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线上考生落榜情况分析

2010年04月09日 来源:北京考试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宣武区招生考试中心高招办 王 清

  年复一年的高考牵动着千万考生和家长的心。怎样填报一个合理的志愿,避免高考落榜,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考生和家长。年年有一些考生因种种原因而落榜,在这些人中有一部分还是尖子生。以宣武区2008年为例,文、理科各分数段都有落榜生,其中文科最高604分,高出一批线89分,理科最高658分,高出一批线156分。那么,他们为什么会落榜呢? 

  平时成绩好高考发挥失常 

  有的落榜生平时学习一贯良好,甚至是学校的尖子生,从高一到高三学习成绩一直在年级前几名。老师也认为考生学习优秀,但偏偏高考时出现问题。这不是个别现象,2008年全区有15名落榜生第一志愿报北大、清华,他们的“一模”考试成绩较好,具有报考北大、清华的实力。例如:某校理科考生“一模”分数622分,另有10分加分。他参考“一模”分数再结合平时成绩填报志愿,第一志愿报清华,第二志愿报人大、北邮。最后,他的高考成绩是583分,比“一模”成绩低了40分。实际录取时,他的第一志愿分数不够,二志愿分数也不够。他错过被录取机会,最终成为落榜生。我认为,这类考生落榜的原因,不是本人学习能力问题,也不全是填报志愿问题,主要还是心理问题。就像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一样,平时运动成绩再好,到奥运会时发挥不出来也是白搭。考生参加高考也是如此,平时成绩优秀固然好,但只有保持到高考这个临界点,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位置不清低分高报 

  全区“一模”考试后,考生有一个排名,在这之前全区统考也有排名。排多少名就是考生在全区的位置,排位决定考生可以报什么样的大学。区排位不同于分数。每次考试的试题难易程度都不一样,考生的整体分数可能有所变化,但排位在一个区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比如某年“一模”考试后,在区排名第100位的考生成绩是500分;次年,“一模”成绩排在100位的考生成绩580分。分数变了,但排100名的位置没变。我们可以把区排位看做一个比较绝对的量。只需了解各高校招生的大致排位,再与自己的排位相比较,就能比较客观地了解自己有多大机会被所选高校录取。例如:某理科考生“一模”成绩579分,高考成绩585分,第一志愿报人大,二志愿报北邮、北师大。首先,该考生志愿填报不合理,人大、北师大属于同一档次的高校,考生只能选其一;其次,从他在全区的排位看,他的“一模”成绩579分,只排210名,人大和北师大排在北大、清华之后属于二档,用210名的排位去报人大显然不行。如果他第一志愿报北交大,可能就不会落榜了。这类考生落榜的原因在于对自己成绩的排位认识不清,低分高报。 

  志愿搭配不合理 

  填报志愿要重点选好第一志愿,同时不能忽视二志愿。填报志愿毕竟是在高考前,每名考生都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估报的。因此,考生除了要填报好一志愿外,选好二志愿也很关键。一些高校会预留二志愿计划招收高分考生。所以,考生填报时,一、二志愿填报的院校不能是同一档次,要拉开梯度。例如:某理科考生第一志愿报北工大,第二志愿报北工大和中国政法大学。他所报的第一、二志愿都有北工大,没有意义,而二志愿的中国政法大学录取分不比北工大低。因此,在一志愿失利的情况下,他的二志愿根本不起作用。 

  放弃二志愿 

  在宣武区245名一批线上落榜生中,未报第二志愿的有119人,占落榜生人数的48.57%。说明这部分落榜生对自己考上大学充满信心,意识不到自己会落榜。高考本科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在本批内可选报四所学校。第一志愿一所学校,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包含A、B、C三所学校。考生科学合理地把志愿都填报满,可增加录取机会。未报第二志愿的落榜考生中,有的人可能过于自信,错失了被二志愿录取的机会。因此,考生填报志愿时,要科学填报好每一个志愿,不要轻易放过每一次录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