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难”考题传达出理性对待高考的讯息

2010年01月20日 来源:荆楚网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假如你是浙江大学的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想创业没有资金,想深造又没有机会,你该怎么办?”昨日,浙江大学在武汉二中举行自主招生考试,看到这样一道作文题,几位考生私下议论:浙大的毕业生还找不到工作?好“雷人”啊!(楚天都市报1月18日)

自主招生考试把“就业难”问题摆在准大学生面前,笔者觉得很有借鉴意义。

“就业难”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虽是老生常谈,但大学毕业生不如意的就业状况对于中学生来讲还是很陌生的:我受过一流的高等教育,难道毕业去向还需要愁?

高校自主招生自开始以来就以其标准难以“标准化”广受争议,就这一点而言,浙大自主招生的“雷”人题,起码是一个颇具合理性的开头,它不留情面地向准大学生们传达了一个讯息——先清楚认识大学教育意味着什么,再请理性对待升学压力。

考场外的家长纷纷赞赏这道题出得好,认为“现在的中学生接受的挫折教育实在太少了。”其实这不仅仅是“挫折教育”,更是一个对惶惶不能终日的备考生的轻微提醒:“高考之后还有太多岔路口,每一条都能重新判定你人生的高度”。高考也到了该去热度化的时候了。

黑色的三天高考在多少中学生和家长眼中是决定命运的唯一通道,也造就了埋头于应试的狭窄生活圈,家长为孩子奔走,千万个孩子使出百般武艺削尖了脑袋在这条升学路上钻。“一场考试决定命运”的荒谬论断击垮了多少个孩子的承受力。其余顺利过关的,又包括多少眼界没有超过一张四方书桌大的“高材生”被批量生产出来输入了我们的大学。

进入大学就是紧迫感的消止,我们的高等教育给出的就是一劳永逸和职业保障吗?笔者认为这是高等教育的悲哀。

高等教育该给予我们的是什么?是一种眼光,也是一种应万变的素质,当然就包括“毕业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想创业没有资金,想深造又没有机会”的困境,而不是直接向社会输送专门性人才。

更多的困境、挑战、机会还在后面,在你接触到更广大的世界以后。掌控自己的命运绝不只有升学这一条路子,走过来了的高度让你可以俯视从前的路,才发现通往成功原来还有很多方式

我们的素质教育也许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不妨从这样一些自主招生考试的宣传开始传达出正确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