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间走出全国冠军——记国内最年轻的高级技师之一方文墨
2011年06月22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从外形上看,方文墨是标准的东北汉。接近1米9的个头,身材魁梧。讲起话来却有些腼腆,而接触时间久了也会自然流露出80后的典型幽默和自信。
2010年11月第六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他技压群雄夺取机修钳工冠军。说到这位国内最年轻的高级技师之一,就不能不说他那漫长的“机器”情缘。
26岁的方文墨出生在沈阳的一个工人世家,从他的爷爷奶奶辈开始就是沈飞的一线职工。小时候,因为父母工作忙,文墨3岁起就经常被母亲带到厂里,一个人在那里度过一天的时光,沈飞车间成了他儿时的乐土。
方文墨说:“我对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没多大兴趣,妈妈办公室里的那些工具就是最好的玩具。”听发动机声音长大的方文墨,在潜意识里,对这些机器零件就有种无以名状的喜欢,拆装那些旧仪器更是他的最爱。
读书以后,方文墨对机器愈发痴迷,家里人也一直很支持他。“当年我也可以和同学一样考大学、出来找工作。只是觉得高不成低不就的,还不如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所以中考时报考了沈阳沈飞技术学校。”
“可别小看了技术工人,我爸总和我说,如果农民都进城了,谁来种地谁给你饭吃啊。”方文墨笑着说。
“在一年之内完善操作技能,加工出高质量的工件;在5到10年内丰富相关知识,使自己的技术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初入技校,方文墨在自己的学习计划里这样写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方文墨在技校三年,篮球、K歌这些曾经的爱好也不知不觉被“机器”代替了。
2003年,方文墨以沈阳沈飞技术学校钳焊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成为沈飞民品公司烟草机械厂一名钳工。
而真正的改变,应该是2005年5月份的沈阳市青年职业大赛。比赛结束后,好多人都围着当天的冠军,议论这人干活好,在沈阳的圈里没有对手。
对冠军,方文墨不仅羡慕,而且也想有那种被别人围着赞赏的感觉。方文墨回忆说:“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大型比赛,当时我在沈阳市也就是个三流选手,回来之后可郁闷了,好像真的无法超越,两三天吃不下饭。”打那之后,方文墨拜了有30年工作经验的付红安为师,刻苦钻研钳工技术。
为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每个月领工资后,他总要拿出一部分钱来购买新工具、新设备钻研。付红安说:“有一个月,除了买工作上的书和工具,文墨就给自己花了5块钱。这么多年算下来,他家小仓库里的那些‘玩具’,能有四五万块钱了。”对现在月工资不到3000元的方文墨来说,那都是不折不扣的宝贝。
想要做好一件事,要有一万个小时的重复练习。
要做一个零件,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而往往是手上一个颤动就会前功尽弃。无论冬夏,在方文墨不足乒乓球台大小的工作台附近总有汗水。做活时间长累到眼花,方文墨就一头扎进车间简陋的水池里冲凉水,清醒后回来继续。
天道酬勤。如今,车间里有很多关键产品的最后一道工序必须要由方文墨来完成,而且全部免检。对于有“对接高难度动作”之称的,每个面只有头发丝1/25大小的操控系统,目前在沈飞车间里只有方文墨能够完成。
有些精密系统的对接是机器无法完成的。用方文墨的话说是“有再好的车也登不了珠穆朗玛峰,还要靠你的腿”,活是靠经验和感觉控制的。
工友口中的“大拿”不仅多次在全国、辽宁省的技能大赛上获得好成绩,还手握“多功能测量表架”、“定扭矩螺纹旋合器”和“加工钛合金专用丝锥”三项发明专利。而争强好胜的方文墨平时虚心又热心,工作上如果有人说起他不了解的内容,文墨总是摸摸脑袋说“啊,这么回事啊。”
每当窗外飞机飞过,方文墨会颇为自豪地说,那上面就有个零件是他的作品。“谁都知道技能无止境。我才26岁,路还长着呢。”年轻的方文墨淡然地说。
2010年11月第六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他技压群雄夺取机修钳工冠军。说到这位国内最年轻的高级技师之一,就不能不说他那漫长的“机器”情缘。
26岁的方文墨出生在沈阳的一个工人世家,从他的爷爷奶奶辈开始就是沈飞的一线职工。小时候,因为父母工作忙,文墨3岁起就经常被母亲带到厂里,一个人在那里度过一天的时光,沈飞车间成了他儿时的乐土。
方文墨说:“我对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没多大兴趣,妈妈办公室里的那些工具就是最好的玩具。”听发动机声音长大的方文墨,在潜意识里,对这些机器零件就有种无以名状的喜欢,拆装那些旧仪器更是他的最爱。
读书以后,方文墨对机器愈发痴迷,家里人也一直很支持他。“当年我也可以和同学一样考大学、出来找工作。只是觉得高不成低不就的,还不如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所以中考时报考了沈阳沈飞技术学校。”
“可别小看了技术工人,我爸总和我说,如果农民都进城了,谁来种地谁给你饭吃啊。”方文墨笑着说。
“在一年之内完善操作技能,加工出高质量的工件;在5到10年内丰富相关知识,使自己的技术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初入技校,方文墨在自己的学习计划里这样写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方文墨在技校三年,篮球、K歌这些曾经的爱好也不知不觉被“机器”代替了。
2003年,方文墨以沈阳沈飞技术学校钳焊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成为沈飞民品公司烟草机械厂一名钳工。
而真正的改变,应该是2005年5月份的沈阳市青年职业大赛。比赛结束后,好多人都围着当天的冠军,议论这人干活好,在沈阳的圈里没有对手。
对冠军,方文墨不仅羡慕,而且也想有那种被别人围着赞赏的感觉。方文墨回忆说:“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大型比赛,当时我在沈阳市也就是个三流选手,回来之后可郁闷了,好像真的无法超越,两三天吃不下饭。”打那之后,方文墨拜了有30年工作经验的付红安为师,刻苦钻研钳工技术。
为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每个月领工资后,他总要拿出一部分钱来购买新工具、新设备钻研。付红安说:“有一个月,除了买工作上的书和工具,文墨就给自己花了5块钱。这么多年算下来,他家小仓库里的那些‘玩具’,能有四五万块钱了。”对现在月工资不到3000元的方文墨来说,那都是不折不扣的宝贝。
想要做好一件事,要有一万个小时的重复练习。
要做一个零件,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而往往是手上一个颤动就会前功尽弃。无论冬夏,在方文墨不足乒乓球台大小的工作台附近总有汗水。做活时间长累到眼花,方文墨就一头扎进车间简陋的水池里冲凉水,清醒后回来继续。
天道酬勤。如今,车间里有很多关键产品的最后一道工序必须要由方文墨来完成,而且全部免检。对于有“对接高难度动作”之称的,每个面只有头发丝1/25大小的操控系统,目前在沈飞车间里只有方文墨能够完成。
有些精密系统的对接是机器无法完成的。用方文墨的话说是“有再好的车也登不了珠穆朗玛峰,还要靠你的腿”,活是靠经验和感觉控制的。
工友口中的“大拿”不仅多次在全国、辽宁省的技能大赛上获得好成绩,还手握“多功能测量表架”、“定扭矩螺纹旋合器”和“加工钛合金专用丝锥”三项发明专利。而争强好胜的方文墨平时虚心又热心,工作上如果有人说起他不了解的内容,文墨总是摸摸脑袋说“啊,这么回事啊。”
每当窗外飞机飞过,方文墨会颇为自豪地说,那上面就有个零件是他的作品。“谁都知道技能无止境。我才26岁,路还长着呢。”年轻的方文墨淡然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