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报考依据:知己、知彼,一个不能少

2010年02月03日 来源:高校招生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刘琳琳  中国政法大学招办主任 (资料图片)

  
  考生志愿反应出来的就一张志愿表,但是否能被录取,就取决于考生本人的情况、各地省级招办的政策和学校的录取政策,这三者应该成为考生报考的主要依据。很多人都喜欢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来形容这三者之间关系,很有道理。所谓“知己”就是指考生本人的情况,知彼就是各省级招办和大学的政策。 

  先说说知己。知己包含的内容除了前面说到的考生的高考成绩、爱好、志向外,还应包括自己的身体情况。身体情况主要看考前的体检结果。在我们每个人的体检结果意见上,医生会根据你的视力、听力、内科、外科等体检结果给你报考提出建议,如是否有无报考受限专业的情况,是否有不宜报考某些专业的情况等。如有,就要尽量避开这些专业。
 
  在知彼中,考生对当地的政策也应全面了解,如录取共分多少个批次、各批次分别有哪些大学,都有哪些加分或降分投档政策以及自己是否符合这些加分、降分政策。就加分或降分一项,各地除了教育部规定的项目外,还有很多相关加、降分政策,如北京获得区、县级见义勇为荣誉称号考生可加分;黑龙江优秀专家和获得博士学位人员的子女,在所报黑龙江省内院校调档线下则可降分投档;四川第一志愿报考农林类院校的农林专业可加分;上海第一志愿报考外地院校可加分;河南第一志愿报考农、林院校的考生可加分;河北农村户口的独生子女可加分,“教育世家子女”报考示范专业也可加分;重庆农村独生女可加分…… 

  如果本地有加、降分投档录取的政策,一定要重视。要知道,高考中多挣1分也难,如果我们在志愿填报时稍加留意,少则几分(一般最少为5分),多则高达20分,这之间的变数不言而喻,肯定好处多多。 

  最后就是学校招生政策。有关学校的招生政策,主要从学校当年的招生章程中来,并且招生章程是学校录取考生的依据。所以,考生志愿填报一定要读懂读透意向高校的章程。章程中除了包括是否接收第二志愿规定外,还有录取时投档比例、志愿分数级差是多少、对加分考生的录取办法、是否录取往届考生等。这其中要特别留意某些专业是否对考生有补充规定,如有的学校的某些专业对考生有身高要求;有的专业对考生相应的单科成绩有要求;有的还会对男女比例有要求……这些内容考生都要在志愿填报前仔细阅读,并慎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