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全力打造服务型院校
2011年05月16日
来源:唐山劳动日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具有“按社会需要办学、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优良传统。多年来,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发挥其动车组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等重点建设专业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着力打好“服务牌”,努力建设服务型高职院校,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增强了办学的生命力。
技术服务实力雄厚。学院充分依托人才智库,围绕我市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中的重点课题进行科技攻关,提升了学院整体科研水平和教师的科研能力,共承担各级各类横向纵向课题107项,其中《晚熟抗寒桃“秋红蜜”系列新品种中试与示范》为国家级课题。充分发挥医疗专家的优势,为医疗机构和公检法部门提供死因分析、职业病鉴定,开展病理解剖455例。充分利用“学院与市农科院共建的教学科研基地”,教师与农科院专家一起为区域提供农业新技术服务;充分凭借华北地区首个“专业技术兵储备基地”,满足了部队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双重需要,推进了军民融合式发展,为部队输送直招士官和高素质兵员180多名。
技术培训范围广泛。充分突出动车组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等重点专业领域的技术优势,积极面向行业、企业开展以岗位技术为重点的职业培训,先后组织举办了口腔工艺技术培训、护理人员岗前培训、唐山市百货集团员工培训、计算机等级考试考前培训等,累计培训各类人员达30000人次。充分发挥农林科技优势,面向农民积极开展畜牧、园林、园艺等方面的业务技术培训和科技下乡、科技推广活动,为10000名农民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充分利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行业特有工种鉴定机构,积极面向社会开展口腔修复工、养老护理员、数控机床操作工、电子商务师、土壤监测工等32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累计完成了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15000人次。
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果显著。充分参与技术研发与应用,与唐山市协和医院共同攻关的“中医药治疗脉管炎临床研究”成果,为全国29个省、市及港、澳、美、韩等地的万余名患者解除了疾患,累计创造经济效益4000余万元;与唐山市口腔医院合作开展的种植义齿应用研究,为1000余名患者解除病痛,经济效益近1500万元;青年林果专家刘玉祥教授自主研发的《核果类果树根癌病防治新技术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河北省优秀发明奖,该成果解决了防治果树根癌病这一世界性难题,为农民挽回损失3000多万元。在全国高校较早组建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山里甜”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中国晚桃网”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推广果树新品种涉及河北、天津等5个省市,种植面积达18万亩,为农民增收近亿元。学院现有昝文华老师《葡萄球菌菌苗注射液及制备方法》(zl99 1 25131.8国际专利主分类号A61K 35—74)等发明专利5项。获得《晚熟桃新品种“玉红蜜”的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等国际先进水平及国内领先水平的成果6项。学院与唐山市曹妃甸新区南堡经济开发区签署政企校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探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拓展新领域,增强社会服务功能。
继续教育基础良好。充分发挥继续教育学院主体作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广泛开展继续教育,初步形成了以函授、夜大、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和专科、本科等多层次的办学体系。形成了学历与非学历、文理工医农兼容并蓄的开放办学格局。学院积极发展自办成人教育和联合办学,保持了在校函授生1000人的规模。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了500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累计达30000多人。实施农村干部素质工程,培训农村基层干部800人。
去年,学院参与了“百万农民大培训”“百千万工程”等一系列社会服务项目,组织举办短期培训班20期,开展基层巡回讲座30场次,发放农业技术光盘1000张,受益农民达2万余人。学院还组成10大类32支志愿服务队,设立67个固定服务网点,义务诊疗1200余人次,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10余个,为全市30余个乡镇、120余个行政村20000余名农民提供了农业技术、农业知识咨询服务,发放技术资料5万余份,无偿提供优质种苗10000余株,为企业和群众创造经济效益150余万元。
技术服务实力雄厚。学院充分依托人才智库,围绕我市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中的重点课题进行科技攻关,提升了学院整体科研水平和教师的科研能力,共承担各级各类横向纵向课题107项,其中《晚熟抗寒桃“秋红蜜”系列新品种中试与示范》为国家级课题。充分发挥医疗专家的优势,为医疗机构和公检法部门提供死因分析、职业病鉴定,开展病理解剖455例。充分利用“学院与市农科院共建的教学科研基地”,教师与农科院专家一起为区域提供农业新技术服务;充分凭借华北地区首个“专业技术兵储备基地”,满足了部队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双重需要,推进了军民融合式发展,为部队输送直招士官和高素质兵员180多名。
技术培训范围广泛。充分突出动车组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等重点专业领域的技术优势,积极面向行业、企业开展以岗位技术为重点的职业培训,先后组织举办了口腔工艺技术培训、护理人员岗前培训、唐山市百货集团员工培训、计算机等级考试考前培训等,累计培训各类人员达30000人次。充分发挥农林科技优势,面向农民积极开展畜牧、园林、园艺等方面的业务技术培训和科技下乡、科技推广活动,为10000名农民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充分利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行业特有工种鉴定机构,积极面向社会开展口腔修复工、养老护理员、数控机床操作工、电子商务师、土壤监测工等32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累计完成了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15000人次。
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果显著。充分参与技术研发与应用,与唐山市协和医院共同攻关的“中医药治疗脉管炎临床研究”成果,为全国29个省、市及港、澳、美、韩等地的万余名患者解除了疾患,累计创造经济效益4000余万元;与唐山市口腔医院合作开展的种植义齿应用研究,为1000余名患者解除病痛,经济效益近1500万元;青年林果专家刘玉祥教授自主研发的《核果类果树根癌病防治新技术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河北省优秀发明奖,该成果解决了防治果树根癌病这一世界性难题,为农民挽回损失3000多万元。在全国高校较早组建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山里甜”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中国晚桃网”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推广果树新品种涉及河北、天津等5个省市,种植面积达18万亩,为农民增收近亿元。学院现有昝文华老师《葡萄球菌菌苗注射液及制备方法》(zl99 1 25131.8国际专利主分类号A61K 35—74)等发明专利5项。获得《晚熟桃新品种“玉红蜜”的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等国际先进水平及国内领先水平的成果6项。学院与唐山市曹妃甸新区南堡经济开发区签署政企校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探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拓展新领域,增强社会服务功能。
继续教育基础良好。充分发挥继续教育学院主体作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广泛开展继续教育,初步形成了以函授、夜大、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和专科、本科等多层次的办学体系。形成了学历与非学历、文理工医农兼容并蓄的开放办学格局。学院积极发展自办成人教育和联合办学,保持了在校函授生1000人的规模。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了500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累计达30000多人。实施农村干部素质工程,培训农村基层干部800人。
去年,学院参与了“百万农民大培训”“百千万工程”等一系列社会服务项目,组织举办短期培训班20期,开展基层巡回讲座30场次,发放农业技术光盘1000张,受益农民达2万余人。学院还组成10大类32支志愿服务队,设立67个固定服务网点,义务诊疗1200余人次,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10余个,为全市30余个乡镇、120余个行政村20000余名农民提供了农业技术、农业知识咨询服务,发放技术资料5万余份,无偿提供优质种苗10000余株,为企业和群众创造经济效益15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