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高校专业动态调整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姜朝晖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本年度各高校新增备案专业2046个、审批专业177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93个,撤销专业518个。同时,根据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结果,确定了同意设置的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尚未列入专业目录的37个新专业。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一经正式公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本科专业调整是高校专业设置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战略、高校发展、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具有重要的风向标意义。因此,每年本科专业调整结果发布后,都会迅速成为舆论关注焦点。那么,本年度本科专业调整具有哪些特点?在笔者看来,一是具有严格的组织性。高校本科专业调整采取报备和审批制,现在已经越来越成为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常规工作。二是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专业是学生获得专门知识和相应能力的教学组织,对于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是专业报备、新增还是撤销,都经过高校认真考虑申报,特别是学科专业领域专家的反复论证,符合高校办学定位和市场需求。三是具有战略的前瞻性。专业设置主要是根据国家战略、社会发展需求为当下和未来培养人才,超前谋划是调整专业特别是新增专业时的首要考量,充分考虑了当下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前景需求。四是具有较强的主动性。专业设置属于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范畴,高校本科专业的申报,无论是撤销还是新增专业,充分体现了高校积极落实办学自主权,充分反映了高校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教育教学服务国家战略的迫切追求。
专业调整应引起关注,但更应正确认识和理解专业调整背后所释放出来的信号。对于专业撤销来说,主要存在三种情况:一是撤销专业招生情况不太理想,特别是培养人才供过于求、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从高校内部资源优化、节约办学成本的角度,高校会依照程序申请撤销专业。二是撤销专业就业市场并未饱和,但和高校本身的定位有所偏离、并非所长、同行竞争激烈的专业,在探索一段时间后,高校会主动申请撤销专业,集中优势资源聚焦自身所长和特色办学。三是撤销专业在学校很强,市场也有需求,但从专业自身结构优化的角度,撤销本科生招生,高校可以集中精力办好研究生教育。总体来看,专业撤销大多以第一种情况为主,但具体到高校还要区别对待。
当前,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高校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总体来看,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符合时代潮流、国家急需、高校发展和社会需求,是教育主管部门积极作为、高校自我诊断并且不断优化专业布局的一种行为。因此,对于高校专业调整,不能把新增或撤销专业的数量与学校办学质量简单画等号,而应科学辩证地看待。对于高校来说,要增强办学定力,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也要避免盲目跟风和功利化办学,真正把精力放到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上来。对于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建议在高考志愿专业选报时,既要结合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也要认真考量高校的真实办学能力,特别是专业建设水平,并根据学习特长和兴趣爱好填报专业。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