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位也得有供给侧改革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教育部日前公布通知,明确42所高校的50个学位授权点“不合格”,将面临撤销。细看这份名单,不少“211”“985”高校都位列其中,让人诧异,更有一些学校主动提出放弃某些学位授权点。
此番“大清理”,瞄准的正是当前高校学位点过多过滥的通病。一段时间以来,一些高校“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大量存在,要么是盲目逐热,什么专业时髦就开什么,哪怕师资不足都敢立项招生;要么是将学位点看作“有利资源”,只管先敛到自己盘子里,结果“挂羊头卖狗肉”。凡此种种,带来了招生规模的“通胀”,导致了学位含金量的“掺水”。“建筑系的不懂画图”“统计系的不会做表”,这显然是教育供给侧出了问题。严格学位授权点,传递出的恰恰是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质量导向。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学科之精,不在新旧,而在专攻。只有高品质的教育,才能让学生货真价实地掌握专业理论,习得专业技能。揆诸世界名校,那些既在国内叫得响,又在国际扬远名的专业,无不是多年苦心经营和持续积淀的结果。美国著名常青藤学校——达特茅斯学院,其地理系以研究全球变化、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而蜚声海内外。但是,这样一所学校却不设硕士点,而且只围绕一个中心做研究。这种“树百年老店”的长性与专注,对正处于专业躁动下的中国高校何尝不是一种提醒。
当前,我们正在全力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这种一流,显然不是单纯培养“产销对路”人才那么简单,而必须要有一步一印、久久为功的锤炼。正所谓“没有用的学问最高贵”。对高校而言,办得好不好,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有没有真正在那些需要文火慢炖、自然发酵的基础学科上下功夫、出成果。“无用之学”非真的无用,其成果可能更具颠覆性,只是需要社会以宽容之心静待惊喜。高校作为学术研究的最前沿,少一些急功近利的媚俗,多一些严肃治学的精神,方能不负大学之称谓。
学位的含金量,需要“过程管理”来保证,也要有“结果管理”来检验。双管齐下,确保学生具备与学位相应的能力,我们的教育供给能力才会越来越强。(作者: 范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