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高考适应性测试第二天科目解读 物理、历史取消了选做题 英语变化大

2021年01月25日 来源:沈阳晚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月24日,被称为八省市联考的新高考适应性测试进入第二天,上午考试科目为物理或历史,下午科目为外语。本次测试除语、数、外三科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外,其他科目由各省市自主命题。从辽宁自主命题情况看,物理、历史两科命题思路均体现了以稳为主、稳中求变的总体思路,均取消了选做题,没有偏题、怪题,有较好的区分度,令人耳目一新。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继续邀请沈阳名师解读试题。

物理

突出学科基础

知识覆盖全面

点评名师

沈阳市第二十中学

高三物理备课组长梁丹

沈阳市第十一中学

高三物理备课组组长徐艳艳

辽宁实行“3+1+2”新高考后,除语、数、外三科以外的其他科目改为由本省命题。对考生和老师而言,本次适应性测试物理试卷与其关注难易程度,更应该注重的是其试卷结构,这对于接下来的二轮备考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梁丹分析,纵览本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卷,试题风格既有继承更有发展,主要体现出三个特点:

首先,试卷增强育人功能,构建核心价值。试题通过恰当选取背景素材,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融入到物理试题的解答过程中。第8题以“嫦娥五号”为背景,考查考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引导考生关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激发考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第14题以民航客机为背景,要求学生根据气体实验定律计算飞机的飞行高度,试题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特点,与实际生产劳动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把物理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第二个特点是突出物理学科基础,使每位学生都有获得感。“统观整篇试卷,试题没有偏题、怪题,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梁丹表示,部分试题源于教材,如第2题、第6题、第9题在教材的原图、例题、课后题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学生有熟悉感。试卷阅读的文字量不大,部分问题简明基础,设问有层次感,使不同层次的同学都有成就感,区分度明显。

第三,试卷重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方法的考查,知识覆盖全面,布局合理。第3题以科技前沿的重离子加速器为载体考查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的基本规律,第7题考查受力分析中整体法隔离法,第4题通过各物理量单位关系的推导,考查学生对物理规律、概念这些必备知识的整合能力。

徐艳艳认为,与之前辽宁高考使用的全国二卷相比,这套试卷总体上体现了稳定为主的命题主线,稳中求进,进中求变。试卷考查的知识内容涵盖面较广,涉及了中学物理的主要内容,突出了力学和电学等主干知识,同时又涵盖了选择性必修模块中热学、光学、原子物理的部分知识,而且试题位置得当,分值合理。光学、机械波、原子物理的考查放在了选择题中,每道题4分,热学的考查出现在了计算题的第二题中(12分)。

整套试题特点是聚焦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例如选择题第10题传送带问题,立意和问题设置尤为精彩,既突出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基本规律的考查,又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熟练程度和综合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实验题第12题,探究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规律,不同于教材上传统的电学实验,体现了对“设计实验与制定方案,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这一科学探究素养的考查,该题的顺利解决需要学生具备充分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而这些都在引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此外,一些选择题还出现了巧妙的快速得出答案的算法。学生掌握了规律,可以帮助学生节省做题时间。

历史

“神似”全国卷

有明显辽宁元素

选修内容出现在主观题中

点评名师

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

高三历史备课组长、沈阳市骨干教师何福全

客观题引用文言文史料、主观题出现选修内容、试卷阅读量增加,1月24日上午进行的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学科考试,75分钟的考试时间虽然让多数考生都能答完试卷,但要想充分发挥,时间并不宽裕。何福全表示,这张试卷从内容和题目设置上看,考点基本都能在新课标和核心素养要求中找到根据,“神似”全国卷。

客观题引用大量文言文史料

何福全介绍,这套试卷在分数分布上与原来高考大体一致,都是客观题48分、主观题52分。但以前考生在文综考试中答题时间基本上相当于50分钟答12道选择题、3道主观题,现在是75分钟完成16道选择题和4道主观题,时间相对更紧张一些。尤其是主观题中的前三道题都设置了两个问,也增加了题干阅读量。但题型虽有变化,题目的方向考生应该不陌生。“比如第一问问特点、背景,第二问问原因、影响等,而且前三道大题都是材料阅读理解,这与全国卷也保持一致。”

相比于主观题,很多考生感觉客观题有些难度。特别是前五道关于中国古代史的客观题均出现了文言文史料,且题目阅读量都在三四行左右,这对考生的阅读能力有较高要求。

选修内容出主观题

试卷体现辽宁家国情怀

以往高考中,选修内容一般出现在一道选做题中,而在辽宁新高考中取消了选做题。这次适应性测试中的选修内容出现在一道主观题中,这让很多考生也有些意外。“我们之前判断选修内容可能会出现在客观题中,但这次作为一道大题出现了。”何福全说,该题目相关知识点主要在《20世纪战争与和平》,设问毛泽东致西班牙人民书的国际背景和分析国际纵队的意义,确实相对冷门,考生看到这个内容可能会有些‘卡壳’,但毕竟是给材料题,答题应该不难。”

由于历史科目是辽宁省自主命题,辽宁地域特色也是这张试卷一个明显特点。“比如选择题出现了国有企业改革中辽宁企业的表现,还有第18题主观题考的是近现代的交通运输,两则材料分别是清代东北地区交通运输状况和新中国成立后辽宁的交通运输状况。”何福全说,这样的题目考查学生对家乡历史的了解和认同,属于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的范畴。

针对新高考试卷中出现的新情况和体现的整体思路,何福全建议考生在接下来的复习中重视课标、筑牢基础、提升阅读能力,在练习时新旧题型兼顾。另外也要对选修内容引起足够重视。

英语

分值有变

改错题取消

增加一篇大作文

点评名师

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

英语教研组组长、高三英语备课组组长徐芳

题目分值变化、改错题目取消、增加一篇大作文,与传统高考相比,英语科目的变化较大。但针对这些变化,教师和学生们已经适应了一段时间,加上这次适应性测试中的英语考试试卷总体难度适中,基本上都在学生们的“射程”内。

阅读、完形、写作分值有变化

写作总分升至40分

新高考中英语科目的各题分值变化较大。阅读依旧是4篇文章、15道小题,但每道小题从2分变成2.5分,总分值从30分变成37.5分。以往高考中的“7选5”题型,每个小题也从2分变成2.5分,总分值增加2.5分。完形填空题目从20道小题缩减为15道小题,每道小题分值从1.5分降至1分,总分值减少15分。语法填空题总体无变化,改错题型取消。写作在原来一篇应用文写作的基础上,增加一篇25分的读后续写,应用文分值由25分降至15分。

“写作分值的增加,让学生考出140分、135分以上的高分更难了。”徐芳表示,与客观题相比,主观题要得高分相对难,虽然读后续写题型在浙江山东等地高考中都曾出现,但对辽宁的考生来说还是全新题型。读后续写要求学生根据350字左右的文章和所给段落开头续写两段,使之构成一篇续写词数为150左右的完整的短文。徐芳说,读后续写对学生的理解、写作能力都有要求,学生读后续写后让前后文衔接上,也需要学生花一些心思。

题目设置依据新课标

文段选择体现立德树人

“试卷中完形填空这篇文章的选择我觉得很用心,文章前面叙述了一个小男孩儿去理发的一件事,后面说出了小男孩儿要反思自己应该尊重别人的职业,也学会重新反思语言的艺术。”徐芳说,这样的文章从一个小故事切入,凸显英语学科的人文性,让试题体现出立德树人的价值。

“试卷全面考察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体现立德树人的时代特征。”徐芳表示,这套试题体现了考纲和新课标要求的“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主题,促进学生五育并举。对于考生接下来的复习,加强读后续写仍是一个重点。此外,徐芳还建议大家抓牢基础,新课标要求的3000词汇应牢记于心,对一些动词的不规则变化以及词性转换这样的基础知识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