽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这里曾经诞生了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和庄子,春秋时期政治家、经济学家管仲,东汉医学家华佗,三国时期的曹操和周瑜,北宋清官包拯,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清代桐城派代表人物方苞、姚鼐,清朝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创始人李鸿章,建造中国第一条铁路的总工程师詹天佑,现代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胡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中国共产党和新文化运动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美籍物理学家杨振宁,两弹元勋邓稼先等等。清末大儒梁启超由衷惊叹:“淮河流域,阳开阴合,代产英雄,龙跳虎卧,为我国数千年人物史的代表”。
【文化灿烂】
安徽文化灿烂,流派纷呈。江淮大地孕育了道教文化、建安文学、北宋理学、桐城派文学和徽文化等著名的文化流派,对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学派,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老庄哲学讲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至今仍给我们深刻的思想启迪。“徽学”与“敦煌学”、“藏学”一起并称为我国三大地方显学。徽剧、黄梅戏、庐剧、泗州戏、花鼓戏等古老的戏曲艺术名闻天下。
【资源富集】
安徽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富集。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铁、铜、石灰石等3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资源转化的空间广阔。由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水系,黄山、九华山、天柱山三大名山,构成了安徽精彩的山水版图。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拥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九华山是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天柱山擎天一柱雄奇壮伟,不同与九华山的秀美、黄山的奇松怪石,自成一格。道教圣地之一齐云山等也坐落在安徽。
【科技名城】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位于安徽省中部,历史悠久,自秦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之称。三国时期,魏、吴在合肥长达32年之久的交兵,为合肥留下了逍遥津、教驽台、三国新城等众多的三国遗迹。1992年,合肥被授予全国首批三大“园林城市”称号,1999年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04年成为全国第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
中国科大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的市中心。
【交通便捷】
合肥是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立体化交通网络不断完善。沪蓉、京福高速铁路在此交汇,合宁、合武高速铁路已建成使用,合肥到南京只需1小时,到武汉2小时,到上海3小时。到济南3小时,到北京、福州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