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师谈高考:快速适应大学生活三项策略:学习篇
2012年08月17日
来源:高老师谈高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学生入学后碰到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学习方法不适应。据了解,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补考人数较多,部分学校或专业会占学生总数的20%左右,有的甚至在30%以上。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大家都知道,大学和中学的教学模式有很大不同。大学老师教学是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和思想,启发学生的思维。大学的教育是启发式和自主性的。学校安排的公共课、公开课会比较多,自学和自由支配的时间也较多。成绩的好坏全靠个人平时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态度。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尽快从高中阶段的学习习惯中跳出来,改变学习方法,逐渐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掌握大学学习特点和规律,迅速摸索出一条适合专业及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
当新生在确定所学课程后,应该为自己制订一个合理可行的学习计划,并坚持按照计划进行。如什么时候过四级;什么时候过六级;听什么样的选修课;是否要辅修第二专业等等。计划一定要量身而定,量力而行。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制定操作性强,并且容易完成的计划。
此外,大学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开放的图书馆,开放的自习室,开放的学术环境,学会利用并运用好这些资源是一个大学生必备的能力。
唤醒自己的专业兴趣
有的学生刚开学就问老师:“这个专业我不喜欢怎么办?这所学校不是我理想的大学,是父母替我选的专业……”据调查,每年高校大约有近20%左右的学生所学专业与自己的兴趣不符。
现在报考大学选专业的时候,学生的选择性并不是很强,有的学生录取的专业还是调剂的,对所学专业完全陌生。因为不了解提不起兴趣,或者想方设法转专业,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已经选择了或被调剂到某个专业学习是既成事实(即使将来可以转专业,学校对学生转专业的人数和整体成绩也是有要求的)。那么,无论所学专业是不是自己喜欢的,都要努力认真的去学习,唤醒自己对专业的兴趣十分重要。
兴趣、热情、求知欲是学习的直接内在动力。很多学生刚开始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对它完全不了解,但是接触过一段时间之后,会逐渐地喜欢上它。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只有积极努力的去学习,去探索,才有可能真正的了解他,热爱它,才能有可能取得好成绩。
另外,现在的大学教育比较开放,很多学校支持学生辅修第二专业或读双学位。有的学校会在第二年给学习有能力的学生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有的学校在学生学完两年基础课时再细分学科大类之中的专业攻读方向;学生可以据自己的实际和学校的条件做出决策。但是更多的人是要学会适应,在无法后退,又不能转专业的时候,直面现实,努力挖掘专业的兴趣点,唤醒自己对专业的兴趣,是完成四年或五年大学学业的主要动力,也是为未来就业储备更多的专业知识。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大家都知道,大学和中学的教学模式有很大不同。大学老师教学是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和思想,启发学生的思维。大学的教育是启发式和自主性的。学校安排的公共课、公开课会比较多,自学和自由支配的时间也较多。成绩的好坏全靠个人平时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态度。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尽快从高中阶段的学习习惯中跳出来,改变学习方法,逐渐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掌握大学学习特点和规律,迅速摸索出一条适合专业及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
当新生在确定所学课程后,应该为自己制订一个合理可行的学习计划,并坚持按照计划进行。如什么时候过四级;什么时候过六级;听什么样的选修课;是否要辅修第二专业等等。计划一定要量身而定,量力而行。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制定操作性强,并且容易完成的计划。
此外,大学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开放的图书馆,开放的自习室,开放的学术环境,学会利用并运用好这些资源是一个大学生必备的能力。
唤醒自己的专业兴趣
有的学生刚开学就问老师:“这个专业我不喜欢怎么办?这所学校不是我理想的大学,是父母替我选的专业……”据调查,每年高校大约有近20%左右的学生所学专业与自己的兴趣不符。
现在报考大学选专业的时候,学生的选择性并不是很强,有的学生录取的专业还是调剂的,对所学专业完全陌生。因为不了解提不起兴趣,或者想方设法转专业,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已经选择了或被调剂到某个专业学习是既成事实(即使将来可以转专业,学校对学生转专业的人数和整体成绩也是有要求的)。那么,无论所学专业是不是自己喜欢的,都要努力认真的去学习,唤醒自己对专业的兴趣十分重要。
兴趣、热情、求知欲是学习的直接内在动力。很多学生刚开始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对它完全不了解,但是接触过一段时间之后,会逐渐地喜欢上它。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只有积极努力的去学习,去探索,才有可能真正的了解他,热爱它,才能有可能取得好成绩。
另外,现在的大学教育比较开放,很多学校支持学生辅修第二专业或读双学位。有的学校会在第二年给学习有能力的学生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有的学校在学生学完两年基础课时再细分学科大类之中的专业攻读方向;学生可以据自己的实际和学校的条件做出决策。但是更多的人是要学会适应,在无法后退,又不能转专业的时候,直面现实,努力挖掘专业的兴趣点,唤醒自己对专业的兴趣,是完成四年或五年大学学业的主要动力,也是为未来就业储备更多的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