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有关“高水平”的测试——走进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统测现场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春雨过后,3月25日,北京体育大学迎来了2017年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统一测试。今年报名的考生有360人,实际参加测试281人。测试包括田径、篮球、游泳、健美操、武术、羽毛球、跆拳道等13个项目,分别在北京体育大学11个场馆进行。
测试仪器智能高
“今年游泳首次使用了全自动计时计分工具。”游泳项目组组长说,奥运会、全运会等大型比赛都使用这个计时工具,能确保成绩的准确性、即时性。在游泳池里,考生的手一触壁,成绩就清晰地显示在大屏幕上,无需等待,实时见分晓。“为防测试工具出故障,我们也进行人工备份。”评委老师说,除了记录考生的游泳速度,还要根据国家游泳技术标准,将考生所选泳式换算成不同等级,最终确定考生成绩。
排球项目的专项素质测试有了一个“新伙伴”———智能电子摸高器。今年的电子摸高器更智能、更规范。考生三次助跑摸高,每一次液晶屏幕都会显示成绩。最后,仪器将最高成绩语音播报“告诉”考生。这样的仪器不仅让测试过程更智能化,而且让考生对成绩“一目了然”,不易产生争议。
电子智能设备对于田径项目来说“屡见不鲜”,而今年又增加了公示板,即将所有田径项目成绩公示出来。
专家评委水平高
今年担任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统测的评委,至少都是副教授以上职称。一位网球项目评委介绍,测试分为专项素质、专项技术和实战能力三部分。其中实战能力最重要,分值也最高。考生分组比赛,评委从中观察考生的实战能力。“专项素质测试是根据网球运动特别需要的素质设置方案,分值分布也很科学。”专项技术的考核具体到每一个细节。只要考生一发球,评委就能根据“考生场上的动作、击球的快慢、球落地的位置”评判出考生的技术档次。正所谓“考生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这个球踢得不错。”“那个守门员很稳。”在足球场上,站在一侧的5位评委边议论边打分。在绿茵场上竖着5根黄色的杆,考生要带球依次绕过5根杆后射门,而测试守门员的考生要将球守住。评委老师介绍,这5根杆用来测试踢球者“定位过人”的能力。最前边的杆与其他几个间隔较远,是作为“定位起点”设置的。
考生运动天分高
在测试中连踢几个“好球”的考生小张,从小就热爱足球。23日国足战胜韩国让他惊喜万分,“北体大学生集体唱国歌”的视频又让他感动不已。时隔两天之后,他来到了这所“上了微博头条的大学”,虽然只是参加人生中的一次测试,但学校石碑上刻的“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校训,深深地激励着他,无论是在赛场,还是训练场,都要“把球踢漂亮”。“上了大学我依然会坚持爱好,踢出个未来!”
排球馆里,一名身高1.80米的男生正在测试扣球,5次直线、5次斜线,每次都“稳准狠”,不仅扣球有力量,而且绝大多数落在规定区域。说起扣球,他特别敬佩郎平。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他更是一分钟都不落地把女排姑娘的比赛看完了。在家里,当妈妈抱怨他没有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时,他总是笑着说:“就是好这口,虽然不走运动员这条路,但也要用实力为未来的大学争光。”
据测试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继续实行考试全程录像,检录和测试过程中加大对考生身份核查力度,采用人脸识别系统、现场采集指纹,考试场地全封闭管理,只要出入考场的考生每次都要进行人脸识别和指纹比对,最大程度地杜绝替考作弊情况的发生。每名考生每项考试完毕后,考评员或记录员会当场大声向考生宣布成绩,每项考试结束后张榜公布考试成绩记录表。(特约记者 刘 婧 文并摄)