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名师指点冲刺复习“抢分”方法

2010年05月21日 来源:扬子晚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离高考还有二十天,考前冲刺怎么“跑”才最快最准?上周末,由扬子晚报和江苏移动联合举办的“全省高考名师公益讲座”现场,九位名师拿出“看家本领”深入剖析高考语数外三门考前最后阶段复习“抢分”的方法。今天本报记者特别节选了语文讲座的精彩片段,供考生参考学习。明天本报将刊发数学、英语两门学科名师的冲刺法宝。

  高考作文“取材有道”

  主讲人:喻旭初(金陵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讲座地点:无锡、镇江

  一、高考作文的审题

  近四年,江苏的高考作文题都是“提示语+题目”。虽然“提示语”也得认真分析,但最终还得围绕“题目”去写,从这个意义上说,“提示语+题目”仍然算命题作文。作为“命题作文”的题目有以下情况:

  (一)一个词做题目

  1、用这个词的本义。如上海题《忙》、北京题《宽容》。

  2、用这个词的比喻义。如辽宁题《肩膀》、福建题《季节》。

  题目的字越少,可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就越大。正因为空间大,也很容易空。可以化大为小,变虚为实,这既便于落笔,也容易写得实在、集中。有个方法,不妨试一试:在这个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些字词。这样一来,也许就好些了。比如:

  醒:在“醒”前加:梦醒、觉醒、警醒、猛醒……在“醒”后加:醒悟、醒世、醒后是黎明……

  生活:在“生活”前加:学习生活、文化生活、多彩的生活、苦难的生活、我的精神生活……在“生活”后加:生活的瞬间、生活的磨练、生活的甜蜜、生活的感悟……

  (二)一个短语做题目

  1、联合短语。如江苏题《人与路》,虽然可以有所侧重,但“人”与“路”二者都必须写到。

  2、偏正短语。如全国题《心灵的选择》,要注意修饰语“心灵”,说明所作的选择不是随便、轻率的,而是严肃、慎重的。

  3、动宾短语。如湖南题《谈“意气”》,它规定了论述对象是“意气”,而论点可由自己确定。

  (三)一个句子做题目

  审题重点一般落在谓语上,如上海题《我想握住你的手》,围绕“握住”做文章:谁想“握住”,想“握住”什么,为什么想“握住”,“握住”以后怎么样。

  审清题意后,怎样才能始终扣题而不至于偏题、跑题呢?第一,不要贪多求全:不能把想到的都写进作文中去,这很容易造成内容分散而使主旨不突出。第二,不要节外生枝:写了一件事后,忽然写了一个跟题目关系不大的甚至毫无关系的事,那就偏题了。第三,不要转换话题:开头能扣住题目去写,但中途改变了原先扣题的那个话题,两个话题不是同一概念。第四,不要无限联想:恰当的联想是思考深入的一种表现,但联想太多,难免会出现一些联想偏离题意的情况。

  二、高考作文的取材

  许多同学都说没什么东西可写,其实可写的内容是很多的。

  (一)材料来源

  1、心灵世界:①自己成长的经历②自己写过的文章(主要是随笔)

  2、现实世界:①家庭情趣②学校生活③社会实践④城市建设⑤环境保护⑥文体活动⑦流行歌曲⑧网络信息

  3、阅读世界:①语文课本(诗文名句)②政治教材(哲学原理)③中外历史(名人故事)④课外读物(人文科技)⑤报纸刊物(最新材料)

  (二)取材原则

  多选亲身经历的,少选道听途说的;多选贴近现实的,少选古代历史的;多选正面积极的,少选反面消极的;多选独特个性的,少选大家熟悉的;多选含有细节的小故事,少选过于浮泛的大事件。

  严格审题,紧扣题目,取材鲜活,抒写真情,条理清楚,语句通畅,定能取得高考作文的好成绩。

  三、 高考作文如何求新

  (一)取材求新

  1、记叙文

  从现实生活中取材,通过一个普通人的变化反映时代的新风貌。从语文课本中取材,为一个文学形象编个新故事。从中外历史中取材,为一位历史人物编个新故事。要重视细节,倾注真情,力求生动。

  2、议论文

  用一两个事例作论据;用一组数据作论据。论据要新鲜、恰当,还得紧扣题目对论据作理性的分析。

  (二)形式求新

  这里的“形式”专指文章的外部表现形态。

  1、记叙文专用:①用好“三”:三个镜头、三处地点、三张照片、三次对话、三段时间……总之,不要平铺直叙。②用倒叙:先写故事结局,再写故事的经过,最好有点波澜。

  2、记叙文、议论文都可用:小标题、日记体、书信体和访谈式。

  (三)语言求新

  这里所说的“新”是指语言包含的内容很丰富,或蕴含的意思很深刻,或形式很鲜活。要做到全文语言都新,很难;局部有新意,努力一下,还是能做到的。以下方法供选用:

  1、引用诗文名句;

  2、适量运用修辞;

  3、局部变换句式;

  4、穿插流行歌词;

  5、转引大众民谣。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