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考"能否撬动高中教育改革 有利于纠正偏科

2009年11月09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作为一项旨在客观有效地监控高中教育质量和评价高中办学水平的新制度,“水平考”能否有助于改变多年来以高考升学率评价高中的单一标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它又能否成为撬动高中教育改革的支点和推动高考制度改革的关键点呢?

     10月28日,酝酿6年,几经修改的《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正式公布。从明年起,上海将在普通高中全面推行“学业水平考试”。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市教委有关负责人。

    “学什么考什么”有利于纠正偏科现象

    “水平考”一个显著的特点在于改变原先由各区县或高中学校自行组织毕业考的形式,强调由上海市统一命题。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革,传统的毕业考试制度又存在着何种不适应呢?

    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副处长颜慧芬认为,由于各区县或高中学校自行组织学科毕业考试,其难度、水平难以在全市范围内有一个客观衡量,社会和市教育行政部门对高中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也难以有效评估。因此,社会上往往将学校的高考升学率、升入一本院校的比例等作为评价标准。这种状况导致了许多高中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使素质教育无法有效实施。

    而这种现象带来的一个最为明显的弊端就是高中生偏科问题。在不少高中,“高考不考,我就不学”的现象非常普遍。学生对与高考无关的科目不重视,导致偏科问题严重。

    “偏科现象有悖于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我们希望培养全面发展并有专长的学生。”颜慧芬认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其中有些内容确实超出了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而学校如果只顾围着高考这一指挥棒转,“考什么,教什么”,就会偏离课程标准的要求,使高中教育的教学要求难以真正落实。

    而在《实施细则》中,记者看到,自2009学年至2011学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被设定为10门,即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技,分高中三年进行考试。这也就是说,“水平考”所考查的是学生的全面素质,要想“合格”,学校、教师和学生每一门科目都不能“怠慢”。

    “‘水平考’将完全体现课程在先、考试在后的改革要求,使我们的教育由‘考什么,学什么’转变为‘学什么,考什么’,而且它提出的都是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与强调选拔功能的高考相比,其难度明显较低,达标应该不很困难。”颜慧芬说。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