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普通教育)类)
专业介绍:

能源与动力工程


培养目标:该专业是一个宽口径大类专业,专业地位与综合实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享有较高声誉。专业所对应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被认定为首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历次国家学科评估皆名列前茅。培养具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宽厚基础理论,系统掌握能源高效转换与洁净利用、动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与运行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社会责任意识、自主学习意识和自我创新意识强烈、国际视野开阔、引领行业、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特色:本专业为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专业,秉承现代工程教育理念,采用宽口径分模块培养模式,坚持教学科研相长,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学生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毕业去向:超过50%的毕业生保送或考取研究生,约10%出国深造,其余毕业生就业领域宽广,就业层次高,可到能源动力、动力机械、航空航海、石油化工、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的研究院所、设计院、高等院校与大型企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和管理工作。毕业生以过硬的综合素质享誉国内外,在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骨干和领军人物的作用。培养出了蔡睿贤院士、林宗虎院士、谢友柏院士、陶文铨院士等杰出科学家和一大批知名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

 

能源与动力工程(热流国际班)

 

 

培养目标:依托于热流科学与工程系以及以此为基础成立的“热科学与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科研平台,2016年秋季西安交通大学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等合作组建了热流科学本科生国际联培实验班,每年可选派20名左右实验班学生赴明尼苏达等国际知名大学和企业进行学习交流,旨在培养具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宽厚基础理论知识和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系统掌握能源动力领域,尤其是热与流体领域的原理、应用和研发等方面的国际前沿知识,能从事能源、动力、环保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运行控制、教学、管理等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强竞争力的高素质领军型卓越人才。

 

 

师资条件:拥有教授20名、副教授12名,讲师5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国家教学名师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名,“青年千人计划”学者教授3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1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3名。拥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研究团队1个,教育部-国家外专局创新引智基地1个,以及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热科学与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陕西省能源与环境中的热质传递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科学研究基地。

 

 

培养特色:该专业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热流国际联培生课程体系,避免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过窄的做法,重视学科专业基础课,拓宽通识课程,增设能力课程,开设国际课程,合理制定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内容,将热流科学知识与经济、节能、环保等相近领域进行融合,强调学科的国际性、综合性、专业性和完整性,从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的综合角度诠释内涵,进行国际前沿、研究方法、综合分析、实验测试、技术开发和过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等综合能力。融入国际化课程内容及英文授课环节,在培养计划中增设Advanced Engineering Problems、System Dynamics and Control、Thermal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等国际课程和能力课程,课程由热流研究方向的国际大师和知名教授亲自授课,双方在学分认定、培养内容及学费资助等方面已达成了共识。实践课程设置实现渐进式三级体系,第一层级为热流基础知识的认知型训练,第二层级为热流问题综合分析的提高型训练,第三层级为热流复杂耦合问题、工程实际应用问题的创新型应用训练,充分体现从热流基本知识到综合技能再到创新技能的培养过程。

 

 

毕业去向:该专业为全日制本科,学制为4年,学生修完规定课程及学分,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毕业生有较多继续深造的机会,可以到国内外的著名高校继续从事研究生学习,也可以到能源、动力、机械、环境等相关领域的研究院、设计院、高等院校及大型企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