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专业尚需苦练内功

2017年03月07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推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是国家核心发展战略。近年来,高职院校依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开发和设置了部分新兴专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兴产业发展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然而,虽有国家良好政策背景,很多高职新兴专业却“叫好不叫座”,存在着招生不足问题。

以2015年某省高职院校为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材料能源、交通运输、生化药品等19个新兴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在校生只有1.4万人,仅占在校生总数的2.41%;新兴专业年招生人数大多不足30人,有的学校甚至为个位数;智能产品开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高速铁道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精密机械技术等5个专业在校生人数为0。而据有关统计,全国高职院校新兴专业在校生情况也大致如此。

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另一方面新兴专业却不受学生和家长“待见”,统计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新兴专业“名称生、了解少”。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产业类型层出不穷,其因应而生的新兴专业,如增材制造技术、逆向工程技术、云计算技术等,虽然业内非常熟悉,但家长和学生却了解较少,相对陌生,有点“虚无缥缈”。

新兴专业“起步晚、底子薄”。新兴专业代表着未来产业经济的发展方向,但毕竟尚处于起步阶段,历史短,积淀少,实训条件、师资队伍等基础条件较差,办学实力薄弱。反观部分传统工科专业,如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办学历史长,综合实力强。与之相比,新兴专业明显处于劣势。

新兴专业“内涵弱、出口差”。新兴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材及教学内容不够成熟,专业特色不够突出,存在的“短板”较多;同时,因新兴产业处于培育和发展阶段,相关企业大多为成长型的中小企业,需求岗位虽多,但集中度不高,较为散乱,就业优势不明显,难以对学生和家长形成很大吸引力。

那么,如何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化解新兴专业招生难问题?

消除盲点,积极设置。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离不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有力支撑。从统计结果看,当前新兴专业设置还存在很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的“盲点”,如云计算技术、高速铁道工程技术及其他未开发的新兴专业。因此,高职院校要扬长避短,发挥专业设置灵活性、适应性强的优势,在积极解决新兴专业招生乏力问题的基础上,顺应“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快速发展给岗位带来的新变化,积极设置并开发新兴专业,以适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

规避弱点,持续培育。高职院校要坚决避免在一无办学条件、二无专业教师的情况下,脱离实际设置新兴专业,甚至“一哄而上”“大干快上”,造成“投入少—质量低—招生难—投入更少”的恶性循环、难以为继局面。高职院校要从持续培育专业的角度出发,可先在传统工科专业中设置新兴专业方向,通过持续的投入和培育,在提升实力和能力后,再设置相关新兴专业,以推动新兴专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建立品牌,逐步增强报考信心、激发报考热情。

抓住重点,练好内功。提升新兴专业综合实力,是新兴专业扭转招生难现状的重点和关键。高职院校要坚持夯实基础、强化内涵,紧紧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充分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精准对接相关产业,与相关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新兴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机制,提升科研实训条件、师资队伍、信息化教学等基础能力,建立完善创新创业体系,真正培养受企业欢迎的“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突破难点,借好外力。“酒香也怕巷子深”,正是由于学生和家长对于新兴专业的不了解,造成新兴专业“生疏有余、普及不足”,导致新兴专业招生出现困难。相关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高职专业目录调整的契机,进一步明确新兴专业的建设意义、核心内涵、课程设置、就业去向、发展前景,开展国家层面的内涵图解和专家解读,并借助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以及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加强宣传和推介,提升新兴专业的辨识度、知名度和公信度,增强对于学生及家长的吸引力。

任何事物发展总有一定过程,都需要积累和沉淀。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企业、新兴职业的不断提升完善和发展壮大,高职教育新兴专业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作者:鲁彬之,单位:山东省滨州职业学院现代职业教育研究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