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计划:打通农村娃上好大学的绿色通道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进入快车道。高校大扩招有效地增加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高等教育“做大了的蛋糕”却没有彻底解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区域公平、城乡公平问题,“寒门难出贵子”的争议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热点。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异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党和政府及时进行教育政策调整,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引导全社会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2012年3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五部门发出《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拉开了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的序幕。
承载实现教育公平理想
从2013年到2014年,专项计划实现蝶变,内涵从最初单一国家层面计划,发展到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地方专项相互呼应的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支持体系;范围从对部分省份部分贫困地区的定向支持行动扩展到面向全国农村考生的普遍性支持行动;功能从利用定向招生政策满足边远和农村基层地区对人才的需求,转型为大范围增加农村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
从2012年到2022年,专项计划实施11年,在扩大农村地区学生上好大学机会、推进教育城乡公平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专项计划体系完整、推进迅速。教育部数据显示,2012年到2022年,全国和省级重点高校通过国家、高校和地方三个层面专项计划招收的农村学生,从第一年的1万人增至2022年的13.1万人,累计录取学生95万余人。
笔者实地考察浙江景宁发现,这个地处山区、人口仅16.8万的畲族自治县,2015年加入高校专项计划后,当年就有7名农村学生被985、211学校录取。2020年全县被985、211学校录取学生的总数达到75人,是2012年的9倍,其中通过专项计划录取的农村学生达21名。
专项计划为农村学生上好大学开辟了特殊通道,圆了众多农村学子的理想大学梦,有效地提升了重点大学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寒门难出贵子”的社会焦虑。同时专项计划的实施也为农村学生学成后反哺家乡建设搭建了平台。
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政策工具
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的实施是对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有力促进,是实施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智力支撑,也将成为助力共同富裕社会建设的重要政策工具。
专项计划赋予高考公平以全新的内涵。长期以来,高考以其报考条件开放、评价选拔标准统一、考风考纪严格、信息公开透明赢得社会的美誉,成为社会公平的一面旗帜,但基础教育资源的区域和城乡分布差异使农村考生长期“输在起跑线上”,重点高校农村子弟比例显著下降成为了人们的心结。专项计划直面这一世纪难题,迎难而上,周密部署,梯次推进,向着破解这一难题迈进了一大步,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其中把招生计划向农村学生定向投放和招生院校在省域乃至全国范围内对农村学生进行择优录取相结合的评价选拔模式,为补偿公平和标准公平的结合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专项计划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依托。2023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全面部署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要求组织引导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支持培养本土急需紧缺人才。专项计划的学生来自农村,对农村有天然的情缘,有研究显示,专项计划学生毕业后去农村地区就业和创业的倾向更明显,因此在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具有无限的潜力和广阔的空间。
专项计划是推进共同富裕社会建设的重要政策工具。推进以共同富裕为本质要求之一的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作用。专项计划扩大了农村人员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其形成的社会流动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具有直接作用,理应成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政策工具。
通向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通道
专项计划是国家在全国范围内为农村学生开辟的通向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通道。
从政策的源头考察,专项计划起源于定向招生,但与定向招生相比,专项计划具有自身鲜明的优势:一是招生学校均为重点高校、优质高校,其中国家专项和高校专项均为全国重点高校,地方专项为省属优质高校;二是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范围持开放的态度;三是招生专业覆盖面广,基本上为招生院校的主流专业;四是招生数量持续增长,对农村学生有较强的覆盖和容纳能力。
从目前各省份的实施情况看,除国家专项限于部分省份,高校专项和地方专项均覆盖内地全部省份。绝大部分省份均在省内确定了以县为单位的招生范围。从高校的考核情况看,有的高校对高校专项计划的学生安排测试,有的高校则不安排测试。综合各省份和各高校的安排,专项计划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凡是属于招生区域范围内的农村考生符合所在省份报考条件,均可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选择报考。成绩较好的可报考国家专项和高校专项,成绩中等的可以报考地方专项。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各省份录取时均把专项计划提前单独安排,与普通类平行志愿录取批次分开,并且把高校专项和地方专项分设为两个投档时间,从而为农村考生增加了选择的机会,并解除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选择纠结。
目前,一些地方考试招生机构和中学,把农村学生专项计划这种重要的升学通道,纳入生涯规划教育范畴向学生广泛推荐,已经在招生录取实践中收获满满。(作者:边新灿,系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