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抓住规律 精准教研

2023年03月10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高三下学期的三次模拟考试,是第二轮复习和高考前冲刺阶段的主要训练形式,旨在让学生适应和“见识”高考。三次模拟考试的复习备考,应基于第一轮复习,两者形成有机衔接、贯通递进的关系。

统筹规划,系统思考无遗漏

要想做好三次模拟考试的复习备考,应把它们置于第一轮复习的延长线上统筹思考。

语文的第一轮复习,一般分专题逐项进行。语文学科的专题多以试卷结构和题型为依据。宏观可分为阅读、写作和语言文字运用等。中观可分为信息类文本阅读(或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整本书阅读(北京卷)、语言文字运用等。微观可分为题型和考查能力类型。

一轮复习重在“分”与“专”,二轮复习重在“合”与“综”。而一份综合试卷,是不可能涵盖所有考查点的。所以三次模拟考试,彼此间也是一个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复习“应考尽考”任务的关系。

面对三次模拟考试,教师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第一轮专题复习是否顺利完成?是否有专题还没有涉及?是否有专题“吃了夹生饭”?题型梳理是否基本涵盖?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是否足够系统没有遗漏?第一轮复习期间和后半段,为模拟考试作铺垫和准备的小综合训练乃至零模考试是否进行?

在一模前有限的时间内,应针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查漏补缺。凡是重点内容有遗漏或训练不足的,需要通过“小、快、灵”的方式,精选、精练、精讲,务必使复习结构完整,使学生成竹在胸。适当的专题组合训练必须达到一定数量,如古诗鉴赏和文言文阅读考查组合小专题、信息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组合小专题、古诗文和现代文交叉组合小专题、某类阅读和写作组合小专题等小型训练;整套综合试卷的训练也要在一次以上。多次专题组合训练和几次整套综合试卷训练相结合,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应对一模。

聚焦核心,备考研究在路上

教师通常把备考研究重心放在第一轮复习上,因为第一轮复习涉及复习计划的制定、复习材料的准备等工作,对备研的要求高,同时语文学科的个性化理解较其他学科更显著,不仅存在校际差异,备课组内教师间也不易达成共识,这就使得备考研究和交流变得很重要。到了最后阶段,迎战模拟考试是备考主题,载体以往年真题和模拟题为主。大家的关注点在一道道具体的考题上,备考的策略研究变少了。因为模拟试题是区域教研部门命制的,有的区域还会组织区域内学校进行“集体阅卷”和讲评指导,组织化的行动多了,个性化的备研少了,教师跟着做就好了。很多学校就是以一套一套地刷模拟题为基本复习策略,教师进入做题、讲题的被动教研模式,复习的有效性、个性化就会大打折扣。教师虽然备课(做题、研究答案)、辅导学生精力付出也很多,但是和第一轮复习比,备研的内驱力不足,心理状态是“躺平”的。

其实每一份试卷的考查,都无法涵盖应考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在一套套试题“覆盖不完全”中,第一轮复习中建构起来的知识系统和能力系统被打乱了、碎片化了。很多学生会出现所谓的“高原反应”,进入瓶颈期。

帮助学生突破瓶颈期,教师要有驾驭模拟考试多套试题、将试题进行重组加工的意识和能力。比如将部分命题质量高的整套试卷留作训练用,把其他多套试卷打散,撷取精华,重组为专题,精讲精练,重新建构能力体系。比如把考查论证思路的试题集中在一起,这类试题有的出现在信息类文本的阅读题中,也有的出现在文言文阅读题中,但都是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的,而逻辑思维能力既是考查重点,也是学生掌握的难点。创造性的备考研究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备研要求。通过教师的聚焦性训练,考生的逻辑能力得到提升,可以推而广之用在写作论述、文本阅读、梳理文章思路等方面,从而达到单点突破、辐射整体的复习效果。

新高考和新教材的关联是命题的原则之一。教师应在模拟试题的研究中,梳理考试内容和教材的联系,使教材内容进一步立体、有重点地复现,减轻学生回归教材时不知道边界在哪儿的焦虑。再比如审题训练,在模拟考试阶段,归类进行课堂教学,也是实现整体提升的有效途径。

总之,教师要在核心能力、核心内容和核心问题上多做备考研究,多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

重在学习,教师要学会退隐

在第一轮专题复习阶段,教师讲授和学生训练比例一般是对半开的,有的教师讲授得还要多一些。进入三次模拟考试阶段,学生要亲自“上战场”了,教师要善于智慧地退隐和示弱,让学生成为主角。

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学习看得见”。教师要研究学生具体的学习行为并进行指导和督导。比如阅读考查,学生在文本阅读的时候,必须有快速捋清文章脉络、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这个任务需要用标画的方式显性呈现。这需要安排现场训练,教师“迈开腿”,巡视学生阅读过程中在试卷文本上的标画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准确度。

在课堂上,教师还要能“管住嘴”。在三模阶段,最忌讳教师大讲特讲。输出是最好的掌握方式,凡是能让学生讲的题,教师要把机会让渡出来,舍得把时间和舞台留给学生。文章思路是怎么梳理出来的?逻辑线条是什么?审题重点在哪里?回答要点有哪些?怎么赋分的?错误项错在哪里?这类题的命题方式有哪些?试卷分析中的普遍性问题尽量让学生来讲,还可以展开小组讨论和交流。考试研究不只是教师的本业,更是学生的本业。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以研究的眼光与命题人共情,透过试题读懂考查意图,而不仅是被动听教师的研究结论。布置作业时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命题,这是一个事半功倍的策略。

关注情境,与时代同行

无情境不命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列举了复杂情境活动取材的领域:国际政治经济、党和国家政策改革、社会发展、历史事实、科技前沿。很显然,情境是学生感受时代脉搏的最好载体。所谓语文即生活,是说语文学科天然具有情境化的特点,应对情境活动中蕴含的能力考查,前提是了解和读懂基本的社会生活情境。

那么学生有没有时间和渠道了解家事、国事、天下事?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了解时代热点?给学生不定期筛选主流媒体的时评文章、课堂上就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利用作文积累本搜集重要素材等语文实践活动,都是教师可做的工作。

德、智、体、美、劳五个领域的素材,与高考都有显性对应关系,有信息类文本取材于《诗论》《读〈拉奥孔〉》等审美性论述作品,也有文学类阅读如《从音乐和美术认识生命》取材于艺术美育题材;有写作命题材料引用毛泽东《体育之研究》,还有文学类阅读《到橘子林去》涉及劳动题材。

总之,教师应引导和帮助学生“活在当下”,与时代同行,把育人、育才和“育分”有机统一起来,让学生成为具有家国情怀的优秀学子,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标。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副校长、语文正高级教师)

作者:尚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