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学校现设有中医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岐黄学院、管理学院、护理学院、人文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研究生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部、国学院等教学机构。学校致力于构建面向未来的以高层次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针灸推拿学、生物工程、康复治疗学、药事管理、公共管理类、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护理学、英语、法学(医药卫生)等本科专业。
重点实验室
学校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52个,包括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市新型研发中心、北京市哲学科学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
重点学科
我校是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均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马克思主义、护理学、公共管理学、药学均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囊括了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7 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8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2个。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排名A+,中药学排名B+。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三个一级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
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学、中药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西医结合基础、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针灸推拿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民族医药、中药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伤寒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脑病学(东直门医院)、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化学、中药分析学、临床中药学、中医诊断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理学、针灸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东方医院)、中医肝胆病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全科医学、中医肺病学、中医内分泌病学、中医老年病学、中医急诊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血液病学、内经学、金匮要略、古汉语与医古文、中医脑病学(东方医院)、中医痹病学、中医肛肠病学、中医乳腺病学、中医周围血管病学、中医男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护理学、推拿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药理)、中西医结合临床(东直门医院)、中医药信息学、中医文化学、中医神志病学、中医循证医学、中医体质学、中医药英语、中医国际传播学、中医药管理学、医药卫生法学、航天中医药学、航海中医药学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中医护理学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外科学、中医药管理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人文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护理学
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中医生命科学、系统中药学
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含文献、文化研究);中医方药基础研究;中医优势病种防治研究;中医对重大疑难疾病的防治方法与疗效评价的研究;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新体系的研究;中医治疗方法与技术的标准化的研究。
中药学:中药理论与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质量研究;中药(复方)药效评价与安全性研究;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中药鉴定与中药种质资源研究。
中西医结合:方证关联的现代病机学基础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络病”的血管外基质成分变化与细胞损害及脏器纤维化过程研究;脉象与病机演化相互关系的研究;中医“内毒”致病与心、脑、肾等脏器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脾胃功能影响神志疾病的病机转化特性研究;中药补益作用和机理研究;循证医学与中医药。
可授予的学位
学校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学位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囊括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囊括4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拥有5个专业学位类别,囊括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师资力量
学校(含直属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工6283人,专任教师1687人。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医大师8人,并拥有一支以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优秀中青年教师组成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学生人数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804人,其中研究生6366人(博士生1772人、硕士生4594人),本科生8958人,留学生480人。另有网络教育学生1577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