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建设的五大误区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当前高职课程建设、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认识误区。
误区一:课程建设一定要信息化。我们经常看到,老师在课堂上讲授,学生却在下面玩手机,这般情景,还能指望着学生课后自己去看视频、看电子学习资料吗?有学生反映,一些课程实施信息化教学以后,抄作业更方便、更快捷了,复制、粘贴即可。信息化教学是手段,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如果实施了信息化教学以后,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没有因此而提高,那么这个信息化教学,只不过是劳民伤财罢了。在实施信息化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实效,不务虚功,不能将手段目的化。
误区二:课程教学一定要标准化。在工业机器生产中,只有用统一规格的原材料和机器,采用统一的方法,才能生产出统一规格的产品。也就是说,原材料和机器标准化、方法标准化,产品才能标准化。而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生源的素质和能力不统一,即使是同一年度,甚至是同一班级的学生,两极分化也十分突出。这些学生的基础不同,即使教学方法是标准的,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可能标准。况且社会上需要各式各样的技术人才,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需要统一规格、统一标准。教学标准化,实质是“目中无人”,既把学生当成了物品、机器,也把老师当成了物品、机器,严重挫伤了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在教学上要以生为本,任课教师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不是刻板、教条、僵化地以“课程教学标准”为本,不管学生是否接受和消化。
误区三:高职课程一定要项目化。尽管某个具体项目可以选择得很好、很有代表性,但却不一定具有广泛迁移价值。而其基本概念、原理、法则、方法及其相互关系才是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让学生做具体项目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明白现在学的知识与将来职业任务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但如果某个项目课程最终实施的结果是学生只会做这个具体项目,教师没有启发引导其上升到抽象的高度,这就与工厂里师傅带徒弟和岗前培训没有了区别,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发展的潜力和应变的能力,无法应对未来的未知的工作任务。项目要成为项目课程,不能以某个项目为核心,而要以某个项目为载体,以该项目涉及的抽象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教师之意不在项目本身,而在附着在项目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基本方法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等抽象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项目课程的最终落脚点仍然是这些抽象理论知识的学习,只不过是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理论知识。
误区四:课程建设一定要重投入。在课程实验实训室建设上,一些学校热衷于投入了多少资金,购买了多少实验实训设备,建设了多少实验实训室,但建成验收后,投入使用了多少,真正发挥的效益又有多少,学生是否因此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则无人问津。实验实训室建设重在使用而不是投入。
误区五:通过考试改革提高考试合格率。由于高职院校生源素质严重下降,按照原来的课程标准教学和考试,不及格率很高。于是一些高职院校鼓励通过课程考试改革,提高课程合格率。凡通过考试改革的课程,合格率均在95%以上,远高于未进行考试改革的课程。这样虽然表面上课程合格率提高了,但学生真正的能力和素质并没有提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学生不及格率高,不是想办法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而是改变评价方法,岂不是“舍本逐末”?
(李焦明 作者系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