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电子信息类(本科(普通教育)类)
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要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具有强电与弱电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等多学科相融合的特点。本专业是现代科技领域核心学科之一,是工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与电气化实现的关键,也是国防、军队以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应用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学科。

核心课程

电路、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继电保护原理、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市场基础、新能源发电技术、智能电网技术。

未来深造

在能源互联网时代,以电为动力、电子信息处理与电气控制等为特征的信息化社会对电气工程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各种新技术不断融合到电气工程当中,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深造高校有: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等。

就业单位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地电网公司、电力和能源相关科研院所、高新技术公司、发电厂,以及非电力企业的动力部门工作。具有代表性的就业单位有: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上海电气集团、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施耐德电气、特斯拉公司、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等。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介绍

电子信息工程主要学习电子科学技术、信息工程等主干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电子信息及农业工程领域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及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核心课程

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 A、数据结构与算法、电子电路技术训练、电子信息系统综合实践、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数字信号处理 A、FPGA 数字系统设计与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未来深造

学生毕业后可攻读电子与通信工程、电气化与自动化等方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近年来深造比例约为 50%。具有代表性的深造高校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

就业单位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智能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发等相关工作。具有代表性的就业单位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信企业,三星电子、摩托罗拉、飞思卡尔半导体、华为、TCL 等跨国企业和知名 IT 企业,相关政府部门,银行系统,汽车公司等。 

通信工程

专业介绍

主要研究信号处理、通信技术、信息网络等现代信息与通信领域重要前沿方向,包括 5G/6G 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空间通信、物联网等,与通信和信息行业紧密结合,推动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新时代信息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核心课程

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 A、通信原理 A、高频电子电路、信息论基础、现代通信网与交换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综合实验。

未来深造

学生毕业后可攻读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近年来深造比例约在50%-60%。具有代表性的深造高校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华盛顿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

就业单位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通信系统和设备的研发等工作。具有代表性的就业单位有: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能源及通信企业,相关政府部门,航空航天等领域。

 

人工智能

专业介绍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数学、神经科学、生物学、电子信息、哲学等多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扩展人和生物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科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机器人、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等,为工业、农业、生物、物流、交通、安防等产业提供创新驱动和决策支撑。

核心课程

人工智能导论、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据结构、数字电子技术、嵌入式技术与智能终端、智能感知技术、数字信号处理 A、机器人学基础、智能机器人导航与控制综合实践等。

未来深造

2020 年首次开展招生,2020 级学生深造比例约为 55%。深造方向为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模式识别、智能科学与技术等。具有代表性的深造高校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

就业单位

2020 年首次开展招生,暂无毕业生。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航空航天、金融等领域从事人工智能、机器人、软硬件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

 

院友代表

李永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西北分部主任、党委书记,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黄磊,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北京市奥运会供电保障先进个人。

吕项羽,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吉林省第六批拔尖创新人才。

刘志春,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

杨策,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农业机器人学实验室主任。

万伟伟,日本大阪大学副教授,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青年学者。

尤洋,入选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青年教授”,亚洲福布斯精英榜。

孟海波,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第六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