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普通教育)类) |
专业介绍: |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1)专业发展沿革 本专业最早可追溯于1987年成立的热工流体实验室,现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和能源动力专业学位授予权,是学校在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上榜学科之一。建设有省级基础课程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3个。 (2)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立足辽宁,面向全国,服务石油石化与能源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重“高效节能、先进能源、排放控制”三个工程技术领域融合,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能在能源开发与利用、能源服务、能源应用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五年后可以达到的职业能力与成就如下: ①针对从事能源与动力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具备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及专业相关学科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的能力,胜任公共设备工程师、热工设备设计工程师及电厂集控运行维护工程师等工作。 ②能够跟踪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前沿技术和质量标准,具备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胜任石油化工领域中的工艺设计、设备匹配安装、系统控制以及运行维护等工作。 ③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有效的沟通与表达能力,能够开展跨学科跨文化学习,在石油化工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团队中作为成员或技术人员发挥作用。 ④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能够通过企业历练、继续教育或研究机构等多种学习渠道提升专业素质和更新专业知识,拥有终身学习的习惯。 ⑤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具有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综合考虑过程安全、法律法规、环境、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在石油化工和能源动力工程实践中能够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3)专业特色 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别强调对能源与动力系统、工艺及设备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技能培养。 (4)课程设置 工程力学、电工技术、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燃烧学、热工过程控制、锅炉原理与设备、天然气液化技术、热交换原理与设备、汽轮机原理与运行、能源工程与管理。 (5)专业支撑条件 ①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硕士生导师6人,博士(含在读)2人,博士生占比80%以上,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现有工程背景教师100%,同时本学科聘请了知名行业专家学者为兼职教师。 ②一级学科与研究生招生:一级学科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主要招收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和低温与制冷工程专业的学术型硕士和动力工程和清洁能源技术专业的专业型硕士。 ③实验条件:石油天然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是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工程与油气储运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平台,于2016年1月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④实习条件: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东北石油管道公司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辽宁分公司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6)就业与升学 ①在四大石化公司就业情况:有大量毕业生在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辽宁沈阳石油分公司、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油储(辽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四大石化公司的企事业单位就业。 ②在其他国企就业情况:大量毕业生就业在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中航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北京市勘探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燃气、南瑞集团等单位。 ③在省内石化企业就业情况: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辽宁华信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油储(辽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 ④升学情况:升学院校除本校外,还包括中国科学院、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大学、天津商业大学以及留学美国、加拿大、澳洲、德国、日本、马来西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