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孩子像朋友一样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眼下,高三生大都已在学校老师的专业指导下,适应了高三的生活节奏,正在为上半学年的又一次“大考”——期中考试做着准备。然而一部分考爸、考妈却始终没有找好自己的角色定位。相关人士建议,考生父母要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家长架势,学着放下身段,以“大朋友”的身份陪伴在孩子身边。
调整心态,转变角色
“我这闺女以前大大咧咧就像个假小子,可一上高三就变得特敏感。现在我和她爸爸说话得特注意,稍微说重些,她就躲起来抹眼泪。”考妈张女士觉得女儿突然变得特别脆弱,不禁事儿。孩子月考有两个科目成绩不太理想,她多责问了两句,女儿就眼圈泛红,之后就关起门不再和她交流了。“我多问问也是关心她,想搞清楚问题出在哪儿,看看能怎么帮她一把。”张女士无奈地说。
记者从部分中学老师处了解到,高三阶段,由于课业和心理压力明显增大,不少考生会表现得焦虑、脆弱。遇到这种情形,父母要给予孩子包容、理解和及时的宽慰,如果以强硬态度应对,很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使孩子与自己越来越疏远。
考生父母确实很不容易。在外有工作要忙,回家后除了要打理日常的饮食起居,还要关注孩子各科学业的完成情况,多种角色下,如果心态转换不好,往往会事与愿违。北京市第166中学心理老师张瑶表示,大多数考生现在还是未成年人,在多重压力作用下出现情感脆弱的表现不足为奇。这个阶段,父母要承担起孩子心灵守护者的重要角色。亲子间顺畅、和谐的沟通,是各类问题得以解决的基础条件。因此,父母要平和地陪伴在孩子身边,学会以“大朋友”的身份倾听孩子的苦衷和诉求,了解孩子的情况,清楚问题出在哪里,在找到明确的“纠偏”方向后,帮孩子尽快脱困。
擦亮双眼,及时鼓励
全年的备考路上,考生要经历的大小考验不计其数。如何让孩子一直保持前进态势,是考爸、考妈们关注的又一热点问题。
“能顺利考入理想专业,除了自己的努力付出外,还要归功于爸妈长期的信任和鼓励。”北京建筑大学的顾鑫悦表示,自己的学习成绩并不拔尖,高中阶段能一直保持成绩、状态稳中有升,得益于父母的鼓励型“伴读”。
小顾回忆说,进入高三全面复习阶段后,在各科目具体的学业上,父母并不能给她提供太多帮助,但每次考试结束后,他们都会专门腾出时间,认真记录试卷中的错误。之后,父母会详细指出小顾在哪些学科上又犯了相似的错误,提出建议,而在有了改进的地方给予肯定。在父母的鼓励下,小顾的进步能得到及时认可,并找到问题及时解决,学习劲头越来越足。
考生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孩子,使孩子在正能量的推动下持续前行。北京市第24中学高三老师李鹏表示,亲子间的良性互动往往要依托于双方的信任和肯定。高三生在学业、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强大的自信是攻坚克难的重要推动力。父母可通过言行,潜移默化地向孩子传递积极、阳光的心态。此外,父母还要仔细观察孩子的日常动态,无论孩子在哪方面取得了进步,都要及时肯定。当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认可时,自身的潜能会被激发出来。
保持常态,静心陪伴
家有高三生,父母在有些方面要适当作出改变,而有些方面则无需刻意调整。
上届考生王倩的爸爸为了给她创造一个安静的复习空间,曾给全家下达了一个晚饭后的“禁声令”。据小王讲,那段时间,她觉得家里的气氛很诡异,每到晚饭过后,家里就会变得特别安静。平日酷爱戏曲的爷爷、奶奶放弃了看电视的习惯,过回了头戴耳机、一人一个收音机的“苦”日子;父母也蹑手蹑脚,生怕弄出什么大声响,影响到她。然而,家人的一番好意却让小王自责不已,压力越来越大,最终向父亲提出了“抗议”。
记者从部分中学老师处了解到,往年总会有一部分考生父母刻意给孩子打造出一种“真空”的学习环境,而这样的安排,往往会让孩子感觉很不自在。
高三这一年,很多考爸、考妈比孩子还紧张。一些父母会凭借臆断,单方面地认为改变生活常态,更能体现出自己对孩子的关怀。殊不知这种焦虑情绪诱发的改变,会在不经意间影响到孩子。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老师魏兴建议,在孩子没有提出特殊需求时,高三生父母无需刻意改变全家原本正常的生活状态,注意维持和谐的家庭氛围,静心陪伴在孩子身边即可。(北京考试报记者 邓 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