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院校简介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24-06-15 16:58

学校领导

许民强 许民强 党委书记
性 别:男 民 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9年07月 籍 贯:福建 泉州
主持党委全面工作,负责离退休工作。分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保密办公室挂靠),党委组织部,党委政策研究室,离退休工作处。联系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
单红军 单红军 校长、党委副书记
性 别:男 民 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8年11月 籍 贯:山东 曹县
主持行政全面工作,负责校友工作。分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保密办公室挂靠),校友事务与合作处,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系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罗钟山 罗钟山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性 别:男 民 族:满族
出生日期:1972年04月 籍 贯:辽宁 丹东
主持纪委工作,负责机关党委、审计、宣传、统战、思想政治、工会、图书与档案等工作。分管机关党委,纪委办公室(审计处),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工会,体育工作部,图书与档案馆。联系外国语学院、理学院。
赵友涛 赵友涛 党委常委、副校长
性 别:男 民 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5年11月 籍 贯:山东 莒县
负责人事、人才队伍建设、科研、研究生培养、继续教育等工作。分管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党委人才工作办公室,科技处,研究生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交通运输高级研修学院),航海训练与工程实践中心。联系航海学院、船舶电气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王小勇 王小勇 党委常委、副校长
性 别:男 民 族:汉族
出生日期:1974年10月 籍 贯:湖北 仙桃
2023年7月,赴新疆挂职,挂职期间不承担学校工作。
赵宝刚 赵宝刚 党委常委、副校长
性 别:男 民 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7年12月 籍 贯:辽宁 兴城
负责学生、资产及实验室管理、基建、安全保卫、后勤服务等工作。分管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武装部、学生工作处),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后勤保障处,保卫处,团委,附属学校,后勤服务(集团)公司。联系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法学院。
曾庆成 曾庆成 党委常委、副校长
性 别:男 民 族:汉族
出生日期:1978年5月 籍 贯:山东 沂南
负责本科教学、“双一流”建设、学科建设、事业发展规划、质量管理、国际交流合作、财务、信息化建设、学术期刊、产业等工作。分管教务处,发展规划与质量管理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财务处,国际联合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院(航运发展研究院),留学生教育中心,网络信息与综合服务中心,学术期刊中心,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联系轮机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校简介

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是交通运输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交通运输部、教育部、辽宁省人民政府、大连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源于1909年设立的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1911年唐文治以船政科为基础创办邮传部上海高等商船学堂,1912年更名为吴淞商船学校,1915年停办,1929年复校后更名为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37年再度停办,1939年于重庆复校并更名为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1943年并入位于重庆的国立交通大学,1946年于上海复校并更名为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0年与交通大学航业管理系合并成立上海航务学院。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上海航务学院与发端于1927年东北商船学校的东北航海学院合并组建大连海运学院,同年,发端于1920年集美学校水产科的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并入。1960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63年,国务院批准学校航海类专业实施半军事管理。198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国际海事组织(IMO)在学校设立了亚太地区国际海事培训中心。1985年,世界海事大学在学校设立分校。1994年,学校更名为大连海事大学。1997年,学校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1998年,学校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家港务监督局(现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和挪威船级社(DNV)认证,成为国内率先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引入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的高校。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的发展历史代表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发展历程。学校在民族饱受外辱、国运衰败之际萌发创办,并肩负着“挽救航权,振兴国运”的历史使命,虽几经周折、历经磨难,但始终薪火相传,不断发展,培养了大批航运事业的栋梁之才,为振兴和发展国家航运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素有“航海家的摇篮”之称。

学校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国内外所享有的声誉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1993年,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了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词“坚定、严谨、勤奋、开拓,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2009年,学校成功举办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暨大连海事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活动,李长春、张德江、刘延东、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学校致信或题词祝贺,刘延东、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视察了学校。

学校位于中国北方海滨名城大连市西南部。学校占地面积144.2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7.24万平方米。学校拥有设施和功能齐全的航海类专业教学实验楼群、航海训练与工程实践中心、水上求生训练馆、教学港池、图书馆、游泳馆、天象馆等;拥有航海模拟实验室、轮机模拟实验室等100余个教学科研实验室,拥有2艘远洋教学实习船。

学校目前设有航海学院、轮机工程学院、船舶电气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理学院、国际联合学院、体育工作部、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交通运输高级研修学院)、航海训练与工程实践中心、人文社科研究院(航运发展研究院)、留学生教育中心等21个教学科研机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共计2万余人,同时招收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并校70年多来,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综合素养、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国家培养了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十余万名,其中大多数已成为我国航运事业的骨干力量。

学校拥有54个本科专业,19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际互认)专业,2个英国轮机工程师及海事科技学会认证(国际区域认证)专业,2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本科),1个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项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1个国家级涉外法治人才协调培养创新基地,6个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40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含国家级),23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9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2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5种辽宁省优秀教材,1个省级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团队,1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9位省级教学名师,1位“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8个省级虚拟教研室,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

截至目前,学校拥有9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2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7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交叉学科。学科布局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7大学科门类。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建有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4个辽宁省一流学科。学校以学科内涵发展为主线,坚持“一流牵引、强化特色、夯实基础、交叉突破”,聚焦海洋运输工程学科领域,围绕海洋运输安全与保障技术、高效海运物流系统与运营管理技术、船舶污染防控与节能技术、智能船舶开发及运用技术、海底工程技术与装备及国际海事规则与海法创新等六大主攻方向,强化工程类、信息类、人文社科类学科群建设。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总论、环境/生态、材料科学、化学等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持续优化“国家—省部—校级”三级科研平台体系布局,现已形成装备精良、开放共享的高水平科研基地集群。截至目前,学校拥有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60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和基地,35个市级重点科研平台和基地。按照“搭平台,建团队,育人才,出成果”的工作思路,学校不断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努力提升科研服务水平,大力提升学校科技创新实力,全力为我校“双一流”建设和研究型世界一流海事大学建设引擎注入强劲动力,在促进交通科技进步、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拥有一支整体素质好、层次结构较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58名,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85名,专职博士生导师287名,聘任二级教授47名,三级教授91名,并涌现了大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在海上交通工程、航海信息工程、船舶智能化、船舶动力系统及节能技术、船机修造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海洋环境保护、海事法规体系等领域,集中了一批专业理论深厚、科研能力较强的知名专家、教授和学术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骨干。学校还通过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客座教授等形式聘任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119人,定期邀请名师大家来校开展实质性工作与交流,使在校师生能够近距离接触各学科前沿理论,进一步拓展了视野,活跃了学术气氛。

学校十分注重对外交往和校际交流。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瑞典、埃及、越南、斯里兰卡等46个国家和地区的167所国际著名院校、单位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在合作办学、师生交流、合作科研等方面一直保持着实质性联系,合作的领域正在不断拓宽。2005年3月,学校与世界海事大学合作举办的“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班”首次招生,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国际合作办学层次。学校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国际航海工程学院建立了我校海外校区,并于2007年在斯里兰卡开始招生,实现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首次输出。学校还与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保持了长期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劳工组织(ILO)、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IAMU)、全球海事培训协会(GlobalMET)、国际航海教师联合会 (IMLA)、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国际航运协会(ISF)、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波罗的海航运公会(BIMCO)、英国劳氏船级社(Lloyd’s Register)以及日本邮船(NYK)等世界著名的航运公司。学校还积极开展教育创新,不断拓宽办学渠道,引进教育资源。

栉风沐雨百十载,桃李芬芳续华章。大连海事大学在交通运输部和相关部委、地方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将始终牢记使命与责任,立足海事、服务交通、面向海洋,践行“学汇百川,德济四海”的校训,传承“坚定、严谨、勤奋、开拓”的海大精神,发扬“同舟共济、艰苦卓绝、科学航海、爱国为根”的海大传统,致力于引领海事教育,推动交通发展,以“造就业界精英、社会栋梁,服务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建设”为使命,向着研究型世界一流海事大学建设目标努力奋斗!

周边环境

大海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并赋予其海一样的胸襟与情怀。

大连,中国北方最具魅力的城市。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与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相连。总面积1.2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东北重要的港口、贸易、工业、旅游城市,享有“北方明珠”之美称。

有人说:这是一座集大气与浪漫于一身的海滨城市;这是一个用服装表达心情,用足球塑造性格,用浪漫装点生活,用巨轮承载雄心的城市,她的每一次亮相总是携手时尚,她的每一次出场总是彰显力量!

这是一座色彩斑斓的城市:以蓝色为主调,挥洒成蓝蓝的海洋,蓝蓝的天空;以绿色作渲染,勾勒出满城的茵绿,满城的生机;以五色来点缀,描摹出日新月异,流光溢彩!

选择海大,相约大连!


通讯地址

辽宁省大连市凌海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