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高考平行志愿及决策策略
2010年04月09日
来源: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作者:张恒亮 教育部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生涯规划研究专家,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员,四川省人才研究会个人发展研究部执行主任。
一、 平行志愿概念
平行志愿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它在投档前先对考生进行大排名,然后按照考生排名从前到后依次投档。在轮到某个名次的考生投档时,遵循志愿顺序,先看他的A志愿,如果通过前面名次的投档,A志愿计划还没满,则该生直接投到A志愿学校,后面的B、C、D、E志愿自动失效,如果A志愿已满,则看B志愿学校,如果计划没满,则投B志愿,如果计划已满,又看C志愿,依次类推。在这里A、B、C、D、E学校均为第一志愿。每个院校志愿下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
征求平行志愿:在每批次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招办将向社会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由市、县(市、区)招办在规定的时间、地点,组织未被录取的考生填报“征求平行志愿”,在“征求平行志愿”中,考生还可填报3个或多个院校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其他院校志愿。省招办将按平行志愿投档原则再次投档。征求平行志愿的填报时间是在录取过程中每批次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
平行志愿规则下,考生可以将多所院校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实际上呢,就是给了考生若干个试错的机会,能报几所学校就有几个试错的机会。比如四川省能报5所学校,那么学生在填志愿时就有5个试错的机会。也就是说,我这个高考成绩,上北大行不行,不行,再看上人大行不行,行,就投人大了,不行再看后面的南开、浙江、武汉等大学。就是这样给了考生多个选择或者试错的机会。
二 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的区别
传统的顺序志愿:先看志愿,再看分数,每批次设置4个院校志愿和1个服从志愿。投档时,第一步:省招办根据考生志愿按学校分类排序,比如在本科第一批院校录取时,同时将所有第一志愿填报浙江大学的考生排序,将所有填报浙江工业大学的考生排序……。第二步:再从已分类的学生中从高分往低分顺序向该校投档。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再将未录取考生按其所填的第二志愿院校分别排序,然后从高分往低分投档……以此类推。由于每批次考生只能选择一个第一志愿,如果第一志愿报考的学校没有被录取,所填第二、第三或其他志愿院校已录满,那么该考生就只能降低到下一个批次中录取,个别考生甚至因此落榜。
平行志愿:先看分数,后看志愿。实行平行志愿后,每批考生可同时选择A、B、C、D4个或A、B、C、D、E 5个学校,录取投档时,“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第一步:将所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顺序排序,比如最高分是700分,则先投700分的考生,再投699分的考生,再投698分的考生……以此类推。第二步:每个考生投档时,电脑按志愿中先A学校,再B学校,再C学校的顺序检索,如考分够A学校,就投档到A学校,如不够,则看B学校,以此类推……这样就相当于考生一次选择了3个或5个第一志愿,扩大了考生选择范围。对未被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的考生,还可以再参加征求平行志愿的填报,使考生拥有了更多的录取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
简单地讲,原来的顺序志愿是按照学校志愿对学生进行小排名,主要是看学生在学校中的排名能否进入学校、专业的招生计划,而平行志愿是所有学生的大排名,即先对学生从高分到低分排队,然后从第一名开始逐一投档,即先看第一名A志愿报什么学校,这时就直接把第一名投到他所填的A志愿学校,后面填的其他志愿学校自动失效。完后再看第二名A志愿报什么学校,也是先投到他所报的A志愿学校,一直到某一名,由于学校的招生计划有限,前面名次的学生已经将A志愿学校的计划用完,这时就会看该生的B志愿学校了。同样如果B志愿学校计划用完,就会看他的C志愿学校。
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的区别与生活中到银行排队办事是一样的,原来到银行办事时,是按窗口排队的,如果在你面前的三个窗口1、2、3都排了3个人,这时你就要选择到底你在哪个窗口排队,如果你选择在1窗口排队,但1窗口前面几个人办事时间太长,而比你来得晚的人凑巧排到2窗口,2窗口的人办得快,这时比你来得晚的人先办理了业务。而你却还在等待。所以大家经常会感叹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就没有保证真正的先来后到。这种情形就像顺序志愿一样,分数高的人因为选择学校失误,结果造成高分低就或落榜,而分数低的人因为学校选择得凑巧,结果以较低的分数进入了好学校。这也就没有真正做到分数高的先录取,也就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那么现在到银行排队时,我们会看到计算机排队系统,一到银行大厅,我们就会去按排号器,然后比你来得晚的人肯定排号在你后面,这时还是三个窗口,轮到你这个号时,只要有一个窗口空闲了,你就可以办理业务了。比你来得晚的人肯定排在你后面办理。这就保证了真正的先来后到。同样,平行志愿也是这样,先对学生进行大排名,轮到你办理时,看这几个学校哪个有空的名额,若果有空的,就投到有空的哪个学校去。只是这空的计划的学校投档时,也还是看你对他们排的顺序,先投你把它们排在前面的哪个学校。后面的学校就不再投档了。
三、平行志愿投档过程解析
现在,我们参照下表具体解析投档过程。假设共有15名考生(代号1-15)被划到第一批次,第一批次共有三所学校(X、Y、Z)参加录取,志愿表上学生只能填报此三校。并且X、Y、Z三所学校的招生计划都是3人,按调档比例算出要投入4人,那么根据平行志愿的规则,投档开始后,首先看排在第一名的1考生A志愿报的哪所学校,根据左表,1考生A志愿报的是X学校,这时,1考生的档案就被投送到X学校;然后再投第二名2考生,2考生A志愿报的是Z学校,那么2考生的档案被投到Z学校;同样再看第三名的3考生,第四名的4考生……,依此类推。但当投送到第11人时,新情况出现了,前10名考生都是投送到A志愿学校,而第十一名的11考生投档时,发现他所报的A志愿学校Z档案已经投满,这时就要看他的B志愿,他的B志愿学校为Y,这时,从表中发现Y学校尚有一个名额,于是就投送到Y学校;然后再看第十二名的12考生,他的A志愿Y学校、B志愿Z学校的档案都已经投满,这时就要看他的C志愿X学校,招办发现X学校尚有一名名额,于是,就将第十二名的12考生的档案投送到X学校。至此,第一轮投档结束。13-15号考生因为成绩低,只有等征集志愿后的第二轮投档。
各学校在获得档案后,对各考生情况全面考察,进而决定录取与否,如果有学校因为对部分学生退档而再现缺额,那么也只有等第二轮征集志愿再一次投档,第一轮投档结束后,招办将没有招满的学校与没有录取的学生都统计出来,然后向未录取的考生公布还有哪几所学校未招满员,可以补填这些学校志愿,未录取的学生就会在公布的学校中再次选择,补填志愿结束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投档。即将前面的过程再重复一遍。直止各学校完成招生计划。(注意:下表的表头应该是从第一名到第十五名的志愿填报情况)
四、平行志愿仍有梯度
对于高校来说,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方式后,生源素质更加均衡,也解决了以往投档中一部分高校生源爆满而另一部分严重断档的问题。据模拟预测,平行志愿一次录取率可达90%以上。对考生来说,降低了填报志愿的风险,但并不能完全化解现行录取体制下填报高考志愿的所有风险。填报中,风险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院校调档数大于其招生计划数(一般为1:1.05到1:1.1之间)。比如某校招50名学生,调档数为55名,电脑从高分到低分检索时,你是投该校的第55名学生,按调档数你会被投到该校,如果专业没填好,你就有可能被退档。退档后,你只能再填征求平行志愿、降分征求平行志愿或在下一批志愿中投档。平行志愿的“平行”是针对电脑检索投档流程而言(详见5.3.2中的流程分析);对学生填报而言,切忌把“平行”理解成三个志愿都填一样高,否则一旦落入1.05~1.1范围内,有可能其他几个学校都录取不了你。因此仍要注意梯度,参考往年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从高到低进行填报。
2、也不可因为“平行”就把录取分数低的学校填在A志愿,高的填C志愿,那就无法进入更好的院校了。
五、平行志愿下总分相同时该如何投档?
我们知道,每省参加高考的学生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近百万人,这就必然会出现大量学生分数相同的情况,这时,根据平行志愿的原则,按照分数从高到低依次投档,那么如果分数相同,该先投哪个的呢?根据以往实施平行志愿省份的经验,一般来讲,理科和文科着重点不同,在总分相同的情况下,理科考生的分数排序依次根据数学、理综、语文、英语成绩,文科考生则以语文、文综、数学、英语成绩为依据。具体来讲,是指:如果是总分相同的两个理科生,先看谁的数学成绩高,数学成绩高的先投,如果数学成绩还一样,再看理综成绩,如果还一样,再看到语文成绩,依此类推。假如两个读理科的考生考分均为550分,这时,谁的数学成绩好,谁就排在前面先行投档。
六、平行志愿规则下的志愿决策策略
6.1平行志愿下如何用分数定位学校
在实行平行志愿的情况下,那种想依据志愿技巧以低分进入好学校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学生只有用分数为武器进行竞争,从以往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来看,由于高分落榜及低分高就的情况大大减少,因此,录取到同一所学校的学生成绩范围大大缩小。从各高校反馈的信息来看,生源分布发生显著变化,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差距缩小,可能只差十多分或二三十分,一些热门专业的高分考生密集且分差甚微。南航2008年在江苏招1265人,但一分之差就有几十人或上百人,那么这些学生的成绩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其实就是该校的录取平均分。所以,平行志愿规则下,我们在定位学校时,一定要运用该校的往年的平均分差来衡量判断。再不能用最低录取分数的分差来判断。这些数据一般在各省级招办出版的公开资料中获得。
实行平行志愿,必然会对各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平行志愿让高分低就甚至落榜的概率大为降低,同时低分高就的概率也必然相应降低。这就使得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出现了高低分化,由于热门学校、名牌学校等考生心目中的好学校高分学生都愿意报,而低分学生进入这些学校的可能性降低,因此,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必然大幅度提高;而各批次中原来用以保底的学校则因为学生的弃选而导致录取线下降。其他一些中游学校则变化不大。从近年先行试点的省份来看,各学校的生源发生了的明显的变化,学生心目中的好学校,录取到很多优秀的学生,而学生不看好的学校则很难录取到优秀的学生。这一现实就在提醒我们,在预测学校录取分数线时,要深入分析该校在人们心目中的水平,如果很好,那么录取线要比原来提高,录取分差一般要达到平均分差的水平,而人们心目中的中游水平学校,其录取分变化不大,可以参考往年的录取分差。而人们心目中的保底学校,录取线一般还是处于该批次最低水平,即省批线。
6.2 平行志愿下的志愿决策策略
平行志愿一般是指第一志愿实行四个或以上学校志愿的填报方式。它的规则是学生以它的成绩先在平行志愿的第一个学校进行排名,如果他的排名进了学校招生计划的投档比例之内,则可以投档到此学校安排专业录取。如果成绩的排名没有达到第一个学校投档比例以内的名次,则再以相同的规则看能否向第二个学校投档,以此类推,再看后面的学校能否投档。如果被排在前面的学校录取,后面自动作废。所以,在设计志愿时,排在前面的学校一定要是学生最愿意去的学校,否则被前面高校录取,则再无进入后面高校的机会。一般来讲,同学们心目中好学校的录取分数都比较高。所以,在设计平行志愿的顺序时,一般实行按往年录取分差高低大小排名,录取分差大的排在前面,录取分差小的排在后面。这也叫平行志愿的梯度。前面的分差大一些,后面的分差小一些。
由于实行平行志愿,为降低考生被退档的风险,各批次院校几乎都宣布进档就不退档。因此,各校的投档线就是该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今年各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与2007年相比都有很大幅度的上涨,是考生始料未及的。而且平行志愿的录取方式完全是保护了各批次的高分考生,除非其不愿接受专业调剂,高分“落榜”的考生基本没有。这样,对于各批次的“踩线”考生来说,“踏空”的就非常多。如上海考生小魏的考分刚好“踩”在理科467分的控制线上,A志愿是上海大学,按照往年铁定能被录取,但今年落到了第二批次院校。负责招生工作的一位业内人士提醒,由于平行志愿完全是“分数至上”,对考生来说,填报志愿的博弈减少了,按考分的高低来排序录取。但对各批次控制线附近的考生来说,则因为各校最低分数线的上扬,造成投档投不出去,录取几率减少。为此,对新高三生来说,如果成绩徘徊在各批次的控制线附近,就要认真并慎重填报下一批次的志愿。
平行志愿虽然给了学生一定的选择权,但仍然很有限,也就是学生只能选择一次到两次左右,这就像投标一样,选择后大家一次比对,如果进了所选学校及专业的招生计划排名之内,则可以被录取,如果没有,则只有等补填志愿,那时学校已经很不令人满意了。
一、 平行志愿概念
平行志愿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它在投档前先对考生进行大排名,然后按照考生排名从前到后依次投档。在轮到某个名次的考生投档时,遵循志愿顺序,先看他的A志愿,如果通过前面名次的投档,A志愿计划还没满,则该生直接投到A志愿学校,后面的B、C、D、E志愿自动失效,如果A志愿已满,则看B志愿学校,如果计划没满,则投B志愿,如果计划已满,又看C志愿,依次类推。在这里A、B、C、D、E学校均为第一志愿。每个院校志愿下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
征求平行志愿:在每批次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招办将向社会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由市、县(市、区)招办在规定的时间、地点,组织未被录取的考生填报“征求平行志愿”,在“征求平行志愿”中,考生还可填报3个或多个院校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其他院校志愿。省招办将按平行志愿投档原则再次投档。征求平行志愿的填报时间是在录取过程中每批次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
平行志愿规则下,考生可以将多所院校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实际上呢,就是给了考生若干个试错的机会,能报几所学校就有几个试错的机会。比如四川省能报5所学校,那么学生在填志愿时就有5个试错的机会。也就是说,我这个高考成绩,上北大行不行,不行,再看上人大行不行,行,就投人大了,不行再看后面的南开、浙江、武汉等大学。就是这样给了考生多个选择或者试错的机会。
二 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的区别
传统的顺序志愿:先看志愿,再看分数,每批次设置4个院校志愿和1个服从志愿。投档时,第一步:省招办根据考生志愿按学校分类排序,比如在本科第一批院校录取时,同时将所有第一志愿填报浙江大学的考生排序,将所有填报浙江工业大学的考生排序……。第二步:再从已分类的学生中从高分往低分顺序向该校投档。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再将未录取考生按其所填的第二志愿院校分别排序,然后从高分往低分投档……以此类推。由于每批次考生只能选择一个第一志愿,如果第一志愿报考的学校没有被录取,所填第二、第三或其他志愿院校已录满,那么该考生就只能降低到下一个批次中录取,个别考生甚至因此落榜。
平行志愿:先看分数,后看志愿。实行平行志愿后,每批考生可同时选择A、B、C、D4个或A、B、C、D、E 5个学校,录取投档时,“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第一步:将所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顺序排序,比如最高分是700分,则先投700分的考生,再投699分的考生,再投698分的考生……以此类推。第二步:每个考生投档时,电脑按志愿中先A学校,再B学校,再C学校的顺序检索,如考分够A学校,就投档到A学校,如不够,则看B学校,以此类推……这样就相当于考生一次选择了3个或5个第一志愿,扩大了考生选择范围。对未被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的考生,还可以再参加征求平行志愿的填报,使考生拥有了更多的录取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
简单地讲,原来的顺序志愿是按照学校志愿对学生进行小排名,主要是看学生在学校中的排名能否进入学校、专业的招生计划,而平行志愿是所有学生的大排名,即先对学生从高分到低分排队,然后从第一名开始逐一投档,即先看第一名A志愿报什么学校,这时就直接把第一名投到他所填的A志愿学校,后面填的其他志愿学校自动失效。完后再看第二名A志愿报什么学校,也是先投到他所报的A志愿学校,一直到某一名,由于学校的招生计划有限,前面名次的学生已经将A志愿学校的计划用完,这时就会看该生的B志愿学校了。同样如果B志愿学校计划用完,就会看他的C志愿学校。
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的区别与生活中到银行排队办事是一样的,原来到银行办事时,是按窗口排队的,如果在你面前的三个窗口1、2、3都排了3个人,这时你就要选择到底你在哪个窗口排队,如果你选择在1窗口排队,但1窗口前面几个人办事时间太长,而比你来得晚的人凑巧排到2窗口,2窗口的人办得快,这时比你来得晚的人先办理了业务。而你却还在等待。所以大家经常会感叹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就没有保证真正的先来后到。这种情形就像顺序志愿一样,分数高的人因为选择学校失误,结果造成高分低就或落榜,而分数低的人因为学校选择得凑巧,结果以较低的分数进入了好学校。这也就没有真正做到分数高的先录取,也就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那么现在到银行排队时,我们会看到计算机排队系统,一到银行大厅,我们就会去按排号器,然后比你来得晚的人肯定排号在你后面,这时还是三个窗口,轮到你这个号时,只要有一个窗口空闲了,你就可以办理业务了。比你来得晚的人肯定排在你后面办理。这就保证了真正的先来后到。同样,平行志愿也是这样,先对学生进行大排名,轮到你办理时,看这几个学校哪个有空的名额,若果有空的,就投到有空的哪个学校去。只是这空的计划的学校投档时,也还是看你对他们排的顺序,先投你把它们排在前面的哪个学校。后面的学校就不再投档了。
三、平行志愿投档过程解析
现在,我们参照下表具体解析投档过程。假设共有15名考生(代号1-15)被划到第一批次,第一批次共有三所学校(X、Y、Z)参加录取,志愿表上学生只能填报此三校。并且X、Y、Z三所学校的招生计划都是3人,按调档比例算出要投入4人,那么根据平行志愿的规则,投档开始后,首先看排在第一名的1考生A志愿报的哪所学校,根据左表,1考生A志愿报的是X学校,这时,1考生的档案就被投送到X学校;然后再投第二名2考生,2考生A志愿报的是Z学校,那么2考生的档案被投到Z学校;同样再看第三名的3考生,第四名的4考生……,依此类推。但当投送到第11人时,新情况出现了,前10名考生都是投送到A志愿学校,而第十一名的11考生投档时,发现他所报的A志愿学校Z档案已经投满,这时就要看他的B志愿,他的B志愿学校为Y,这时,从表中发现Y学校尚有一个名额,于是就投送到Y学校;然后再看第十二名的12考生,他的A志愿Y学校、B志愿Z学校的档案都已经投满,这时就要看他的C志愿X学校,招办发现X学校尚有一名名额,于是,就将第十二名的12考生的档案投送到X学校。至此,第一轮投档结束。13-15号考生因为成绩低,只有等征集志愿后的第二轮投档。
各学校在获得档案后,对各考生情况全面考察,进而决定录取与否,如果有学校因为对部分学生退档而再现缺额,那么也只有等第二轮征集志愿再一次投档,第一轮投档结束后,招办将没有招满的学校与没有录取的学生都统计出来,然后向未录取的考生公布还有哪几所学校未招满员,可以补填这些学校志愿,未录取的学生就会在公布的学校中再次选择,补填志愿结束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投档。即将前面的过程再重复一遍。直止各学校完成招生计划。(注意:下表的表头应该是从第一名到第十五名的志愿填报情况)
四、平行志愿仍有梯度
对于高校来说,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方式后,生源素质更加均衡,也解决了以往投档中一部分高校生源爆满而另一部分严重断档的问题。据模拟预测,平行志愿一次录取率可达90%以上。对考生来说,降低了填报志愿的风险,但并不能完全化解现行录取体制下填报高考志愿的所有风险。填报中,风险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院校调档数大于其招生计划数(一般为1:1.05到1:1.1之间)。比如某校招50名学生,调档数为55名,电脑从高分到低分检索时,你是投该校的第55名学生,按调档数你会被投到该校,如果专业没填好,你就有可能被退档。退档后,你只能再填征求平行志愿、降分征求平行志愿或在下一批志愿中投档。平行志愿的“平行”是针对电脑检索投档流程而言(详见5.3.2中的流程分析);对学生填报而言,切忌把“平行”理解成三个志愿都填一样高,否则一旦落入1.05~1.1范围内,有可能其他几个学校都录取不了你。因此仍要注意梯度,参考往年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从高到低进行填报。
2、也不可因为“平行”就把录取分数低的学校填在A志愿,高的填C志愿,那就无法进入更好的院校了。
五、平行志愿下总分相同时该如何投档?
我们知道,每省参加高考的学生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近百万人,这就必然会出现大量学生分数相同的情况,这时,根据平行志愿的原则,按照分数从高到低依次投档,那么如果分数相同,该先投哪个的呢?根据以往实施平行志愿省份的经验,一般来讲,理科和文科着重点不同,在总分相同的情况下,理科考生的分数排序依次根据数学、理综、语文、英语成绩,文科考生则以语文、文综、数学、英语成绩为依据。具体来讲,是指:如果是总分相同的两个理科生,先看谁的数学成绩高,数学成绩高的先投,如果数学成绩还一样,再看理综成绩,如果还一样,再看到语文成绩,依此类推。假如两个读理科的考生考分均为550分,这时,谁的数学成绩好,谁就排在前面先行投档。
六、平行志愿规则下的志愿决策策略
6.1平行志愿下如何用分数定位学校
在实行平行志愿的情况下,那种想依据志愿技巧以低分进入好学校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学生只有用分数为武器进行竞争,从以往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来看,由于高分落榜及低分高就的情况大大减少,因此,录取到同一所学校的学生成绩范围大大缩小。从各高校反馈的信息来看,生源分布发生显著变化,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差距缩小,可能只差十多分或二三十分,一些热门专业的高分考生密集且分差甚微。南航2008年在江苏招1265人,但一分之差就有几十人或上百人,那么这些学生的成绩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其实就是该校的录取平均分。所以,平行志愿规则下,我们在定位学校时,一定要运用该校的往年的平均分差来衡量判断。再不能用最低录取分数的分差来判断。这些数据一般在各省级招办出版的公开资料中获得。
实行平行志愿,必然会对各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平行志愿让高分低就甚至落榜的概率大为降低,同时低分高就的概率也必然相应降低。这就使得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出现了高低分化,由于热门学校、名牌学校等考生心目中的好学校高分学生都愿意报,而低分学生进入这些学校的可能性降低,因此,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必然大幅度提高;而各批次中原来用以保底的学校则因为学生的弃选而导致录取线下降。其他一些中游学校则变化不大。从近年先行试点的省份来看,各学校的生源发生了的明显的变化,学生心目中的好学校,录取到很多优秀的学生,而学生不看好的学校则很难录取到优秀的学生。这一现实就在提醒我们,在预测学校录取分数线时,要深入分析该校在人们心目中的水平,如果很好,那么录取线要比原来提高,录取分差一般要达到平均分差的水平,而人们心目中的中游水平学校,其录取分变化不大,可以参考往年的录取分差。而人们心目中的保底学校,录取线一般还是处于该批次最低水平,即省批线。
6.2 平行志愿下的志愿决策策略
平行志愿一般是指第一志愿实行四个或以上学校志愿的填报方式。它的规则是学生以它的成绩先在平行志愿的第一个学校进行排名,如果他的排名进了学校招生计划的投档比例之内,则可以投档到此学校安排专业录取。如果成绩的排名没有达到第一个学校投档比例以内的名次,则再以相同的规则看能否向第二个学校投档,以此类推,再看后面的学校能否投档。如果被排在前面的学校录取,后面自动作废。所以,在设计志愿时,排在前面的学校一定要是学生最愿意去的学校,否则被前面高校录取,则再无进入后面高校的机会。一般来讲,同学们心目中好学校的录取分数都比较高。所以,在设计平行志愿的顺序时,一般实行按往年录取分差高低大小排名,录取分差大的排在前面,录取分差小的排在后面。这也叫平行志愿的梯度。前面的分差大一些,后面的分差小一些。
由于实行平行志愿,为降低考生被退档的风险,各批次院校几乎都宣布进档就不退档。因此,各校的投档线就是该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今年各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与2007年相比都有很大幅度的上涨,是考生始料未及的。而且平行志愿的录取方式完全是保护了各批次的高分考生,除非其不愿接受专业调剂,高分“落榜”的考生基本没有。这样,对于各批次的“踩线”考生来说,“踏空”的就非常多。如上海考生小魏的考分刚好“踩”在理科467分的控制线上,A志愿是上海大学,按照往年铁定能被录取,但今年落到了第二批次院校。负责招生工作的一位业内人士提醒,由于平行志愿完全是“分数至上”,对考生来说,填报志愿的博弈减少了,按考分的高低来排序录取。但对各批次控制线附近的考生来说,则因为各校最低分数线的上扬,造成投档投不出去,录取几率减少。为此,对新高三生来说,如果成绩徘徊在各批次的控制线附近,就要认真并慎重填报下一批次的志愿。
平行志愿虽然给了学生一定的选择权,但仍然很有限,也就是学生只能选择一次到两次左右,这就像投标一样,选择后大家一次比对,如果进了所选学校及专业的招生计划排名之内,则可以被录取,如果没有,则只有等补填志愿,那时学校已经很不令人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