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普通教育)类)
专业介绍:

专业概况

历史及现状: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源于1978年设立的机械系流体机械教研室,1996年成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并开始招生,2013年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正式更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并沿用至今。2011年获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020年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学士学位授权点,2022年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近年来,先后主持和参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133项,获得课题研究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100余篇被SCIEI等重要数据库收录。获各类省部级科研教学奖项20余项。目前已培养本科、硕士生1900余人,学生获得包括全国挑战杯、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在内的国家级/省级等50余项奖励。就业率连续多年达98%以上,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学术领军人才、行业技术中坚、大型国企负责人。

培养定位及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具备能量传递和转换系统设计、分析、运行和控制的专业技术能力及其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人文、科学、工程素养和创新创业精神,具有动力行业国际视野,能够应用动力工程领域先进技术,并具有跨领域沟通交流能力,能够在现代化电厂、流体机械、制冷、新能源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及科研院所从事产品设计研发、制造、安装、运行管理、科研教学、营销工作。学生毕业五年左右,能胜任动力工程领域工程师岗位,成为单位的技术或管理骨干。

1)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履行动力工程师责任;

2)能够有效利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工程科学基础、工程专业技术及管理等知识,解决流体、动力系统在实现能量高效传递和转化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3)具备动力工程领域工程实践经验,深入理解行业特点、管理体系和质量标准,能够利用相关标准、法律、法规,针对复杂工程问题能够提出解决方案,能够承担应用研究、设计开发工作;

4)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综合的实践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开阔的国际视野,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与良好沟通能力,成为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或技术骨干;

5)能够适应技术和管理的变革、不断变化的环境,胜任技术创新和工程管理工作,并致力于自主创业,同时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专业特色和优势:

1)行业背景优势

立足地矿和能源行业背景,以热流体科学为基础,兼顾装备制造、过程控制和信息技术,形成了以电厂热能利用、工矿能源企业装备制造及热动力系统自动控制为一体的“热、机、电”专业特色及优势。

2)多学科交叉和平台优势

依托学院机械工程一级博士点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矿山液压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大型工矿装备重点实验室、新能源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联合国有大中型电厂及制冷企业实习实践基地,突出提升学生工程素养和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实现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

3)教学理念优势

以社会及行业对能源类人才需求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引入OBE教学理念开展“教与学”模式改革,强化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研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资队伍

本专业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教授3人(博导2人),副教授11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10人。拥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辽宁省能源动力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校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一流课程1门,校级“金课”1门,校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

3年专业教师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2项,开展企业横向课题研究15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发明专利68项。

人才培养效果

近五年,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获批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42项,省级以上创新创业项目24项;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竞赛奖励24项,发表学术论文12篇,授权专利26项;近100名学生到15家企事业单位参加合作教育,解决企业问题35个。2015年“太阳石智能装备创新研究团队”获批共青团中央“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2016年,专业研究生获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2017年,以本专业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社团“机械设计研究会”获批“全国高校最佳学生社团”(全国10个);2018年,以本专业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中国梦社会实践团队”获全国“最具影响好项目”奖;2019年以本专业学生为主体的全国优秀实践团队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交流专项行动的优秀成果奖。2020年由本专业学生担任主要负责人的“孙凯大师工作站”获得“3D动力社团联盟十佳社团”,本专业学生负责人荣获“十佳社长”称号。2021年以本专业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社团“能源动力协会”选拔8名本专业同学参加辽宁省发电机组集控运行创新竞赛共获得七项省级奖项。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家奖14项、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奖5项、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项5项、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国家奖2项,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国家奖3项,1个班级团支部获得校“五四红旗团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