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高考采取“渐进式” 暂不出现选做题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0月9日,备受关注的新课程高考方案出台。然而,对于高三考生和一线教师而言,最关心的高考考试说明还未正式公布。
目前,社会上关于新高考考试内容的猜测版本众多。北京教育考试院表示,考试说明还在征求意见过程中,现有的各种说法还不是最终确定方案。而对于之前有说法称新高考将出现选做题,考试院有关负责人已明确表示,2010年的高考将不会出现选做、多选等变化比较大的题型。
高考改革采取“渐进式”
北京新高考方案出台后,就已被官方定调为“稳中求变”的一个方案。高考是一项选拔性的考试,但在中国,它又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高考的每一点变化都牵动着社会的神经,因此,高考改革也变得尤其慎重。
“北京市高考改革决不能影响社会稳定。”上周六,北京考试院院长王健发表在《北京考试报》的一篇署名文章对北京新高考方案进行全面解读。在他看来,北京市高考改革的基本思路、基本方向要在相当程度上成为社会的共识,高考改革方案要在最大程度上取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的赞同。为此,在方案的研究过程中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了一定范围的社会调查,在方案初步形成后,几乎向北京市所有的高校、中学宣讲并征求了意见。
王健表示,2010年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是可供实施的近期目标,高考改革本身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只能是分步实施,分期接近理想目标。
新高考不会出现选做题
在北京市新高考方案发布会上,主管高考命题的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臧铁军就明确表示,为适应新一轮课改需要,新方案在稳定本科国家统一考试科目设置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了考试内容改革。
传统的改革思路是首先对高考考试科目进行改革,然后在每门学科考试中设置选做题,供选择不同模块课程学习的学生选答。
在考试院院长王健看来,在学科考试内容中设置不同的选做题,从测量技术角度讲,不同题的“等值”问题难以解决,而且,也不易解决学生偏科及学习压力问题,反而容易造成对中学教学秩序的结构性冲击。这些都对高考改革提出了挑战,在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考改革的思路应另辟蹊径,使学生能够有选择地学习,有个性地发展。
基于这样的考虑,考试院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明年的新高考将不会出现选做、多选等比较重大的考试题型变化,而是会考虑设计一些与新课程理念结合的有新意的题型,如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从他的生活经验、熟悉的材料、熟悉的人和事等任何角度去答,在考试内容上体现给予学生更加灵活、开放的作答空间。体现新课程的选择性。
综合素质评价采取“软挂钩”
综合素质评价采取学生自评、互评,老师、家长参与评价等形式,是学生高中成长过程的写实性记录,包含创新实践、学科专业及社会实践等方面信息,便于高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特殊潜质有翔实的了解。
明年将是综合素质评价引入高招的第一年,北京市教委基教处处长李奕表示,在第一年的使用上,尽可能简化精练,并作为每个学生的基本档案提供给高一级学校参考使用。“这里没有折算分数的硬挂钩,其目的恰恰是为了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能逐步健康、持续发展下去,知道这样的一个评价和成长记录日益成熟,成为人们更加认可、对学生个性特征展示更加全面的重要档案。”
高三第一学期结束前,全市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都将填写完毕,将与学生的“电子档案”一起提供给高校作为录取参考。市高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综合素质评价将在高校的自主招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高会统招”体现专业优先
“高会统招”是新高考方案在高职录取中一个重大突破。普通高中毕业生直接报考高职学院,可以只参加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统考,并要参加平时的各科会考。招生学院分文、理科,依据三科统考成绩,以及专业要求的会考科目等级要求进行录取。
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主任高福勤介绍,考生在填报“高会统招”志愿时,将以“1个专业+1所学校”为1个志愿单位,同一个专业志愿下,考生可填报5所学校。每名考生可以选报20个志愿。此外,由于高会统招的投档是直接向学校的专业,而且是按照100%比例投档,所以录取时学校一般不再调配专业,考生就不会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
专业优先的志愿设计方式将更好地将考生的个性特长与学校的学科优势结合起来,更利于突出高职教育的专业性,更好地满足考生的个性化需求。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