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子备考锦囊丨陈煜麟:英语学习经验分享

2024年02月14日 来源:北京大学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学生姓名:陈煜麟

毕业中学:汕头市金山中学

就读院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作为一门在高考中占据150分的科目,外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分享我的英语学习经验。

打牢基础

在英语中,26个字母构成单词,单词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句子,句子再经过一定的排列组合构成文章。26个字母我们自小便已熟悉,而单词与语法这类基础知识则需要同学们在高中阶段继续学习,通过课内与课外两大途径扩充自身的单词库与语法知识。

在课内学习中,首先要做好预习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能够帮助同学们熟悉老师的上课内容,在上课时更好更有针对性地获取有效信息。在预习时,应当提前将课本上的相关练习完成,并且熟悉该单元的单词短语、语法知识,并尝试造句。比如在预习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的Welcome Unit时,应当重点关注语法部分关于句子成分的讲解,为高中三年的语法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笔者个人的切身体会。正是因为在学习Welcome Unit时笔者重点关注了这一陌生的部分,才让笔者高中三年的英语学习之路更加顺畅。

其次是要做好听课工作。课堂是高中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英语学科也不例外。在课上,应当紧跟老师的步伐,对已经预习过的课文进行深度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辩论,presentation,微写作等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活动中提升英语素养;“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还需要做好笔记,有效识记知识点,特别是着重记下预习时感觉陌生的词汇语法。

最后是要做好课后工作。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刚学习的知识如果没有经过及时复习,遗忘速度非常快,所以及时的课后复习尤为重要。在这方面,既要及时完成进度对应的配套练习,又要对上课笔记进行补充完善与回顾背诵

在课外学习中,同学们获取这类基础知识的途径非常多样。可以看几部外国影片,学习地道的发音与表达;可以读几本英文书籍,感受作者对于英语的精妙运用;可以听几首英语歌曲,放松的同时也能收获不少英文知识……总之,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合适的途径,但要善用字典,及时把不懂的内容搞懂。

能力提升

当然,想学好高中英语,就不能只满足于认识几个新词汇、学习几种新语法,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应对高考英语的要求。

听说方面,首先要依托好教材,认真完成教材的听力练习与口语表达;其次,要利用好每天的零散时间(视个人情况而定),多开口读出声,才能说得更加流畅;最后,也要多跟着课本录音读,提高读英语的标准度,发音更加标准。只有做好积累,听说水平才会水涨船高。

广东地区有考听说,所以笔者这里专门花一点篇幅分享一下听说高考的经验。在听说高考中,大部分同学常受困于Part C retelling这一环节。其实,这个环节正是考察同学们速记与转换为故事表达的能力。在记的时候,应该采用速记的方法,比如只记前几个字母、只记动词、灵活使用阿拉伯数字、记下中文、记下音标等等。

在复述的时候,以流畅度与完整度为原则。为了做到流畅通顺,假如复述时不小心口误念错了一个时态也不要着急,应当镇静自若地念下去。为了做到完整度,笔记时应当将所给五个关键词全数记下,复述时应当覆盖全部五个关键词,如若时间不够,最后一句话一定要完整念一下,因为往往最后一句话都藏着得分点。

阅读方面,首先需要重视课内教材课文的学习,完成课本上对应的练习,仔细听老师的讲解。还可以从课本中积累一些阅读方面的小知识。比如,笔者记得人教版新教材有一篇阅读,旁边给了个小Tip是让同学们关注作者的言外之意(behind the lines)。

另外,学人教版新教材的同学会在教材的后面发现一个“Expanding your world”的部分。顾名思义,这一部分是教材编写者用来开阔同学们眼界的,所以是以自学为主。建议同学们认真完成这一部分的练习,并拓展阅读这一部分的文章(一般比较长,难度比较大,但能很好地拓展同学们这一主题下的知识),有不懂的地方需积极地与老师探讨,利用好教材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其次,在课外阅读中,建议同学们多看一些英文原著,如“Animal Farm”“Selected stories of O·Henry”等,有助于培养“英文思维”,更好地理解英语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最后,不少同学可能会购置课外练习来增加训练量。对此笔者的建议是量力而行。如果学校的练习已经足够多了,就没有必要跟风补充题目;但如果你学有余力,则可以适量补充题目,比如一个星期多做一套卷,以达到打磨做题技巧,积累课外知识的效果。

写作方面,分为语言功底审题能力。首先谈谈语言功底。无论是新高考还是旧高考的同学,应用文写作都是必考的一种题型,只是分值略有不同。这种题型的文体千变万化,所以在平时的积累中,要重视分类积累不同文体的语汇(如:建议信、求助信、介绍信、邀请信、祝贺信、感谢信、报道、发言稿、参赛短文等等)。这些积累可以来自课本,可以来自往年的真题,也可以来自一些配套练习的整理。

对于新高考地区的同学来说,多了一种读后续写的题型。更偏向记叙类的风格,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积累当中更关注生动的描写,如动作描写中的脸、手、脚等与心理描写中的喜乐、悲伤、愤怒等。比如2023新高考Ⅰ卷的读后续写,讲述了“我”在老师的鼓励下参与本不擅长的写作比赛最终获奖的故事,在进行写作时就需要调动我们关于喜乐、激动、感恩的情感描写积累。

再来说说审题能力。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为减少“机械刷题”的现象,考试常常不会机械照搬已有的题目,这就导致同学们在考试中常常面对新颖的写作题目。然而,这些题目实际上只是在基本能力的考核之外套上了一层新颖情景的包装。比如2023年新高考Ⅰ卷的应用文写作,要求考生以李华的名义指出外教将学生们随机两两分组的问题并给出建议,看似新颖,实际上正是对一种基本的信件——建议信的考察。

所以,在考场之上,平时扎实的积累是同学们面对任何看似新颖题目的底气,而准确的审题则是同学们完成要求的重要一步。审题能力的提升,一方面有赖于同学们在课内教材的学习中完成课本上的对应练习,另一方面则需要在课外练习的训练中达到。

技能培养

在考场上,面对在有限的时间完成一张试卷的要求,同学们需要使用一些微技能来辅助答题。下面笔者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微技能。

第一种方法是代入反推法。在阅读中,有一类题型是难度比较大、比较有区分度的——主旨大意题。在解答主旨大意题时,可以使用代入反推法。将ABCD四个选项一一进行分析,分析如果是自己用这样的选项做标题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再与原文比较,选出契合度最高的选项。比如2023年新高考Ⅰ卷的阅读D篇第12题,是一道段落大意题,但实际上同学们可以把方法迁移过来应用。这道题询问文章第二段的大意,当我们将选项代入反推时,就不难发现B选项有个关键词underlying,那答案就很明显地出来了。

第二种方法是代词法。高考中有这样一类题型,用于考察考生对于篇章结构的把握——七选五。作为一种错一个就可能引起连锁反应的题型,在做七选五时就必须谨慎再谨慎,以选出最佳选项。那么,在比较中选出的最佳选项总要有比较标准,其中一个比较标准就是代词。有的选项放到篇章中去,会因为选项中主语或宾语的单复数与前文或后文不匹配而不适配,可以以此为标准进行排除。就比如2023年新高考Ⅰ卷的第39题,入选选项C正是包含一个代词They,与前文的接洽度更高,才成为正确选项。所以一个小小的代词有时会成为决定答案的关键,在做七选五时必须重点关注。

第三种方法是读后续写的审题方法——From problem to solution。读后续写的情节中经常会出现一个问题,所以首先找出这个问题就等于找到了文章的主旨。接下来就是根据这个问题和给出的续写每段首句来构思解决方法,通过这个解决方法来设计情节,能够有效保证情节设计不会偏离主旨,或出现过多与原文主干无关的次要情节。

高中的英语学习应该是三年一盘棋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希望同学们能从这篇文章中有所收获,打牢英语基础,提高英语素养,培养答题微技能,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