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2021年热点问题解答
问:对考入你校的优秀学生有何鼓励性政策?
答:我校对于优秀学生有奖学金的颁发。国家级、学校和企业奖助学金总额约3000万元/年。具体请参照下表:
奖项 | 金额(元/人) | 条件或备注 |
国家奖学金 | 8000 | 国家出资设立,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学生。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5000 | 国家出资设立,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困生。 |
国家助学金 | 2200-4400 | 国家出资设立,用于资助家困生。 |
长沙理工大学 | 10000 | 学校出资设立,用于奖励在校应征入伍的学生。 |
长沙理工大学 | 600-2200 | 学校出资设立,每年评选一次,奖励面达33%。 |
长沙理工大学 | 100-2500 | 学校出资设立,每年评选一次,奖励在学科竞赛、文艺活动、体育竞赛、社会实践、精神文明以及管理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 |
问:今年你校制定的学费及住宿费标准是多少?
答:学校按照湖南省物价局核定标准实行学分制收费,学费按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计收。一般本科专业每年学费约5000元左右(工科类5900元,文史哲理类4500元,经法教管类5000元),热门专业学费上浮不超过30%,新闻学专业每年学费6000元,艺术类专业每年学费8000元。学生住宿费依所住宿舍条件不同而有差异,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元。由于招生计划先于年度专业收费政策发布,学校招生简章公布的收费为上一年度的标准,新生入学时按湖南省教育厅、财政厅和物价局核定的标准执行。
问:如果考生的专业志愿没有满足,入学后是否允许转换专业?
答:我校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尊重和鼓励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为每名考生提供了特色班(会计学ACCA、国际会计与金融中法班)、卓越工程师班、教学改革试点班多种转专业的机会,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具体的转专业方式。此外,我校还设立了辅修专业与双学位制度,为学生提供辅修自己心仪专业或修读不同学科门类的双学士学位专业的机会。转专业实行了专业转出“零门槛”的政策(文不转理,历史类不转物理类,符合选考科目条件)。
问:你校学生是否有赴国外高校学习的机会?
答:我校与美国田纳西大学查塔努加分校联合举办了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法国雷恩高等商业学校(又称雷恩商学院)签署了“国际会计与金融班”(简称“中法班”)合作办学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与金融人才。(详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简介)。同时我校与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法国、韩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十几所高等学校开展了“2+2双授学位模式”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即国内2年,国外2年)或“3+1模式”联合培养项目,每年选拔一批优秀学生到国外高校学习,成绩合格者可获得长沙理工大学本科文凭、学位及国外友好院校本科学位,并可攻读硕士研究生。此外我校还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的关系,开展了校际交换生项目,学生可在就读期间申请前往国外友好院校对应专业进行为期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学习和交流。
问:学生学科竞赛怎么样?
答:学校注重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确立“两好”(思想品德好、专业知识好)、“两强”(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视野开阔、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行业精英和高素质专门人才,近五年学校学生获得国家级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成果奖600余项,省级学科竞赛和科技成果奖1800余项,学生在全国各大类学科竞赛中获得佳绩,连续6届获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2014-2020年,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长沙理工大学排名位列第58位。
问:学校创新创业怎么样?
答:学校被评为教育部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湖南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015-2020年,在全国“互联网+”创业大赛上,学生创业项目共获得金奖2项,银奖5项,铜奖10项。
问:就业一直是学生和家长特别关心的问题,学校的就业情况怎么样?
答:学校保持了与交通、电力、水利等行业的密切联系,是“全国公路交通类专业就业工作协作组成员”、“全国电力人才网络联盟校园招聘基地”。中国交建、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电建、国家电网、中国南方电网、中国广核集团、中国核电集团及各大发电集团(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国家电投)等一大批相关行业用人单位每年定点到校招聘人才。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居湖南省重点院校前列。“南路桥,北财会”是全国交通行业对学校毕业生的充分肯定。财经类专业毕业生遍布全国交通、电力行业,有行业内财经人才的“黄埔军校”之美誉。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60多年来“靠得住、下得去、留得下、上得来”成为社会赋予毕业生的显著标签。在港珠澳大桥和南海岛礁两大工程建设中,建设者和管理者有三分之一均毕业于我校。央视纪录片《伶仃洋上的两千个日夜》中,10位接受采访的建设骨干,其中有6位是我校校友,在校学生中也涌现出了中国好人邹勇松等一大批典型的代表。
学校作为全国唯一省属本科院校,位列2018届毕业生宣讲会高校前20位中的第5位,世界500强企业宣讲高校排名第6位,中国500强企业宣讲高校排名第6位,中国民营500强企业宣讲高校排名第5位,均位居同类高校第一位,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社会认可度,毕业生深受企业青睐。每年有4000余家单位来校招聘,岗位供需比1:10,学生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