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1586万基础教育教师——八部门联手,培养高素质“引路人”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作者:本报记者 陈鹏
日前,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八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以下简称《强师计划》)。
《强师计划》提出,到2025年,建成一批国家师范教育基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经验,培养一批硕士层次中小学教师和教育领军人才。到2035年,构建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
《强师计划》有哪些重点?该如何实现?14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解读。
教育者先受教育,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
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基础教育教师1586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6%,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基础的基础、先导的先导。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表示:“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意义重大。”
为了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强师计划》提出,教育者先受教育。要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在资格认定、教师招聘、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年度考核、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等工作中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
“教育现代化对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都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基本满足需要,但是高学历层次、教育家型教师相对缺乏。”任友群坦言。
对此,《强师计划》明确提出,实施高素质教师人才培育计划。
职前培养方面,深化本硕整体设计、分段考核的培养模式改革,推进高素质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培养试点。推进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攻读教育硕士工作。
在职发展方面,实施教师精准培训改革,完善自主选学机制,搭建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的“立交桥”。加强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让教师有身边的、高水平的专业发展支持力量。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