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环境学院创建于1958年,经过几代师大地理人薪火相传、励精图治,学院已发展成为江西省地理学人才培养的领军阵地和江西省地理科学研究的创新中心。 学院现有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等3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地理)专业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点1个,与生命学院共建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与生命学院和体育学院共建化学生物学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鄱阳湖研究和空间信息科学”院士工作站1个。其中,地理科学本科专业是江西省高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是江西省高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本科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地理学”一级学科是江西省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0余人,专任教师52余人,在校本科生700余人,研究生200余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2人,副教授18人,博士43人,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千人计划”人选1人、“青年千人”人选1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2012年,学院在全校率先成功引进“千人计划”长期项目学者美国罗德岛大学王野乔教授。近八年引进的20余位教师均为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和中国科学院毕业的博士(后)。 学院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依托学院建立的“鄱阳湖湿地和流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通过教育部验收,是学校第一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3年以来,“2011省级协同创新平台”——“江西省重大生态安全监控协同创新中心”、流域生态与地理环境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空间信息与鄱阳湖研究江西省院士工作站”、“江西省科协海智基地”等一批省部级科研平台先后获批建立。近5年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7项,研究经费总额1500余万元;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文化遗产景观地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国拨专项经费730万,是学校迄今主持的国拨专项经费额度最大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和学校作为总项目主持单位的第一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承担其它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横向课题100余项,研究经费总额5000余万元。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一批高水平论文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其中收录于SCI、EI论文100余篇。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扎实推进“立德树人工程”。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院建立了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室、GIS卓越工程师实验室、天文观测实验室、地质标本陈列室、气象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实验室、无人机野外监测工程中心和智慧旅游示范基地,装备有ArcGIS、MapGIS及ERDAS等国内外主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和包括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和VR/AR体验设备在内的一批先进的环境分析和监测仪器设备,实验室仪器设备原值总计超过1600多万元;在鄱阳湖南矶山自然保护区、中科院千烟洲试验站、鄱阳湖国家湿地保护区、庐山等地建有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学科研实验基地;院图书资料室藏书近2万册,中外文期刊近百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积极将人才培养延伸至第二课堂。1996年成立的
“蓝天环保社团”
紧扣绿色环保主线,在校内外开展各种形式的环保调研和科普宣传活动,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学生社团”、“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江西省大学生示范性社团”等荣誉称号;在“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湿地使者行动”中屡获全国一、二等奖;荣获德国全球自然基金会(GNF)颁发的“世界生命湖泊最佳保护实践奖”,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环保社团;
2012年,社团申报的“打造低碳花园岛,播撒绿色新希望”获批为团中央、全国学联、丰田汽车有限公司联合资助的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项目,资助金额10万元;2014年依托社团申报的“鄱阳湖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监测创新研究团队”获批为团中央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016年,依托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理科实践教育基地、
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蓝天环保社团等平台,通过校地、校企、校所协同共建,学院组建了“环鄱阳湖生态文明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并成功获评为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我校成为全国地方师范大学唯一、全省首家获此殊荣的高校。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2013年,学院与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柯柏斯克里斯提校区(Texas
A&M University Corpus
Christi)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学院合作实施“3+2本/硕”联合培养计划。2017年,增设了“4+2本/硕”联合培养计划。该计划在学院三年级或四年级本科生中选拔一批优秀学生前往美国完成为期2年的硕士学位课程,顺利完成学业者获江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证、学位证及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科普斯分校硕士学位。此外,学院与美国中密西根大学共同成立了“中美湖泊-流域-湿地联合研究中心”、每年选派2-3名本科学生赴美参加为期10周的暑期研究体验计划,该计划由美国中密执安大学资助。 多年来,学院先后为省内外各级学校、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培养和输送各类人才4000余人,造就了一批活跃在地理教育和地理研究领域中的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造就了一批活跃在政府部门、地理信息技术企业的业务骨干。近5年来,学院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 ※
地理信息科学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地理信息科学及相关的测绘、遥感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维护能力,能够从事与地理信息有关的工程技术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地理科学导论、测量地图学、地貌学、气象和气候学、水文地理学、GIS原理与方法、地信类程序设计、普通与专题地图编制、土壤植物地理学、遥感导论、GIS软件与应用、地信类数据结构、遥感地学应用、空间分析、空间数据库、GIS设计与开发、网络GIS、区域分析和规划、计量地理学、三维GIS。 就业去向:GIS技术公司以及测绘、遥感、国土、国防、资源、环境、交通、水利、电力、地质、农林、城市规划与管理等领域的行政、企事业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