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能否让高考回归“常态”

2009年06月08日 来源:文汇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年一度的高考,无论媒体如何降温,也无法降低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热度。这既可作为“教育改变命运”的典型案例,也是“高考异化”的有力佐证。

  对一般考生而言,动用全家之力呵护、租宾馆迎考、搬营养菜谱,尽在情理之中,甚至个别考生考前吸氧,也未尝不可。因为这些都是个案,外人无法说三道四。不过,将每年一次的升学考试提升到“社会化”高度加以运作与演绎,却让人感到揪心与无奈。

  应该说,在高考的名义下,在一切为考生着想的口号下,社会经历了一次非常态的考验。为了“绿色护考”,禁止试区附近施工;为安全所计,考点附近马路封路;即使不得不通过考点的车辆,也被禁止鸣号。有的家长甚至还要求试区捕捉麻雀,还自愿担当协管员,拦截过往车辆,生怕这些响声造成干扰。乍一想,这些措施颇有道理,毕竟对考生而言,一生一次高考非同小可。然而,细细琢磨,不免生出疑问:在平时,难道我们不该“绿色环保”?难道平日里噪声就该“无所顾忌”?从某种角度说,高考期间所采取的措施,应当是社会常态,而不应成为高考时对考生的特殊优待。而将高考视作“社会考”,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反映了社会对这场考试范畴的“扩大化”。

  另外,如果我们的考生,连走路都生怕被人踩着,甚至在考试中不能有麻雀发出噪声,那么,他们未来面对各种复杂环境的“抵抗力”,也是可想而知的。诚然,现在的一些做法并非他们所愿,只是我们一些成年人把考生当作“小太阳”对待了。

  近年来,每年的高考都成为“永不落”的“循环热点”,所耗的社会成本可谓巨大。有一位校长作过统计,700多位考生,至少有150个方方面面的人为其服务,其中还不包括家长。这样的超常规,也让考生在无形中增加了压力。

  多年前,笔者曾呼吁“恢复高考原态”,直到如今,笔者还是认为,应该把高考还原为教育内部的“升学考试”,不能演变成“社会考试”,不能将有限的社会资源,通过不合理的倚重去增加社会运行成本,不应将高考的那几天变成交通受阻、影响正常生活的“艰难时刻”,一切应当在“常态”下,实现高考环境的最优化。 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