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目标这么定,你可能节省60%的学习时间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案 例
案例一:眼看进入高考冲刺阶段,小贝却有些松懈。班主任特意和他聊了聊目前的学习状态。他说:“能感觉出自己松懈了,学习的劲头跟刚上高三时比下降了不少。本来高考的目标是一所“985”大学,但是学着学着发现自己好像怎么努力也考不上,所以一下子就泄气了。心里又失望又难过,还有些埋怨自己不争气。”
案例二:备考冲刺阶段,潇潇的学习状态越来越好。她在学习方法分享会上特别提到:“制定合理目标使自己保持学习的动力。”刚上高三时,潇潇的成绩属于中等水平,她根据理想的专业选定了一所普通本科高校和一所“211”高校。第一学期期中考结束后,她成绩稳定,能够轻松考上那所普通高校,信心大增。第一学期期末成绩已距离那所“211”高校很近了,潇潇接下来的学习更有动力了。
案例三:小江的高考目标摇摆不定,导致学习状态时好时坏。想考名牌大学时学习劲头就足;而当成绩有所波动,他就感到压力大,要改成考普通大学,学习状态也随之下滑。就这样学习目标和学习状态互相影响,成绩也忽高忽低,给冲刺学习带来很大影响。
分 析
合理目标有推动作用
目标是考生预期达到的学习、考试结果和标准。众多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表明:目标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导向、激励、启动、调控等重要作用;有明确学习目标的考生成绩会更好。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明确的考生比没有目标的可以节省60%的时间。考生如果明确认定自己要达到什么标准,并且认为这个目标自己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值得努力,那么就会自觉、努力地学习。
合理目标有助于稳定情绪
在紧张的备考中,不少考生的情绪会因成绩起伏而出现波动,导致学习状态、情绪不稳定,案例三中的小江就是这样的情况。在冲刺阶段,明确且合理的目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果,同时减少因成绩起伏带来的情绪困扰。当一个人有明确、合理的目标时,更有信心和动力去克服困难,从而减少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的发生,最大程度减少对学习状态的干扰。
建 议
制定明确目标和实施方案
只有目标是不够的,还需要明确、可行的实施方案。制定的目标和方案要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和其他目标有关联性的、具有明确截止日期的。如:一名语文成绩中等的考生定下目标——每天多练习2篇现代文阅读,每周背诵两篇古文,每周写一篇作文并找老师批改,在下一次统考时语文成绩达到125分。考生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可以请同学、家长帮忙监督,以便更好地执行方案,实现目标。
目标灵活可调整
合理的目标是指该目标可通过努力实现,与个人实际相符。它应该是既稳定又可调整的,不能将目标僵化、固化,束缚个人发展。如果学习成绩提高了,并且相对稳定,可以适当将目标提高;如果成绩有所下滑,并且状态持续不好,可以在调整学习方法、调节情绪的基础上对目标做微调,使其更符合个人情况,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摆正位置 全力以赴
考生在制定目标时要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发现优势和不足,找准目前定位,力争在现阶段成绩上有所突破,全力以赴。也就是说,制定目标、实现目标最重要的是跟自己比,而非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患得患失,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尽最大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作者:北京市第十七中学教师 席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