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探索:高考能不能学学国外的“多校同录”

2010年01月26日 来源:南京晨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晨报讯要是按照现在的方案,钱钟书、季羡林都考不上大学。记者昨日采访中获悉,省政协委员徐忆农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大会书面发言,呼吁能够改革目前“求全责备”的高考方案,给偏才怪才留有空间。

从事古代文献研究的徐忆农委员在书面发言材料中首先翻了翻历史,她说历史上很多科举无名的人比科举的进士们影响更加深远,她说这一现象值得反思,而看到现在的高考方案,她表示了同样的担忧,她认为目前的高考多数大多要求的是全才,却堵死了偏才怪才发展空间。

在她的大会书面发言里,她特意列出钱钟书、季羡林、吴晗当年考清华大学的成绩,你看,他们的数学成绩,最高不过15分,吴晗更是0分。“要是按照现在的标准,如此偏科,可能连填报志愿的资格都没有了。”徐忆农委员表示,现在在高考方案对在某方面特别突出,而某方面跛脚的偏才怪才关上了大门。她认为,以前高考算总分,偏才还有可能靠某门突出拉高总分进大学,但现在各科测试,确实一门课就把人家挡在了门外。徐忆农委员表示,她希望现在高考的方案能够进行优化调整,实行取长略短,通才偏才兼顾。

“季羡林当年就是同时被清华和北大录取了,然后他选择了去读清华”徐忆农委员表示,他认为这种多校同录的方式值得效仿,目前国外的高校采用的就是多校同录,分数与志愿并行的制度。一个学生可以收到很多份大学生录取通知书。她建议,按照中国的国情,可以采取四五所高校同时录取的政策,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这样可以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更好的学校,同时,还可以无形中刺激高校更好地发展,互相比拼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