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北大新生写给考爸考妈的话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按语】刘晟亚同学在经历过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笔试的失败,以及北京市“三好学生”资格评选的意外落败,经受住了挫折、痛苦和委屈,依然能振作起来克服重重困难,“信自己”是她最好的安慰剂和兴奋剂,最终以文科634的裸分拼进北京大学,实现3个1,一本、一院校、一专业,也成为班级中考进北大清华的11名同学中为数不多的没有任何加分的学生。正因为这份自信、自励和自强成就了今天的刘晟亚,也一定会让她走的更远、飞的更高!
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肯定有非常用心、上心的家长,无论采取的哪种教育理念。正如刘晟亚同学所说的那样,“每每我遇到困难和压力时,都会想到我的榜样妈妈,顿感士气大振。这种将军的表率,已然超越了琐碎的陪考工作,而是在心理上找到了与孩子的共鸣点,足以支撑她勇敢地走下去。”家长以身作则,自我表率,自然会成为孩子的学习榜样。
因此说,家长不仅仅要做好“后勤部长”,更要成为孩子的“战略参谋”,充当孩子的稳压器、推动器,在高三的备考之路中与孩子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刘晟亚同学以过来人的身份跟大家分享着她在备考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应考策略以及亲子关系,应该说她的这些心得和经验对于新的高三家长和高三生来说具有很好的借鉴指导作用。
和孩子们并肩作战、共同成长
——致各位将领们(考爸考妈)
作为一个考生,或许我无法将很具体的方法和亲身体验分享给大家,但我想,从孩子的角度来给各位叔叔阿姨以建议,更有利于您了解孩子的心理吧。
1.无为or有为?
陪考这件工作,伸缩量是很大的,静坐旁观而无为是一种态度,积极行动而操心也是一种态度,而如何掌握一种平衡在我来看是很重要的,走向任何一个极端都让我们痛苦不已。从分工上,建议父母双方只一方做积极分子,另一方则旁观就好,孩子累了时负责聊聊高考外的趣事,大事上提供些许建议即可。这样既可以节省父母的精力,又可以使孩子在满脑高考外找到一点空间。从具体操作上,实是很难的一件事。高考的孩子压力大,家长很有可能因掌握不好这点而徒增孩子的焦虑感。政策、消息、建议种种,家长自己吸收越多当然越好,但注意一定要有选择地透露给孩子。
2.保持积极的心态,激励最重要
我当时最怕的一件事并不是自己遇到困难,而是家长和老师对我失去希望。很多学生,包括初中时的我自己,学习不好并不是因为能力上有欠缺,而是他们遇到了自己难以控制甚至难以发现的心理难题。我相信凡是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没有一个是不想好好学的,他们只是困惑于找不到正确的方法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家长惯于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相比,如若不及,便无论公开还是私下地重复:“你瞧瞧人家……你怎么就不好好学……你是永远达不到的。”或许您说的没有错,但一味地强调消极的结果,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达到严重挫败自尊心及自信心的效果。有的孩子会在学习时毫无动力,因为我们的大脑会不自觉地认可重复的信息;有的孩子则干脆表现出玩世不恭的态度,实际上内在逻辑则是,与其在努力后能力被人否认,还不如拒绝努力。且各位家长一定要坚信,最后一年经过努力冲上来完全是有可能的,而但求全力拼搏一把,高考便成功了。只有您心存希望,孩子们才有可能有希望。若出了问题,家长们不要只关注目前的表象,而要帮助孩子一起发现他学习方法、习惯、心理上的种种问题,找出解决它们的方法。同时细心关注孩子的哪怕一点进步,适当的激励是很重要的。
3.做一名“猛将”
高考这场恶战,家长是将军,孩子则是士兵。将军的表率作用不可小视。记得我校高三举行成人仪式,学校邀请我妈妈在礼堂演讲。从小便最怕公共演讲的妈妈,竟然答应了。我看到整个准备过程中她的焦虑不安,上台时的微微战栗,成功后眼角的泪光,俨然就是我们高考过程的缩影。之后妈妈告诉我说,她何尝不想退缩?只是想到我也正面临着同样的艰难挑战,便知道她一定不能退缩,一定要为我的战斗冲锋。确实,每每我遇到困难和压力时,都会想到我的榜样妈妈,顿感士气大振。这种将军的表率,已然超越了琐碎的陪考工作,而是在心理上找到了与孩子的共鸣点,足以支撑他勇敢地走下去。我想各位家长不妨也试着给自己创设一个挑战,带着孩子一同奋斗。
4.善于做遥感式家长
高三的孩子学习紧,压力大,有时莫名其妙地便会产生烦躁情绪,家长不必过分担心,更不必刨根问底地追询原因甚至胡乱猜忌。适当安慰、遥感对待这种情绪是最好的。如果这种状况持续时间较长,不妨找合适的机会和他耐心地交流一下,或是找到老师问问学校的情况。有时焦虑的同学们也会冲家长们发脾气,您大可不必如往常般计较,待到孩子们控制了情绪,是经常会感到懊悔和自责的。 家长们要学会远远地关心他们,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并告诉孩子无论他遇到任何困难,我们都会在你身边,鼓励他们和您交流,毕竟主动交流的效果要远优于被动交流。
各位叔叔阿姨,高考固然辛苦,但经历这一年,您会发现自己和孩子更亲近了,也和他们一同成长了许多。希望各位以及学弟妹们都能在其中有所收获,顺祝高考凯旋!
作者:刘晟亚,高中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文科,2012届高中毕业生,现为北京大学经济学类专业大一学生。
注:本文引自《老梁说高考之我要上大学》一书。
作者简介:梁挺福
北京大学硕士,升学规划专家、高考志愿专家。近10年潜心钻研多个省份志愿填报政策及录取规则,具有丰富的志愿填报实战经验,同时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在升学规划、志愿填报和就业指导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