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教育部部长周济谈教育热点问题
2008年01月20日
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春雨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办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考
[主持人]经过小学、初中、高中,他们最后还要面对高考,有很多网友问到高考的问题。现在在一些地方、甚至是一些区域已经开始尝试高考试题的统一。请问:高考试题会否实现整个国家的“大一统”?如果教育部有这个意图的话,您估计这需要多长的准备时间才能付诸实施? [ 2007-03-08 16:49:18 ]
[周济]今年正好是我们国家恢复高考30周年。文革过去之后,小平同志关心教育,他亲自抓科技和教育两件事。他当时抓教育第一件事就是“恢复高考”,实际高考也是教育拨乱反正、社会拨乱反正的第一招棋。经过二三十年,应该说高考为我们选拔人才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确实也存在很多问题。 [ 2007-03-08 16:49:39 ]
[周济]所以下一阶段我们要想很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确实要抓好高考的改革、中考的改革、社会用人制度的改革。不把这几个改革搞好,评价人的改革不搞过来,评价人的素质是不现实的。所以要想使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第一要改革的是社会的用人制度。为什么在德国就没有这个情况呢?因为德国工人的收入和经理差不多,只有分工不同,收入分配差距不是很大。 [ 2007-03-08 16:51:29 ]
[周济]但我们现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你走哪条路,生活差别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这是一个阶段性的事情,我们还要必须承认,但我们要逐渐改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些问题上会有一些深层次的改革。因为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改革了之后,人们的观念才会改革,说不是只有上高考一条路。 [ 2007-03-08 16:52:27 ]
[周济]第二个改革就是高考的改革,第三个是中考的改革。当前我们能够比较有效的抓的是中学的改革,然后就是高考的改革。高考改革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人们老是说美国怎么样、欧洲怎么样,美国的教育部长现在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恢复严格的考试。俄罗斯教育部长和我说,他们向中国学了两件事,其中一个就是建立全国的高考制度。所以不是简单把高考取消就行了。有些同志提出想法出发点是好的,但中国的问题挺复杂的。国外的制度不一定是行得通的。 [ 2007-03-08 16:53:13 ]
[周济]现在高考在我们国家还是行得通的,是一个非常公平的制度,但现在要对它进行改革,让它能够更加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挖掘。同时,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孩子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但这件事做起来很难,像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已经改了二三十年,改过来改过去。我们认为,这件事情非要改,要积极,但同时还要慎重。我们目前主要改的还是改革考试内容,招生方式,使我们的孩子考试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发挥,同时能够使他们得到满意的结果。 [ 2007-03-08 16:53:50 ]
[周济]其实还有一个人才观的问题,不一定是非要上那几所学校才能有出息。有人老说“一考定终生”,我不太赞成这个问题。有的学生免费去了那个学校,但在那个学校是比较后进的,他会始终感到一种压抑。他考到另外一所相对差一点的学校,可能在那个学校表现会很突出,他会很自信。是不是清华、北大的都能够成才,不是的。所以我认为一定要转变观念,大家对高考寄予了太高的期望值。好象改革了高考,就能够把整个教育改变,好象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 2007-03-08 16:54:41 ]
[周济]我们原来考试卷子全国是统一的,这几年为了调动各地方的积极性,我们进行了教学课程改革,现在已经分省命题了,不是一张卷子了。现在有18个省可以自主命题,剩下大概12、13个省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这些命题的人每年会集中在一起,进行讨论。他们都会千方百计进行改革,使得孩子们能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加生动、更加活泼,特别是强调创新性和实践性。但是说老实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 2007-03-08 16:55:27 ]
[周济]我讲的意思是,高考肯定要改,除了“面”上要改,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比如多样化改革,可以自主招生、推荐,但主渠道可能还要通过高考。大家要转变观念,不是“一考定终生”,是不是考不上大学、不上大学就没有前途了,就没有出息了,其实不是。 [ 2007-03-08 16:56:12 ]
[周济]第二,如果中考的时候不要搞那么重的负担,包括幼儿园,我现在非常反对幼儿园学那么深的知识,这是违反教育规律的,对儿童发展非常不利,这件事情一定要纠正过来。通过多种措施减缓高考的压力。今年是恢复高考30周年,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总结教训,保持它的优点,克服它的缺点。我们提出还是要办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考。 [ 2007-03-08 16:57:16 ]
不能简单地把“就业难”和扩招划等号
[主持人]有人说,当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是因为前几年高校扩招的结果。您如何评价扩招?我国的教育现状能否能够承担如此迅速的扩招?扩招与高校的经济利益是否有直接联系? [ 2007-03-08 16:58:08 ]
[周济]我记得张保庆同志做客新华网时,网友也问了这个问题。当时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是不是不扩招就业就解决了呢?我觉得说得特别好。我认为现在就业问题不是因为扩招引起的,因为这些孩子迟早都要就业,只是读完大学就业还是不读大学就业。 [ 2007-03-08 16:59:31 ]
[周济]大家知道,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一个国家要想发展,一定要有一批高素质人才。现在各个国家竞争的焦点就是人才,所以高等教育太重要了!所以应该说,中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奋斗,高等教育确实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在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是不是大学生太多了?我看这个认识是不对的,肯定不是太多了。就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来说还是太少了,相对于老百姓的需求来说也还是太少了。 [ 2007-03-08 17:00:05 ]
[周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技成了第一生产力,人才成了第一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在大发展。谁能够抢占这个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将来竞争的主动权。所以认为中国大学生太多了的观点,我认为肯定是近视的,甚至于说是不对的。 [ 2007-03-08 17:00:39 ]
[主持人]这位网友还有一个意思,如此迅速的扩招我们能否承担? [ 2007-03-08 17:01:01 ]
[周济]不能简单地把“就业难”和扩招划等号。我们应该对扩招的成就给予高度的肯定。这几年我们的扩招确实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1998年全日制大学生的招生数是108万,2006年全日招生达到540万,是当年的五倍。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问题。由于这五倍,我们的人力资源、人才资源发生了一个质变。 [ 2007-03-08 17:01:38 ]
[周济]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人力资源大国的水平,当然还不是人力资源强国。我们是人口大国,最主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13亿人口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我们能源不是太丰富,资源也不是太丰富,环境有限制,人口有限制,我们唯一的优势是什么?就是人。所以13亿人口是沉重的人口负担,也是巨大的人力资源。 [ 2007-03-08 17:03:32 ]
[周济]所以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根本途径就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所以高等教育在里面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在过去十年的发展意义是非常深远的。我向大家说一个基本的数据:1998年时印度大学生的数量是我们的两倍,现在我们大学生的数量是印度的两倍。短短的八年之间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 2007-03-08 17:04:10 ]
[周济]我最近看到一篇是讲印度和中国将来发展前途的差异,谁更有前途?多数人认为中国的前途更有优势,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印度比我们更有前途,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印度的人才比我们强。 [ 2007-03-08 17:04:45 ]
[周济]我很高兴他们有这样的比较,第一他们把人才作为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但他犯了一个错误,因为他用的数据错了,用的是1998年的数据。现在我们的人数已经是印度的两倍。辩证法讲的很清楚,没有一定数量,就没有基本的质量,量变引起质变。这“十年五倍”是很大的变化,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作用。再过几十年会看的非常清楚。所以我从这个高度谈就很容易理解这个问题,可能扩招的好处要过几十年才能看到。 [ 2007-03-08 17:06:14 ]
[周济]有人说扩招是不是太快了,确实我们这十年走过了人家三十年、五十年的道路。我们和印度比,印度对教育一直还是比较重视的。但印度以前和中国比,相对而言不重视基础教育。到现在为止,“普六”只普及到80%的人口,相当于我们国家1996年的水平。但当时印度高等教育水平比我们发达,所以印度人才相对来说是比较丰厚的。 [ 2007-03-08 17:07:12 ]
[周济]现在我们可以说,我们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比印度已经多了,现在我们高等教育的数量是世界最高的。有人说这不值得稀奇,因为我们人多,但作为发展中国家来说做到这点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 2007-03-08 17:08:56 ]
[周济]我们新中国建立的时候,印度刚独立,那时他们的教育比我们好,现在我们是远远走在了印度的前面。所以一般来说从高等教育的精英阶段,走上大众化阶段,一般要经过三五十年,我们只用了十年的时间,克服了很多困难,但也出现很多问题。但这时是不是应该更多看看它的主流。 [ 2007-03-08 17:09:32 ]
[周济]十年之前我们有两种选择,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在历史性跨越之前肯定面临一个历史性的选择。当时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路是现在条件还不成熟,等30、50年经济基本适应条件的时候,我们再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另外一条路是教育要走在经济前头,优先发展,中国必须要跨这一步。 [ 2007-03-08 17:10:17 ]
[周济]我们是不是依靠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跨出这步。结果我们下了决心跨了这步,用比较短的时间从精英化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这步跨的正好是时候,我认为意义特别重大。将来过几十年回过头看,会更加体会到它的意义。当然,这当中碰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大家对这个不满意,那个也不满意,我认为这是前进中的困难。 [ 2007-03-08 17:10:57 ]
[周济]实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对质量都比较重视,但现在我们要更加重视。最近中央要求我们稳定招生规模,控制招生增长幅度,把主要精力用到提高质量上,真正把工作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来。所以下一个阶段,我们可以想象在大发展之后,经过我们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我们的高等教育质量会更好。 [ 2007-03-08 17:11:35 ]
对现在的教学质量,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骄傲自满
[主持人]您不认为这步迈的太大了,分几小步是不是更有利于教育的稳定和发展? [ 2007-03-08 17:12:36 ]
[周济]我们说这十年可以说教育的发展是波澜壮阔,但是波澜不惊,还是比较平稳的实现了这个跨越。你说问题有没有?有的是。现在你到美国、印度去看看它的高等教育,同样有它们的问题。 [ 2007-03-08 17:13:39 ]
[周济]还是我刚才说的,是30年完成这件事,还是10年完成这件事也好,我认为对现代化建设来说,对大多数家庭来说,要把这个道理说透了,站在更高的层面去考虑这个问题,我想大多数同志会更加支持这样一个想法。 [ 2007-03-08 17:14:04 ]
[周济]我还是这样一个观点,质量的情况并不是像有人估计的那么惨。我看到有位同志写了一篇文章,你看他要控制招生规模,说明以前扩招错了,你看他要提高质量,说明以前的质量不行了,我说这有点形而上学了。 [ 2007-03-08 17:15:30 ]
[周济]我们现在的控制规模是在现在的基础上,我们说提高质量是在新时期希望对我们的学生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更高质量的学生。并不是说我们现在的质量就一塌糊涂,我认为在过去的过程中,我们的质量在逐步提高,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我们基本的质量还是得到了保证的。 [ 2007-03-08 17:16:27 ]
[周济]一次老部长和我聊天,说文化大革命以前大学生上学的时候多好,现在教育的质量不太好。我说老部长,第一,我们上学的时候同样有表现很差的学习。那时是精英教育,百里挑一,相对100个人有一个人上大学。现在毛入学率是22%,也就是5个人中有一个上大学。不要接受高等教育,就是100个人挑一个人和5个人挑一个人本身就不一样。现在很多人还用精英教育的质量标准要求大众化教育的质量标准,这本身就不合适。 [ 2007-03-08 17:18:54 ]
[周济]第二,在这个过程中其实还是比较平稳的。有同志说这不好,那不好,要看和谁比。我当过老师,在美国上过学,到很多国家访问,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我到了哪个国家都特别注意他们的大学,我有一个观念,我们国家大学本科的教育质量同全世界其他国家的大学相比质量都是比较优秀的。 [ 2007-03-08 17:19:44 ]
[周济]我们不应该太妄自菲薄,我们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观点,美国的高等教育也有它的问题,欧洲、日本的高等教育也都有它自身的问题,他们的教育质量也不都是那么好的。我们现在的报道全是选择一些最好的学校,比如去年有一批学生到香港去了,最近采访经常写香港的学生怎么好怎么好,香港的学生也有差的。 [ 2007-03-08 17:20:18 ]
[周济]我认为我们的教学质量还是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当然还不能说很满意,我们下一步要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这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要求,我们要培养世界水平的大学生。 [ 2007-03-08 17:20:52 ]
[周济]我们下一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的高素质人才,对现在的教学质量,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骄傲自满。特别是,中国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差。下一步使我们的学生接受比较好的教育,能够成人成才。所以这位网友提的问题也是我们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 2007-03-08 17:21:58 ]
[主持人]经过小学、初中、高中,他们最后还要面对高考,有很多网友问到高考的问题。现在在一些地方、甚至是一些区域已经开始尝试高考试题的统一。请问:高考试题会否实现整个国家的“大一统”?如果教育部有这个意图的话,您估计这需要多长的准备时间才能付诸实施? [ 2007-03-08 16:49:18 ]
[周济]今年正好是我们国家恢复高考30周年。文革过去之后,小平同志关心教育,他亲自抓科技和教育两件事。他当时抓教育第一件事就是“恢复高考”,实际高考也是教育拨乱反正、社会拨乱反正的第一招棋。经过二三十年,应该说高考为我们选拔人才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确实也存在很多问题。 [ 2007-03-08 16:49:39 ]
[周济]所以下一阶段我们要想很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确实要抓好高考的改革、中考的改革、社会用人制度的改革。不把这几个改革搞好,评价人的改革不搞过来,评价人的素质是不现实的。所以要想使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第一要改革的是社会的用人制度。为什么在德国就没有这个情况呢?因为德国工人的收入和经理差不多,只有分工不同,收入分配差距不是很大。 [ 2007-03-08 16:51:29 ]
[周济]但我们现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你走哪条路,生活差别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这是一个阶段性的事情,我们还要必须承认,但我们要逐渐改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些问题上会有一些深层次的改革。因为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改革了之后,人们的观念才会改革,说不是只有上高考一条路。 [ 2007-03-08 16:52:27 ]
[周济]第二个改革就是高考的改革,第三个是中考的改革。当前我们能够比较有效的抓的是中学的改革,然后就是高考的改革。高考改革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人们老是说美国怎么样、欧洲怎么样,美国的教育部长现在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恢复严格的考试。俄罗斯教育部长和我说,他们向中国学了两件事,其中一个就是建立全国的高考制度。所以不是简单把高考取消就行了。有些同志提出想法出发点是好的,但中国的问题挺复杂的。国外的制度不一定是行得通的。 [ 2007-03-08 16:53:13 ]
[周济]现在高考在我们国家还是行得通的,是一个非常公平的制度,但现在要对它进行改革,让它能够更加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挖掘。同时,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孩子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但这件事做起来很难,像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已经改了二三十年,改过来改过去。我们认为,这件事情非要改,要积极,但同时还要慎重。我们目前主要改的还是改革考试内容,招生方式,使我们的孩子考试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发挥,同时能够使他们得到满意的结果。 [ 2007-03-08 16:53:50 ]
[周济]其实还有一个人才观的问题,不一定是非要上那几所学校才能有出息。有人老说“一考定终生”,我不太赞成这个问题。有的学生免费去了那个学校,但在那个学校是比较后进的,他会始终感到一种压抑。他考到另外一所相对差一点的学校,可能在那个学校表现会很突出,他会很自信。是不是清华、北大的都能够成才,不是的。所以我认为一定要转变观念,大家对高考寄予了太高的期望值。好象改革了高考,就能够把整个教育改变,好象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 2007-03-08 16:54:41 ]
[周济]我们原来考试卷子全国是统一的,这几年为了调动各地方的积极性,我们进行了教学课程改革,现在已经分省命题了,不是一张卷子了。现在有18个省可以自主命题,剩下大概12、13个省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这些命题的人每年会集中在一起,进行讨论。他们都会千方百计进行改革,使得孩子们能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加生动、更加活泼,特别是强调创新性和实践性。但是说老实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 2007-03-08 16:55:27 ]
[周济]我讲的意思是,高考肯定要改,除了“面”上要改,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比如多样化改革,可以自主招生、推荐,但主渠道可能还要通过高考。大家要转变观念,不是“一考定终生”,是不是考不上大学、不上大学就没有前途了,就没有出息了,其实不是。 [ 2007-03-08 16:56:12 ]
[周济]第二,如果中考的时候不要搞那么重的负担,包括幼儿园,我现在非常反对幼儿园学那么深的知识,这是违反教育规律的,对儿童发展非常不利,这件事情一定要纠正过来。通过多种措施减缓高考的压力。今年是恢复高考30周年,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总结教训,保持它的优点,克服它的缺点。我们提出还是要办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考。 [ 2007-03-08 16:57:16 ]
不能简单地把“就业难”和扩招划等号
[主持人]有人说,当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是因为前几年高校扩招的结果。您如何评价扩招?我国的教育现状能否能够承担如此迅速的扩招?扩招与高校的经济利益是否有直接联系? [ 2007-03-08 16:58:08 ]
[周济]我记得张保庆同志做客新华网时,网友也问了这个问题。当时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是不是不扩招就业就解决了呢?我觉得说得特别好。我认为现在就业问题不是因为扩招引起的,因为这些孩子迟早都要就业,只是读完大学就业还是不读大学就业。 [ 2007-03-08 16:59:31 ]
[周济]大家知道,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一个国家要想发展,一定要有一批高素质人才。现在各个国家竞争的焦点就是人才,所以高等教育太重要了!所以应该说,中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奋斗,高等教育确实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在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是不是大学生太多了?我看这个认识是不对的,肯定不是太多了。就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来说还是太少了,相对于老百姓的需求来说也还是太少了。 [ 2007-03-08 17:00:05 ]
[周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技成了第一生产力,人才成了第一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在大发展。谁能够抢占这个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将来竞争的主动权。所以认为中国大学生太多了的观点,我认为肯定是近视的,甚至于说是不对的。 [ 2007-03-08 17:00:39 ]
[主持人]这位网友还有一个意思,如此迅速的扩招我们能否承担? [ 2007-03-08 17:01:01 ]
[周济]不能简单地把“就业难”和扩招划等号。我们应该对扩招的成就给予高度的肯定。这几年我们的扩招确实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1998年全日制大学生的招生数是108万,2006年全日招生达到540万,是当年的五倍。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问题。由于这五倍,我们的人力资源、人才资源发生了一个质变。 [ 2007-03-08 17:01:38 ]
[周济]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人力资源大国的水平,当然还不是人力资源强国。我们是人口大国,最主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13亿人口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我们能源不是太丰富,资源也不是太丰富,环境有限制,人口有限制,我们唯一的优势是什么?就是人。所以13亿人口是沉重的人口负担,也是巨大的人力资源。 [ 2007-03-08 17:03:32 ]
[周济]所以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根本途径就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所以高等教育在里面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在过去十年的发展意义是非常深远的。我向大家说一个基本的数据:1998年时印度大学生的数量是我们的两倍,现在我们大学生的数量是印度的两倍。短短的八年之间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 2007-03-08 17:04:10 ]
[周济]我最近看到一篇是讲印度和中国将来发展前途的差异,谁更有前途?多数人认为中国的前途更有优势,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印度比我们更有前途,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印度的人才比我们强。 [ 2007-03-08 17:04:45 ]
[周济]我很高兴他们有这样的比较,第一他们把人才作为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但他犯了一个错误,因为他用的数据错了,用的是1998年的数据。现在我们的人数已经是印度的两倍。辩证法讲的很清楚,没有一定数量,就没有基本的质量,量变引起质变。这“十年五倍”是很大的变化,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作用。再过几十年会看的非常清楚。所以我从这个高度谈就很容易理解这个问题,可能扩招的好处要过几十年才能看到。 [ 2007-03-08 17:06:14 ]
[周济]有人说扩招是不是太快了,确实我们这十年走过了人家三十年、五十年的道路。我们和印度比,印度对教育一直还是比较重视的。但印度以前和中国比,相对而言不重视基础教育。到现在为止,“普六”只普及到80%的人口,相当于我们国家1996年的水平。但当时印度高等教育水平比我们发达,所以印度人才相对来说是比较丰厚的。 [ 2007-03-08 17:07:12 ]
[周济]现在我们可以说,我们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比印度已经多了,现在我们高等教育的数量是世界最高的。有人说这不值得稀奇,因为我们人多,但作为发展中国家来说做到这点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 2007-03-08 17:08:56 ]
[周济]我们新中国建立的时候,印度刚独立,那时他们的教育比我们好,现在我们是远远走在了印度的前面。所以一般来说从高等教育的精英阶段,走上大众化阶段,一般要经过三五十年,我们只用了十年的时间,克服了很多困难,但也出现很多问题。但这时是不是应该更多看看它的主流。 [ 2007-03-08 17:09:32 ]
[周济]十年之前我们有两种选择,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在历史性跨越之前肯定面临一个历史性的选择。当时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路是现在条件还不成熟,等30、50年经济基本适应条件的时候,我们再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另外一条路是教育要走在经济前头,优先发展,中国必须要跨这一步。 [ 2007-03-08 17:10:17 ]
[周济]我们是不是依靠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跨出这步。结果我们下了决心跨了这步,用比较短的时间从精英化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这步跨的正好是时候,我认为意义特别重大。将来过几十年回过头看,会更加体会到它的意义。当然,这当中碰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大家对这个不满意,那个也不满意,我认为这是前进中的困难。 [ 2007-03-08 17:10:57 ]
[周济]实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对质量都比较重视,但现在我们要更加重视。最近中央要求我们稳定招生规模,控制招生增长幅度,把主要精力用到提高质量上,真正把工作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来。所以下一个阶段,我们可以想象在大发展之后,经过我们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我们的高等教育质量会更好。 [ 2007-03-08 17:11:35 ]
对现在的教学质量,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骄傲自满
[主持人]您不认为这步迈的太大了,分几小步是不是更有利于教育的稳定和发展? [ 2007-03-08 17:12:36 ]
[周济]我们说这十年可以说教育的发展是波澜壮阔,但是波澜不惊,还是比较平稳的实现了这个跨越。你说问题有没有?有的是。现在你到美国、印度去看看它的高等教育,同样有它们的问题。 [ 2007-03-08 17:13:39 ]
[周济]还是我刚才说的,是30年完成这件事,还是10年完成这件事也好,我认为对现代化建设来说,对大多数家庭来说,要把这个道理说透了,站在更高的层面去考虑这个问题,我想大多数同志会更加支持这样一个想法。 [ 2007-03-08 17:14:04 ]
[周济]我还是这样一个观点,质量的情况并不是像有人估计的那么惨。我看到有位同志写了一篇文章,你看他要控制招生规模,说明以前扩招错了,你看他要提高质量,说明以前的质量不行了,我说这有点形而上学了。 [ 2007-03-08 17:15:30 ]
[周济]我们现在的控制规模是在现在的基础上,我们说提高质量是在新时期希望对我们的学生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更高质量的学生。并不是说我们现在的质量就一塌糊涂,我认为在过去的过程中,我们的质量在逐步提高,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我们基本的质量还是得到了保证的。 [ 2007-03-08 17:16:27 ]
[周济]一次老部长和我聊天,说文化大革命以前大学生上学的时候多好,现在教育的质量不太好。我说老部长,第一,我们上学的时候同样有表现很差的学习。那时是精英教育,百里挑一,相对100个人有一个人上大学。现在毛入学率是22%,也就是5个人中有一个上大学。不要接受高等教育,就是100个人挑一个人和5个人挑一个人本身就不一样。现在很多人还用精英教育的质量标准要求大众化教育的质量标准,这本身就不合适。 [ 2007-03-08 17:18:54 ]
[周济]第二,在这个过程中其实还是比较平稳的。有同志说这不好,那不好,要看和谁比。我当过老师,在美国上过学,到很多国家访问,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我到了哪个国家都特别注意他们的大学,我有一个观念,我们国家大学本科的教育质量同全世界其他国家的大学相比质量都是比较优秀的。 [ 2007-03-08 17:19:44 ]
[周济]我们不应该太妄自菲薄,我们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观点,美国的高等教育也有它的问题,欧洲、日本的高等教育也都有它自身的问题,他们的教育质量也不都是那么好的。我们现在的报道全是选择一些最好的学校,比如去年有一批学生到香港去了,最近采访经常写香港的学生怎么好怎么好,香港的学生也有差的。 [ 2007-03-08 17:20:18 ]
[周济]我认为我们的教学质量还是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当然还不能说很满意,我们下一步要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这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要求,我们要培养世界水平的大学生。 [ 2007-03-08 17:20:52 ]
[周济]我们下一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的高素质人才,对现在的教学质量,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骄傲自满。特别是,中国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差。下一步使我们的学生接受比较好的教育,能够成人成才。所以这位网友提的问题也是我们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 2007-03-08 17:2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