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不妨一试

2009年11月12日 来源:西海都市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0年,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将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在北京、江苏、湖北等13个省市自治区招收综合素质优秀或学科特长突出的高中毕业生。

消息一出,立刻招来一片质疑声。人们表达忧虑的理由只有一个,自主招生容易导致腐败,容易制造教育不公,使不该推荐的人被推荐上了,这就伤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近年来,发生了许多围绕着高考加分或者钻空子上大学的荒唐事:湖南考生王佳俊突破了严密的户籍管理制度,冒同学罗彩霞之名完成了大学学业;重庆今年一下子发现了30多名修改民族成分骗取加分的考生,甚至包括当地高考文科状元;浙江的“三模三电”训练队在一些地方已演变成富贵家庭子女的“加分俱乐部”。有这些打通层层关节投机取巧的铁证在,公众的担心,也是自然的事。

可话说回来,“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改变了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局面,也是一件好事。但一个好的制度还需要好的配套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将“校长实名推荐”深入下去。

因此,作为北京大学,应该大胆将自主招生走下去,多倾听人言、倾听民意,采取公开、公正、公平的措施打消公众疑虑。

而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应该在制度设计上增加民主决策成分来解决问题。比如推荐名单的确定不能是校长的一言堂,而应该有教师和家长的参与,校长在推荐名单上每写下一个名字,都要给出充分的理由。

当然了,任何一项改革,都是伴随着议论推进的,这也很正常。但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我觉得,“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